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2017-07-11王勇智范钦
王勇智 范钦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从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介绍了在当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种将传统教学、翻转课堂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提供了几种有效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各高校面向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授课对象为各非计算机院部大学一年级新生,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常用系统软件和办公应用软件的综合使用,同时兼顾了解当前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校园网与电化教学的普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与手段日新月异,教学改革层出不穷。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广泛借助PPT、微课视频、网络课堂等信息技术手段,引入了任务驱动或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学模式依然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组织上仍然是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复习巩固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兼顾不同的学习层次、学习基础的学生需求,教学形式与手段单一,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针对课程的特点、不同学生的知识层次,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继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是本门课程教学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粉笔+黑板”不再是大学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学形式,以各种多媒体教学工具与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大学教育的思想、理念及课堂教学手段有了很大的变革。围绕实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共识,湖南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在近年来进行了多次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中如何兼顾不同基础的学生的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在进大学之前都学习了“信息技术”这门计算机入门课程,但这门课程并不是中考或高考科目,不同地域的中小学由于办学理念、教学设施与师资水平等差异,对该课程的重视不一,也就使得同一班级来自不同地域的大学新生在计算机理论与应用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基础的不一,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挑战,“无差别教学”只能采取难度居中的教学内容,容易造成基础好的同学觉得内容太简单,认为上课是浪费时间,无所事事,没有学习积极性;基础差的同学则觉得学习很吃力,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何兼顾基础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是摆在任课教师们面前的一个教学难题。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的具体实施问题。在当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依然采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的“多媒体式灌输”式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学安排上采取“教师讲授+课外作业”的教学形式,实质上是一种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缺少师生互动,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有些老师在教学上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由老师先将课堂讲授内容采用“微课”、PPT等多种形式放置网上供学生“课下”学习,而将高层次的综合运用和测试训练作为“课上”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的课下学习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组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能让不同基础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自主学习,较传统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大幅增加了学生“课下”的学生时间,容易引起学生的“抵制”,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分析传统教学、讨论式教學与翻转课堂模式的优缺点,尝试一种“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讨论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使之优势互补,以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
2.1传统教学、讨论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针对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我们组建了教学团队,对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学习内容规划为若干小的知识单元,参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根据合理的教学顺序,设定适当的教学方式,建立较有针对性的翻转课堂教学素材库,针对部分重要操作内容录制微课视频,供学生线下自主学习。将“Windows操作基础”、“Word2010基础操作”、“Excel2010基础操作”及“PowerPoint基础操作”等基础教学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在课下学习和课外上机训练,便于腾出时间开展在“Word2010综合排版”、“Excel2010图表制作”及“Excel2010数据筛选”等知识模块的讨论式教学实践,而对于学生普遍难以掌握的部分,如“邮件合并的综合使用”、“函数的使用”及“数据透视表”等,则适当采用以“教师主讲”的传统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中适当加强课堂提问等互动环节,适当减少学生“线下”自学的负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传统教学、翻转课堂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2.2翻转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安排
针对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知识点,精心组织和建设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形式上既可以采用PPT课件,也可以采用录制视频或“微课”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中的各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诠释与表现出来,发放到“课程中心”等师生交流平台,也可以提供相关的“慕课”在线学习平台链接,供学生学习;对实践操作部分,可以指导学生在教学视频与实验教程的同步指导下反复练习。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遇到的学习问题或创意记录下来,便于与老师或同学们讨论交流。翻转课堂的组织与安排大致如图2如示。
2.3采用多样化的平时成绩考核措施
针对教学中如何兼顾不同基础学生的问题,我们采用分层次教学与加强平时成绩的分级与分组考核的方法。我们在网络教学素材库中注重难易搭配,以常规知识为主,适当搭配有一定难度的拓展知识部分,供有不同基础的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提问计入平时成绩,常规知识方面的问题采取抽查的方式,答对加1分,答错减1分,拓展部分的问题采取举手回答的方式,正确则加2分,答错不扣分,鼓励同学们深入学习并积极回答问题;改革上机实践课的自由练习形式,将常规上机任务安排在学生课外上机时间,而在实验课时,将学生以8人为一组,使用已准备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考试系统”进行分组专题操作比赛,由教师指定专题,小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各自完成任务,并由系统专题评分,期间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问老师,最后进行小组得分评比,总分第一名的所有小组成员得3分,第二名的得2分,第三名的得1分,督促基础好的同学积极帮助本组基础差的同学共同进步,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合作学习精神,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师生互动,增进师生关系。
3结论
我们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了传统教学、翻转课堂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组织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同时,针对学生基础不一的问题,从教学资源上注重难易搭配,每个重要的知识点引入拓展任务进行深化,尽量保证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我们加强了平时成绩的考核,采用多样化的平时成绩考核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如何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讨论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规范,以及如何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是我们下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