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隋唐时期民间乐舞对当时舞蹈艺术的影响

2017-07-12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730030

大众文艺 2017年8期
关键词:乐舞民间舞蹈宫廷

陈 玥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730030)

隋唐时期民间乐舞对当时舞蹈艺术的影响

陈 玥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730030)

隋唐时期是我国繁荣而辉煌的时代,四海一家、生机盎然、疆土开拓,充满着创造性。唐朝时期的中国被日本、朝鲜和越南当为标榜,对亚洲的国家构建与文化发展与繁荣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因如此,隋唐时期的舞蹈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影响下百花齐放。资本的积累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波及隋唐舞蹈的发展,使之蕴含着浓郁色彩的一笔。无独有偶,隋唐时期的舞蹈发展,在我国舞蹈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我国民间舞的形成及其发展方向起着特别的引领指导作用。

隋唐;民间舞蹈;影响

民间乐舞的起源就早在原始时代已经产生。在社会发展之际,群众性的自娱性舞蹈产生了质的转变,由自娱性变为只有一定欣赏性质的表演性质的乐舞艺术形式。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了用于祭祀典礼仪式的欣赏性质的舞蹈艺术活动,虽然这些舞蹈艺术由自娱性转变为表演欣赏性乐舞,但这些舞蹈艺术依旧以自娱性质的群众性玩的好的为基础由此发展而来。隋唐时期特别处于唐朝,舞蹈艺术的发展迅速提升,在舞蹈的表演形式及其舞蹈内容方面与先前有着很大的拓展,涉及不同的方式和形象的树立。

一、隋唐时期民间乐舞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人民摆脱了长期战乱的生活环境,人民安居乐业,物质生产富足。国家和人民在较长的时期中生活在安定的社会大环境下,政治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文化艺术也逐渐进步改善。在原始时期的自娱性舞蹈艺术的基础,渐渐发展出一批特色鲜明的表演性舞蹈艺术形式。随之,唐朝时期舞蹈艺术发展成为了独立完善,整体系统完整的艺术舞蹈体系,并且出现了相当高的舞蹈的艺术水平。在文化艺术相互作用,影响的同时,唐朝的四海开放的政治文化格局,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境况下,自娱性乐舞也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变更下产生发展变化,唐朝佛教的广为流传及其宗教祭祀在民间的盛行。推动着民间乐舞由其自身的自娱性向着表演性方向的发展。南北方民族民间舞蹈汇集在了中原地域,中原传统民俗舞蹈与少数民族地区风格鲜明的民俗舞蹈产生汇聚。隋唐时期的舞蹈艺术发展在此显得尤为兴盛繁茂。人民群众为基础的前提下,乐舞蓬勃发展,许多民间乐舞在自娱性的根源上,延伸到许多民间舞蹈同时兼具自娱性和表演性双重性质的表演形式。

歌舞艺术在唐代的盛极之状,歌舞艺术广泛流传民间节日,例如:唐代盛行的节日舞蹈《踏歌》盛行于民间,同时也是节日中重要的艺术形式活动项目构成之一。它又是群众性载歌载舞自娱活动的统称。在刘禹锡《踏歌行》中:“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看不见,红霞影树鹧鸪鸣。桃溪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日暮江天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至三春花尽时”也侧面表现出唐朝时期,人民在月夜中边歌边舞的舞蹈艺术活动,盛行于民间。与此同时,政府也组织规模盛大的《踏歌》活动。“趋走俯仰,中于规矩,乐声清越,不同凡响,有如仙乐。”1表演性舞蹈艺术逐渐成为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表演性舞蹈艺术形式,在我国舞蹈文化历史的长河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民间乐舞的发展由民间表演性质,发展到了宫廷乐舞,经过隋朝时期的催化作用,到了唐朝,欣赏性质的表演舞蹈艺术形式成为了当时流行的风尚之一,在宫廷,贵族之家,酒肆,寺院,民间节日或婚丧喜事都有舞蹈表演2隋唐时期,宫廷用于宴享宾客的系统乐舞体系《七步乐》《九部乐》及其《十部乐》,大都来自民间乐舞,各类乐舞风格特色迥异。《七部乐》中即包含:《国伎》,广泛流传于中原地区的汉族民间传统舞蹈艺术《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3这其中包含着民族特色风格的乐舞,它们汇聚中原地域,从民间又传到宫廷,从自娱性变成系统整理出的乐舞。

