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的情人,陈英雄的三轮车
2017-07-11巫小诗
巫小诗
去越南之前,我对越南的所有了解,只有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情人》,以及陈英雄导演的电影《三轮车夫》。
杜拉斯以自身经历创作了法国少女在越南的经典爱情故事,陈英雄把胡志明的市井生活搬上荧幕并在威尼斯电影节捧回一座金狮。
他们呈现的,似乎是完全不同的越南。
去越南之后,我欣慰地發现,这两个文化符号,恰恰就是越南的概括:一个是法国式的浪漫,一个是东南亚的人间烟火。
越南曾被法国殖民统治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也使得越南的建筑、饮食、服饰等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法国色彩。
走在越南的街市上,雕花窗户外的阳台开着小花,摊贩叫卖着刚出炉的“法棍”,橱窗里法国配方的香水装在越南美女造型的香水瓶里……
感觉去越南,像是揣着东南亚的旅费,顺便瞅了眼法国。
当然,跟欧元相比,越南盾简直太不值钱了,1欧元等于7.32人民币,1越南盾只等于0.0003人民币,算钱要眯着眼睛数多少个零,一个冰淇淋要几万,吃顿饭要几十万。
去ATM机取钱的时候,看着自己的银行卡余额翻了几千倍,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除去作为法国殖民地的越南,作为越南自己,越南也留有它独有的风景与魅力。
越南前总统女儿设计的疯狂屋,颠覆了我对住房的想象,虽然很难爬,但是分分钟感觉步入童话世界。
在这里住了一晚上,虽然不如酒店宽敞明亮,但是少女心“扑通扑通”的,感觉自己是童话世界的小公主。
在胡志明美术馆宅了一整个下午,几栋浅色的三层小楼里,装着满满越南艺术家的才华和脑洞。
最喜欢的是越南的渔村小镇美奈,九天的越南行程,我在这呆了四天,这里很适合发呆。
想逛的时候就租一辆摩托车瞎转,不想动的时候就在海边找个阴凉处躺着。
打渔归来的船只停泊在港口,孩子们开心地玩着水,父亲在教女儿钓鱼……美奈像是一座没有时间的村庄。
海的不远处是沙漠,海水轻拍着海岸,沙漠被太阳晒得滚烫,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说的似乎就是这样。
越南的旅游业远没有泰国那么成熟,在泰国的商业区,几乎每个商人都会说英语,甚至是汉语,可是在越南,会说英语的人很少,会说汉语的几乎没有。
胡志明市比较繁华,英语交流还能凑合,到了大叻和美奈,我跟当地人的沟通基本靠比划。
买东西时问价钱,摊主会从口袋里掏出钱,拿出我要支付的那张纸币示意我售价,然后我付钱,或者用手机计算器跟他砍砍价。
吃饭就比较搞笑了,热闹的当地人大排档,连英文菜单都没有,基本是看图点菜,关键是有时候连图都没有。作为一个“文盲”,我只能环绕餐厅一圈,瞅瞅大家吃什么,然后拉着服务员,指一下这桌又指一下那桌。
虽然有时会头很大,但想想还蛮好玩的,语言不通也可以交流,这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吧。
去越南之前,其实做好了饮食不习惯四处找中国餐厅的准备,但结果是,我吃得挺嗨。
羹汤可以喝两碗;越南“法棍”吃起来好撑,可是还是想吃完;连去了三天海鲜排挡,因为这里的海鲜平价得就像去某个小张、小刘、小李菜馆。
东南亚的服饰总给人太花哨的感觉,一开始并没有购置的打算,最后居然在一家原创小店里迈不动步。
法式的简约加上越南的手工,感觉每件物品都在喊着“来吧来吧,带我回家”。
店里的每款衣服几乎都只有一件,且价格不菲,看上一条牛仔裤,心里想着,如果不合身就好了,就可以不用“剁手”了。
一试穿发现,这明明就是量身定做的啊!好吧,那就不得不带你回家了。
之前觉得,东南亚的风景都颇为相似。
去了越南之后发现,原来东南亚的人间烟火里,也可以弥漫着法国的浪漫。
陈粒有句歌词“世界那么大,我只去过东南亚”,说的就是我这样荷包扁扁又喜欢玩的年轻人呀。
在并不高大上的风景里,遇见生活的小而美,这何尝不是旅行的一种乐趣?
等以后年纪大些,经济宽裕些,会有更多的国家可以去畅玩,但在这个青春恰好的当下,越南于我,也恰恰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