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文化价值研究

2017-07-12龙晓娅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416000

大众文艺 2017年3期
关键词:湘西苗族舞蹈

龙晓娅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16000)

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文化价值研究

龙晓娅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16000)

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大多是从祭祀活动中产生,这些舞蹈都有一定的祭祀程式,也有不同的祭祀要求,时至今日这些祭祀活动的程度、形式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发掘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的文化价值,是一个寻根的过程,包括合理保护、深度挖掘、价值重构等方面,目的是为了把握其风格特征,在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的发展、创新道路上提供方向。

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文化价值

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编号15SK009)

湘西苗族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湘西苗族舞蹈中原始宗教舞蹈占有一定的比重,从场地、时间、道具、队形等要求来看,原始宗教信仰对湘西苗族舞蹈所产生的影响是最具代表性的。近年来,对湘西苗族舞蹈的特征、动律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为湘西苗族舞蹈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因为研究者多为艺术类专业的学者,他们探寻的大多是湘西苗族舞蹈的艺术特色方面,对湘西苗族舞蹈文化价值的研究尚不多见。

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由村民们消灾祈福的仪式舞蹈发展至今,专业的舞蹈工作者们对动律、节奏、特点等进行提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涌现出一批观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作品。不管是乡野间的原始仪式舞蹈,还是舞台上的艺术作品,都从不同层面阐释了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的文化价值。

一、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的文化价值

从功能来分,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价值、健身价值和交流价值三个方面。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的审美价值是由生活美和艺术美体现出来的,不管是原来苦中生乐的乐观心理,还是现在对生活环境的满足而产生的欢乐,动作上由“一顺边”的动律特征渐渐加上了跳、转等高难度的动作。从审美的心理来看,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达,祭祀功能逐渐减弱,肢体语言和情感更为丰富,舞蹈动作也由沉重、神秘向轻快、向往的性质转换,呈现出了娱神——娱人的转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的健身价值体现在播种、插秧等生活动作,高抬的手臂、快速的落下、腰的发力等动作要点,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迎宾鼓、跳香舞、接龙舞等舞蹈形式已逐渐走入学校、广场等场地,使少数民族舞蹈的健身功效得以发挥、发展。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湘西文化的一部分,也体现出了其特有的交流价值。舞蹈艺术本身的发展需要吸收外面的新养分,包括好的训练手段和优秀的舞蹈编导、舞蹈人才等,同时舞蹈也是面向世界展示自身文化的载体。比如《扯扯扯》《簸谷》《猴儿鼓》等作品,为湘西苗族舞蹈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不管是是审美价值、健身价值还是交流价值,既相互融合又相互影响。舞蹈加入了一些戏剧化的成分,或是对舞蹈动作的优美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出现了翻转跳跃以及更多的队形变化等,这就要求舞者在肢体动作上更加丰富,难度更高。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技术难度的加大,不仅更具观赏性和锻炼价值,也避免了同一动作的单一重复,更具有发展前景,服饰上也更绚丽多彩。在进行文化交流方面,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多展示的机会,在比赛或展演中更具影响力。

二、文化价值探索的缺失

目前对湘西苗族舞蹈文化的探索涉及面广,也较为深入,为湘西苗族舞蹈文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但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对湘西苗族舞蹈文化价值方面的深入挖掘尚显薄弱。首先,研究角度方面,已有的相关研究涉及了湘西苗族舞蹈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特征、动律、起源、发展等,但没有从文化价值这一角度来分析湘西的苗族舞蹈,而脱离了原始宗教这一部分,湘西苗族舞蹈犹如没有根的树干,找不到“为什么这么跳”的原因。其次,从研究对象来说,研究者们更多的是从资料中寻找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的文化价值支撑,而面对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文化,如何从其自身挖掘它的文化价值是需要日趋完善的。再次,理论方法方面,应注重交叉学科的运用,如历史、宗教、文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美学等学科与舞蹈学相结合,不仅只停留在艺术特点等方面,更多地向文化价值和文化变迁进行探索。

因此,在探索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的文化价值方面,还需要对“源”和“流”进行多方面的对比研究,不脱离自身的根,同时又得到长远的发展才是将文化价值发挥出来。

三、如何保留和发展文化价值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既是寻根,也是发展创新的前提,针对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文化价值探索欠缺的问题,应从全面立体的角度去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其发展提供方向。

(一)合理保护

文化旅游时代背景下的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必然会经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既有好的影响,也会出现盲目跟风。因此,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大对传承人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将是今后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不脱离“这一个”风格特征的保证。文化的原生性、多样性、规律性直接体现了文化价值的方方面面,文化载体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也是文化保护中的有效措施,文化价值的合理保护才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深度挖掘

在探索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的文化价值方面,应结合相关学科,加强交流,从文化价值这一角度出发,对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的文献资料及变迁规律等方面作全面梳理。将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定义为发展的舞蹈文化,而不是断层的、单独的个体,结合群众审美心理的变化,深究其发生、发展的的原因。在进行挖掘、整理相关资料时,可以从学术史和现实形态两方面,对湘西原始宗教舞蹈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对比各县市同一舞种的区别与联系,对不同时期舞蹈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探寻它们的发展规律。

(三)价值重构

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作为湘西苗族舞蹈的典型,在为什么跳、怎么跳这一方面给出了解释,使其文化价值发挥、发展有迹可循。发掘与重构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文化价值,这就要求舞蹈工作者们在提炼、创编动作的过程中,尊重它的审美心理、发生原因、风格动律等方面进行思考,扎根在湘西这片沃土中,创作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

综上所述,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文化价值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进行一系列的挖掘补充,文化价值的保护和发展是我们今后的研究道路上重要的课题。只有全面、深刻地剖析其文化价值,才能充分地掌握这一舞种独特的风格特征,促进湘西苗族原始宗教舞蹈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罗竹风,陈泽民.宗教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2月).

[2]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

[3]龙庆和.湘西苗疆志[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7(5).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编写组.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资料卷[M].湖南:湖南省卷编辑部,1984(8).

[5]武吉海.湘西民间技艺[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4).

猜你喜欢

湘西苗族舞蹈
苗族蜡染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欢乐湘西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苗族民歌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