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背景下漫瀚调民歌的开发与保护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调研中心

2017-07-12金禹轩大连民族大学106600

大众文艺 2017年3期
关键词:准格尔旗传习所王老师

金禹轩 (大连民族大学 106600)

论新时代背景下漫瀚调民歌的开发与保护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调研中心

金禹轩 (大连民族大学 106600)

漫瀚调民歌的产生与独特的社会背景离不开。它结合了蒙古族音乐与汉族音乐的特色,是多民族文化大融合趋势下的产物,中国多民族融合的特质是漫瀚调民歌诞生的人文基础。蒙古族与汉族多年来和谐共处的大环境孕育了准格尔旗的文化,使其文化多和谐,团结的特征。而且准旗是黄河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处,是一个文化上较为丰富的地域。不管是从时间的纵向来看,还是从空间的延展来看,漫瀚调民歌都是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的象征,历史文化的瑰宝。

综合;保护;创新;发展

本论文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蒙汉交响曲——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民歌的艺术内涵与开发价值的研究》(G201612026029)结项论文

中国是一个戏曲大国,戏曲样式多种多样。时代发展的大潮流孕育了多元化文化,戏曲的发展受到了威胁,作为地方小剧种,原生态文化样式的戏曲――漫瀚调民歌该怎么发展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不希望它被时代遗弃,发展漫瀚调民歌是当务之急。

一、漫瀚调民歌的目前发展

1.生存现状

漫瀚调民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以一种全新歌种的形式在准旗传唱。因为地域因素、人文因素,漫瀚调在准旗传唱率较高。在演出漫瀚调早期,漫瀚调歌手往往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的原因,不得不行走江湖出来卖艺以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后来一些歌手在卖艺的过程中对漫瀚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由于人们思想观念还没有足够的转变,所以从事相关工作的艺人很少。虽然漫瀚调的题材没有限制,可是思想观念却限制了演唱漫瀚调的人。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开始重视这一文化遗产,加大传播力度。在准旗各乡镇设立了漫瀚调专门的学习地点—漫瀚调传习所。而人们的思想开始转变,漫瀚调开始被大众熟知和认可,父母也不再反对自己的孩子学习演唱漫瀚调,甚至还送孩子到传习所去学习漫瀚调音乐。

漫瀚调起源地之一的准格尔旗位于呼、包、鄂三角地带,全镇有驻村企业五家,个体工商户1600多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700元。境内煤资源丰富且交通便利,旗领导抓住机遇,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使经济迅速发展。这也使得薛家湾镇成为了全国重点镇,成为鄂尔多斯市经济建设的窗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断攀升的经济使得政府有余力支持当地的文化事业发展,如传习所的建立,以及定期举办的漫瀚调的大型演出。

在准旗采访期间,我们有幸采访到漫瀚调市级传承人王凤英老师。王老师从小就喜爱艺术,在准旗出生的她自幼就有一副好嗓子。她告诉我们,在她刚接触漫瀚调的时候,就感觉到蕴含在歌曲里的美好;再演唱漫瀚调的时候,又感觉到歌曲唱出了现实生活的融洽,因此下大力气去学习漫瀚调。2000年王老师参加第二届漫瀚调艺术节,与齐附林奇老师合作演出荣获一等奖。王老师说当她取得了成就,被社会所认可之后,便萌生出将漫瀚调传承下去的想法,由会搞到搞好再到传承。

近几年来政府在全旗各地纷纷成立漫瀚调传习所,王老师便一直从事着漫瀚调的传承工作。现在学习漫瀚调的人越来越多,从八九岁的孩子到中老年人,王老师自己也培养出100多名十几岁的优秀的漫瀚调接班人。

2.漫瀚调在传承中面临的问题

采访期间,王老师告诉我们:“回来以后到了师范,到进修学校有一个漫瀚调艺术班,到那里去任教,培训学生娃娃。但是有一个巨大的困难就是教材的问题,因为漫瀚调是民间的东西,之前没有书本知识,更没有教材,所以说漫瀚调要进入课堂里面,一定要规范成教材,来给娃娃们上课。这个是很难的。”漫瀚调是一门民间艺术,无论是唱法技巧还是填词谱曲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没有固定的教材,很难形成一套理论体系向学生们教授。这在漫瀚调的传承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漫瀚调没有教材基础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编写教材,将漫瀚调的知识进行理论性的汇总。这一工作进行起来十分的辛苦,但王老师还是本着传承漫瀚调的理念坚持了下来。王老师说;“我请教了一些老艺人,也从自己的身上总结出了一些学习的经验,然后根据音乐教程,自己编创了一本漫瀚调教材来进行教授。”可是凭一人之力很难将漫瀚调理论化、系统化固定下来。王老师表示她希望尽自己所能,让漫瀚调一代代传承下去。

然而除了系统化的发展之外,在漫瀚调创新传承的路上,还有另一个重大的问题。

在对准旗漫瀚调研究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听到了两种声音。以王凤英老师为代表的老艺术家认为漫瀚调的优势和能脱颖而出的关键就在于现场即兴创作歌词,认为这样能更自由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不会受到固定歌词的束缚。而在漫瀚调传习所,笔者采访到的岳文祥老师(在漫瀚调传习所,我们采访到了漫瀚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岳文祥老师。岳老师,准旗新兴的80后艺术家。师承奇附林老师,但是又融入自己的唱法,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则认为漫瀚调的词曲固定的话会使漫瀚调更好的传承。他认为即兴创作歌词难度太高,现场创作歌词即兴编写若无天赋灵感很难做到,这在无形中加大了漫瀚调传承的难度。从另一个方面讲即兴创作歌词也会使得歌词内容良莠不齐,不利于经典曲目的产生。时代在进步,漫瀚调也应该有所创新,可以适当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将词曲固定下来。