二、隋唐时期民间乐舞的发展及影响

繁盛发展的舞蹈艺术中,“健舞”及“软舞”民间中小型表演性乐舞,在继承吸收,融合归纳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及其不同种类的舞蹈元素,并加以创新。其中不乏来自国外的民间民俗舞蹈、各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例如《胡璇》《胡腾》及《柘枝》《凉州》《甘州》《大渭州》《佛林》等民间乐舞。在经过民间乐舞艺人的加工提炼中影响范围广泛,从民间走向宫廷的转变。在梁人周舍《上云乐》便有“举技无不佳,胡舞最所长”之句。隋唐时代,由其在唐朝开放统一安定的格局下,舞蹈艺术收纳不同元素,将其收归到一起,加以整理、加工形成别具特色系统化的乐舞集。与此同时,将他们依据不同的舞蹈风格划分为不同类别的舞蹈艺术依据。“健舞”的矫捷雄伟,节奏明朗便归纳为“健舞”。“软舞”一眼看之便是娇柔婉转的乐舞类别。在《教坊记》和《乐府杂录》中记载表明“健舞”“软舞”名目并不相似《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那样固定且系统化成套体系,记录中仅有几个相同的舞名。

在民间乐舞的类别中“软舞”包含着民间《胡璇》《柘枝》《胡腾》及其西域民间舞蹈为著称,“健舞”类的《剑器》《黄獐》《达摩支》都属于健舞的乐舞,他们大多依据民间武术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在民间艺人的匠心独运下产生出独特韵律风格性的舞蹈形式,又通过民间表演被宫廷乐舞所收纳,对宫廷乐舞的种类,风格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民间乐舞经历了各式各样类别的融合,被宫廷收集汇聚到一起对民间舞蹈本身产生了影响之外,对欣赏性的宫廷乐舞风格,方式也产生融合作用,促进了宫廷乐舞朝向多样性,多元化发展,也推动了民间舞蹈形式的变化为宴享娱乐的表演性乐舞方向发展。民间舞蹈被宫廷乐舞收集不仅仅使自娱舞蹈加以系统归整起来,用于宫廷礼仪仪式性乐舞方式。但这些规整的乐舞依旧来自民间,自身就有着很强的民间元素,风格韵律。兼具民间的活泼生动的形象。正因来自民间,借鉴于民间依靠民间艺人所创造,故此才显得这来自民间舞蹈的宫廷乐舞生命力及其顽强坚韧。从中看到反映着隋唐时期各地区,各国家民俗文化和思想文化,汇集中原更使得各国家,地域相互借鉴交流,吸收融合。

隋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光辉而璀璨的一颗明珠,在世界上也同样是繁华而兴盛的国家。隋唐时期文化经济泛及世界各地对世界思想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了我国文化艺术的传播,唐朝的开放政策也使得各国家地域的民间舞蹈流传进入我国,与我国民间舞蹈元素相融合,不但仅在民间艺人的加工下,风姿独特,更使得异域地区的舞蹈被宫廷乐舞所收纳规整。进而成为宫廷乐舞系统中别具特色的乐舞风格。隋唐时期,民间乐舞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现今民间舞蹈,在自娱性朝向欣赏性的发展甚至兼具民间自娱性和表演性的特征。

注释:

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礼乐志》.《乐书》卷[M].中华书局,1975:185.

2.刘青弋.中国舞蹈通史隋唐五代卷.[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4).

3.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85).

陈玥(1997.04- ),女,籍贯: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历:本科在读,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2014级舞蹈编导。

猜你喜欢

乐舞民间舞蹈宫廷
乐舞《十部乐》的发展过程及功能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龟兹乐舞
锋芒毕露的法国宫廷画家
明代宫廷队舞考论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宫廷珍品——孔府一品锅
宫廷古法白米饭
敦煌乐舞美彩墨写精神
———史敦宇艺术作品欣赏
敦煌乐舞团艺术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