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中的情感启蒙主题
2017-07-12高雪洁齐齐哈尔大学文史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 高雪洁[齐齐哈尔大学文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背影》中的情感启蒙主题
⊙ 高雪洁[齐齐哈尔大学文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对于《背影》的主题阐释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论是从父子之爱的角度还是从哲学象征意义的角度,都是循着指向“他者”的思维路径前进。指向他者的思维方式固然是现代启蒙叙事的重要指向之一,然而在《背影》中还有一个从审视自我的内向视角展开的情感和精神旅程。这种向内指的叙事是现代启蒙主题表达的另一个空间,即关于知识分子情感启蒙的空间,它正等待着人们深入的理解和阐释。
知识分子 情感启蒙 现实意义
对《背影》一文主题的解读,研究者多数选择三个归纳主旨的取向,分别是“真情说”“和解说”,以及“关于生死的哲学探讨”。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把握《背影》主要是突出文章对父子之爱的表达。
《背影》蕴含之妙,恐怕还不止于此。从分析角度和探讨深度来说,比这三个取向研究更进一步的应该是孙绍振提出的“情感审美”主题以及吕高超提出的“文化意蕴”主题。然而即便是情感审美主题或者是文化意蕴主题的提法,甚至把《背影》的主题延伸至社会学领域,《背影》作为最感人的现代散文精品仍留有很多待阐释的空间。
《背影》靠着细腻、轻巧、平实、准确的描写,让一对父子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里。然而作者是身处现代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因而可以想象的是,他为读者反复描摹的父亲背影必然烙印着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特征。
本文尝试从探索知识分子自我情感启蒙经历的思路,寻找它打动人心的深层原因。这个思路决定了,在分析过程中,将不看重父子关系、社会历史、形而上的思考,而是看重作者的内心。之所以这样选择,总因为一方面知识分子自我情感启蒙既是现代文化启蒙主题之下应有的一个层面,另一方面知识分子自我的情感启蒙叙事也是最具有内向性特征的叙事。谈到现代文学的启蒙主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理性启蒙。理性启蒙的职责已经成为现代知识分子自觉担负的使命,实践理性启蒙也成为现代知识分子最突出的精神特质。启蒙无疑是现代文学乃至现代文化的核心要义。沿着理性启蒙的思路我们发现精英知识分子始终以绝对的启蒙主体出现。然而他们除了担负着启蒙他者的历史责任之外,在内心深处还有要求完成自我启蒙的主动追求。在追求自我启蒙的层面上,知识分子则又兼具了被启蒙的客体身份。担负启蒙主体的现代知识分子,需要完成真理叙事的任务。在这个层面上,知识分子拥有绝对的自信和话语权。而作为被启蒙对象的知识分子,面临的最大问题却是情感叙事,因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内心往往被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同时影响,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们可以清楚地抉择,而一旦涉及真情表露时,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则直接造成了知识分子选择表达情感方式的犹豫和滞后。
《背影》把叙事重心放在了“我”对父子亲情表达的前后变化上,这正是知识分子自我情感启蒙主题的具体化呈现。从一个年轻人的内心出发,面对家里的变故“我”感到恐惧和抗拒。在理性还不成熟的年纪上,情感体验会愈发强烈并占据主导。而来自父亲的劝慰无法轻易平复“我”当时的情绪。“我”在试图转移自己的压力,于是就造成了《背影》全篇叙写了父子之间的隔膜、父子之爱的深厚,甚至所谓离别与生死的真意。如学者所言:“爱的隔膜,正是《背影》不朽的原因。”且“《背影》中对父亲之爱的拒绝是公然的,而被父亲感动得流泪却是秘密的。亲子之爱的这种错位,不仅是时代的,而且是超越历史的,表现了一代又一代重复着的普遍的人性”。然而从深层次来看,所谓父子之间的隔膜其实仅是子代“我”的特有体验,这种代际之间的隔膜是现代知识分子充分自觉到的一种情感表达受阻。这种被知识分子深刻觉察到的隔膜是反思、成长的基础和动力。也就是说,“我”需要明白是什么造成了这种隔膜的产生。一旦展开反思,文章的叙事就进入了指向知识分子内在世界的阶段,即知识分子内心极具私人性的情感世界。
知识分子自我情感启蒙的主题虽然不是《背影》中最明显的,但只要抓住作品中“我”的形象,发现它还是不难的。
作品从“我”年轻时写起。那时的“我”因年轻,正经历着重大的家庭变故(对于此,很多学者作了详细的考据式研究),此种情形之下,内心中的脆弱必然暴露无遗。“我”的语言表现出似乎可以看透一切,并执着于自己简单做出判断的感受,草率地看不起父亲的做事的方法。其实这一切不过是在回避自己的脆弱,试图把目光总盯着别人,以此虚构出自己的准确和高明。文末写到,已是而立之年的“我”,因读了父亲向自己表明他已老迈、身体状况不佳的信语时,潸然泪下。再想起曾经以那样的方式跟父亲相处,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做些没必要的事等,都使今日的“我”深感不安。因为年轻的“我”错将自己对父爱的渴望掩饰成了倔强和拒绝。即便自己被父亲的背影感动到流泪,却未能承认流泪就是对父亲之爱的理解和接受。
《背影》中记叙的几次“我”哭了,达到了表达父子之爱的顶峰。但这并未让作者在回忆时感到些许安慰。因为关于爱,我们的言语往往只能归于眼泪。但流泪的由头实在太多,最终泪流满面的一瞬可能会被误解。文中写到的几次流泪虽是真情所至,但最终却导致了错过。父子之间或有爱,或存误会始终没有得到解释和说明。
