APP下载

刍议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2017-07-12罗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7期
关键词:满意率死亡率家属

罗莉

550000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刍议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罗莉

550000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方式。方法:收治长途转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优化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优化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健康指导等,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优化组患者死亡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中,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知识教育,保证患者能够安全转诊到目的地。

长途转诊患者;院前急救;急救护理

院前急救是抢救患者生命,控制患者病情发展的重要环节,长途转诊作为院前急救的一部分,关系到患者的抢救效果。由于长途转诊患者多具有病情较急、病情复杂以及变化速度较快等特点,故而对急救环境、药品管理以及抢救设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长途转诊患者60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编号的方式纳入优化组与常规组,比较不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方式下患者的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长途转诊患者60例作为分析对象,男33例,女27例,年龄24~71岁,平均(45.11±4.54)岁。脑血管意外20例,腹膜后血肿9例,支气管哮喘急性重症发作8例,胃出血6例,心力衰竭5例,肺爆震伤5例,急性重度中毒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按照随机编号的方式纳入优化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分析价值。

方法:为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包含心电图机心电监护、呼吸机呼吸监护、静脉注射以及氧疗等。优化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健康指导等,具体方式如下:①出车准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患者的病情现状以及抢救仪器设备等,及时报告给分管主任,联系专科专家,听取专家的建议,指导抢救工作[1]。②转诊前准备:明确转诊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对患者的病情实施全面评估,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转诊治疗的价值、患者的疾病情况等,耐心介绍,并采用通俗性语言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签署《院前长途转运危重患者风险告知协议书》[2]。转诊前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情况,配备常规急救药品、物品以及抢救设备等[3]。在保证医护人员数量的基础上,随车家属数量不能多于2名,保证运输途中行车安全。③转运中观察:转运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持随机应变的处理能力,一旦发现患者病情突然变化,则需要及时予以处理。护理人员可以握住患者的手,给予患者力量[4]。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为患者讲解成功的治疗案例,发挥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与院前急救护理满意率。急救护理满意率由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评价,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与不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率=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结 果

优化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死亡率对比:优化组患者死亡率3.33%,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优化组与常规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总满意率对比:优化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总满意率96.67%,高于常规组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总满意率的83.33%,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满意情况对比(n)

讨 论

长途转诊中的颠簸与震荡,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且院前急救车中医疗设备相对匮乏,故而转诊中风险相对较大[5]。全面的院前评估、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各类风险发生率,保持良好的院前急救管理氛围;细致询问患者的个人体验,准备充足抢救药品,真正发挥长途转诊治疗的价值。

在长途转诊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可以通过出车准备、转诊前准备以及转运中观察等方式,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抢救仪器设备等,明确转诊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情况等,对患者的病情情况实施全面评估,并采用通俗性语言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6]。长途转诊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且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多鼓励患者、支持患者,可以采用对患者微笑或者竖起大拇指等方式,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求生意识。

本次临床调查显示优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护理干预指导,通过专业性的技术方式稳定患者的疾病症状。同时表明优化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治疗状态,维持良好的思想情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院前急救配合度,对患者的疾病预后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综合上述观点,在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中,需要在全面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疾病护理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共同努力,保证患者能够安全转诊到目的地。

[1] 程晶.结合CRAMS评分和早期预警评分指导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的应用及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6,9(13):692-695.

[2] 阮军平.院前早期多因素干预与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6,32(22):61-62.

[3] 程晶.结合简单临床评分和早期预警评分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的建立及应用[J].临床急诊杂志,2014,11(13):688-689.

[4] 颜源均.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安全转运措施及风险应对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3(23):232-239.

[5] 刘颖,赵婷.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17):13-15.

[6] 马骏.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3):106-108.

Experience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long distance transfer

Luo Li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Guiyang City 550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long distance transfer.Methods:60 patients with long distance transfer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ptimization group 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pre-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The optimization group add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guidanc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We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optimization group,the mortality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Conclusion:In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long distance transfer,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knowledge education,in order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can be safely transferred to the destination.

Patients with long distance transfer;Pre-hospital emergency;Emergency nursing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7.73

猜你喜欢

满意率死亡率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