岳老师认为喜爱漫瀚调的群众平均年龄在35岁到40岁左右,这样就造成了年龄化的偏向性。大部分青少年可能更喜欢流行音乐。漫瀚调音乐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更新。漫瀚调出现距今不到200年,曲调待挖掘的东西有很多,正是因为题材没有限制,所以现在流传的漫瀚调显得有些杂乱,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应该将漫瀚调完整的整理下来,必要的时候可以将词曲固定下来。摒弃作品中低俗化内容,使音乐朗朗上口,更加贴近生活。而且由于漫瀚调音域宽广,高亢,在音调高低上限制了很多人。

笔者认为(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漫瀚调民歌是内蒙古地区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流传在百姓之间的生活之歌,是蒙汉两族人民智慧的象征。坚决不能改变漫瀚调民歌即兴编词作曲的一大特色。但是,在大时代背景下,想让一种优秀的文化走出地域的限制,走向世界,就必须与前沿接轨。笔者认为,可以编纂一部或多部漫瀚调民歌的专辑,向世界宣传推广这种传唱在蒙古高原的经典艺术,然,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大可轻松一点,无需苛刻。

二、漫瀚调的创新发展

近代以来,薛家湾镇每年都会举办漫瀚调艺术节,各旗县和社区成立漫瀚调传习所和活动中心,每周各社区居民都有固定的时间到活动中心学习漫瀚调的演唱。一些来串场演唱漫瀚调民歌的歌手没有工资却仍愿意空出时间来为民众表演。笔者认为这大概就是漫瀚调民歌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1.继承漫瀚调艺术已有的价值

首先需要整理漫瀚调民歌艺术的已有成果。漫瀚调民歌产生100多年,产生了无数优秀的作品与艺术家。虽然成果很丰富,但是具备系统理论知识的成果却很少,观众无法对漫瀚调民歌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对于漫瀚调民歌已有的精神价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其次要注重对新生力量的挖掘与培养。任何事业的发展都需要后继有人,新生的力量必然是漫瀚调发展史上的一股清流,源源不断支持着漫瀚调民歌的发展事业。政府和民间组织者积极选拔人才进行培养,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教育,从师资力量、教学教材、教学方法上给予新生力量最好的培养。第三,政府部门加强指导,大力支持,努力建设漫瀚调艺术之乡。进一步完善漫瀚调艺术的产业链,从生产、制作、销售等方面想外推广漫瀚调民歌。作为艺术,要努力打造精品;作为商品,要打造知名品牌。只有这样才更能具备市场竞争力。

2.漫瀚调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运作方式

准旗目前唯一的办公专业文艺团体—准格尔旗乌兰牧骑(挂漫瀚调艺术团的牌子),是综合性文艺团体,弘扬漫瀚调艺术,提升其艺术品位责无旁贷。但是光是依靠单一的艺术团体,力量显然不够。

2016年7月20日下午,笔者一行来到了准旗漫瀚调文化活动中心之一站北社区。这里每周三下午都会有一场漫瀚调的演出。在这里,笔者采访到了漫瀚调市级传承人奇俊文老师。奇老师是蒙古族,因家里父亲的熏陶,奇老师自幼就学习漫瀚调民歌,长大后更是继承了父亲的歌唱艺术,她是准旗蒙古曲的传辈之人,也是一名成熟优秀的漫瀚的艺人。这里的居民上到几十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每个人都会唱上那么几句,不论本职工作是不是艺人,但是他们那颗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心还是感动着笔者。

除了民间自发组织的艺人团体,政府也应该建构直管漫瀚调艺术研究的机构。净化演出市场,制定完备的市场规则,强化行业自律,提高演出质量,拓展演出市场。力求满足各个年龄段观众的需求。另外,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时代的大趋势。

3.漫瀚调艺术性与产业型的结合

准旗每年都会举办漫瀚调音乐节,届时不管是蒙族歌手还是汉族歌手,不论是内蒙古人民还是晋陕人民都会汇集在一起,共享这漫瀚调的盛世。准旗还出现过千人同台合唱漫瀚调的盛大场面。

在近代,漫瀚调更是突破传统单调薄弱的演唱形式,大胆探索表演形式多样化,单人唱、二人对唱、小合唱、表演唱、歌舞剧、大合唱、漫瀚调交响乐都占有一席之地。求突破,求创新,不仅唱出小、巧、精、还要展现大,厚、宏。

艺术不能离开市场,一旦离开,艺术便会成为空中楼阁,失去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市场更不会排斥艺术,他会包容艺术的发展。笔者认为,漫瀚调民歌的发展除了基于自身的特点要积极吸取其他优秀音乐的营养之外,还要健全产业与市场制度。要扬弃式继承、选择性创新、探索式发展。将漫瀚调艺术性与产业型相结合,去粗取精,含蓄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漫瀚调的传承观念应该有所改善,鼓励人们去学习,去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漫瀚调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增添新内容,适应时代的同时也要保留特色,这两者相辅相成才会让漫瀚调大放光彩。“与君把手观群艺,风物长宜放眼量”。生生不息的漫瀚调,是准格尔旗蒙汉人民的精神财富。音乐的语言是相通的,漫瀚调艺术独特的魅力、灵活的展现力、想象力、穿透力、感染力应该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博得广泛的青睐和好评。

猜你喜欢

准格尔旗传习所王老师
苏州昆剧传习所之创办及若干问题考辨
奇妙的旅行
内蒙古一男子在办公室开赌场
有趣的动物
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石口子遗址发掘简报
加强哈尔滨市双城区非遗工作的几点建议
我的王老师
长春师范传习所
长春府“师范传习所”
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