《背影》通过几个细节表现出的年轻人情感成熟的过程,其实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我们都要从这种年轻走过来,随着我们渐渐长大,从前引以为豪的遇事能快速做决定,说话可以潇洒地脱口而出,将被处事内怀城府、话语委婉隐晦取代。成长若仅仅就是这个渐变的过程,将是不完整的。因为理智的成熟并不能代替情感表达的成熟。《背影》中的“我”在而立之年,回首往事,反思的重点不是做事的方式,而是直面自己渴望父爱的真实心理。由“我”的情感启蒙的过程可以得出结论,一个人只有不再回避自己的脆弱,而是直面自己的真实情感需要时,才是真正的成熟。
《背影》中知识分子的“我”在成长历程中,太多的时间是固执在自己所谓的社会责任忙碌中,而忘了反思自己曾在年轻时,因得不到想象的父爱而负气的原因。可贵的是作品中,当朱自清写自己仿佛意识到自己的肩膀是父亲的依靠时,不仅标志着一个知识分子完成了对自我的情感启蒙,同时也深深触动了每一个正经历年轻或在年轻时错过表达亲子之爱的读者的心。
作品中成熟了的朱自清,就像面对祥林嫂追问下的“我”一样。《祝福》中的“我”能够正视自己曾经的坚决和果断其背后隐藏的脆弱;同样,《背影》中的“我”能在而立之年反思年轻必然犯下的错误。面对真理和真情,同样都需要勇敢。现代时期的朱自清能在一个幡然悔悟的时刻,见出自己的内心,正视它的本质,称得上是一个勇敢的人。是因为有真情,让我们愿意在被动的成长中看清自己的形象,唯其如此,现代文学史上的知识分子,才拥有启蒙者真正的力量。
关于现代启蒙主题,我们的理解大多是知识分子对他者的启蒙。这种启蒙的本质是一种理性启蒙。其实对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在表达情感方面,也是需要被启蒙的。而且正是因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情感启蒙在20世纪上半叶并未能成为一种时代的普遍追求,才致使在当代理性高度觉醒的我们,仍对亲子关系、代际难题不能切中要害地解决。
对于每个现代文学作家而言,表达一种情感要比表达一种真理困难得多。他们在完成了诸多真理追问的同时,欠自己一个对其所经历情感的解释。无法轻易给出并接受一个解释,原因在于其知识内心存有一种冲突。在《背影》中这种冲突外化为父子冲突。“父子冲突是一代知识分子文化斗争心路历程的缩影,凝聚着‘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特有情结,它实则代表着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这种冲突不是表面父辈代表的传统文化与知识分子代表的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而是知识分子内心被两种文化同时影响而产生的矛盾。对于知识分子而言,内心中明晰而强烈的对亲子之爱的渴求,如能冲破传统文化内敛的束缚,毫无顾虑地表达出来,矛盾就会解除。
然而看似简单的逻辑,实践起来却相当困难。传统文化形成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观念,就是对这种困难最准确的注释。这句话道出的是情感启蒙与理性启蒙的差异在于,对于个人而言,情感意识的成熟必须承担其不可逆性,错过有时就意味着失去。我们看到这些代价都是惨痛的,可怕的是这种成长模式要不断地因袭。
以知识分子自我情感启蒙的角度阐释《背影》的现实意义在于,当我们在生活里以父亲节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所谓的对父亲的爱时,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如此单薄的、干瘪的方式来回报父爱。鲁迅曾作文深刻剖析“我们应该怎样做父亲”,文章着意于理性启蒙。而我们应该怎么做孩子,又何尝不是一个值得反思的内容。父子之爱的发生源自本能,但被爱的领悟与爱人的表达则是需要启蒙教化的。当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欣赏《背影》时,若能从一个人情感启蒙的角度看到朱自清先生经历的成长过程,就能反观自己的成长,思考我们与父亲甚至所有的亲人之间的情感的实际面貌。朱自清先生以自己的情感启蒙过程给所有的正经历着年轻的孩子们上了一课:沉默并非父子之爱表达的应然方式。
综上所述,《背影》最动人之处是文章勾勒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情感反思过程。作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写出了我们这个民族在表达亲情需要和亲情体验方面的缺憾。亲子之爱,并不会因为有父母之名,亲子之爱就能自然而然地存在并正确地表现出来。我们的父子之爱永远都是沉默的,母爱则是唠叨的,而在某些艺术作品里这种爱却往往被叙述成父爱深沉,母爱伟大,这种现象暗示着关于情感启蒙的主题仍需每一个人深刻的理解与反思。
①李红波:《重读〈背影〉》,《语文建设》,2013年第5期。
②③孙绍振:《背影的美学问题》,《语文建设》,2010年第6期。
④吕高超:《〈背影〉的文化意蕴解读》,《语文建设》,2011年第2期。
[1]雷鸣.中国文化妙谛的表达——朱自清《背影》新解[J].语文建设,2007(12).
[2]孙邵振.就《背影》谈审美价值与历史语境——兼与丁启阵先生商榷[J].语文建设,2010(10).
[3]刘晓红,孙拥军.朱自清《背影》思想内涵近三十年解读史[J].名作欣赏,2011(12).
作者:高雪洁,齐齐哈尔大学文史学院讲师,美学博士,研究方向: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本文系2015年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高校人文素质培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