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服务类专业教学质量多元诊断体系构建研究

2017-07-11解为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职业指标

解为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已成为推动职教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与手段。本文以高职服务类专业为研究对象,从教学质量诊断机构设立与运行机制、专业教学质量诊断应遵循的原则、专业教学质量诊断体系指标构建、二级诊断指标构建和常用诊断措施等方面展开阐述,探索高职服务类专业教学质量多元诊断与改进体系构建之路。

现今,推动职业院校建立健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将诊断与改进的思路与方法贯穿教育育人全过程,已成为职教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与手段。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对高职服务类专业高素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为确保服务类专业群教学质量诊断体系的科学性,需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科学性、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资源投入等诸多因素,构建教学质量多元诊断体系。

一、教学质量诊断机构设立与运行机制

学院推动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需构建由顶层至个体的管理体系,由上至下推动全院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开展。学院设定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组员涵盖教务部门、学生部门、学生部门、就业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发布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指导性文件,统一规划协调全院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开展。教务部门是教学质量日常管理责任部门,负责协调各系部开展日常诊断,教务部门汇总各系部情况后提出改进意见,并在全院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会议上讨论决议并指导实施。各系部在每一个诊改阶段后对比改进进度,归纳诊改经验,协调各专业教研室,指导并审核老师制定个人诊改计划,并在日常管理中予以监督和激励。专任教师依据专业发展需求和自身教学科研能力发展情况,制定个人诊改计划。

二、服务类专业教学质量诊断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质量诊改体系中的诊断目标设定对后续教学质量提升具有先导性,开展服务类专业教学质量诊断,需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全方位、多维度构建确保全面客观

新形势下,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应适应服务业快速发展格局,适应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能服务企业的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及较强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优良专业技能与职业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培养环节的全方位监控,不能单以学生课程成绩作为学生培养目标,同时也不能以学科成绩、各种岗位资格证书考核通过率去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尤重过程、重职业素养养成,需要与学生的岗位情境有机结合,培养的学生能满足企业长期人资规划需求,在设计评估指标时要全面结合学习规律、岗位能力需求、教学内容与方法、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等因素,贯穿教学实施始终开展诊断与评价。

(二)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的核心能力应与职业发展紧密对接,能反映岗位对任职人员的硬软体综合需求。例如,现今经济发展新格局要求人才培养中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类专业普遍重视胜任岗位要求的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取舍和教法选择中就应有相应的倾向性,效果评估中加大双语教学评估权重。另一方面,职业素养、认可、认同企业文化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对服务从业人员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这属于人才质量评估中的“软实力”范畴,难以用考核形式评估程度。这就要求评估中考虑课程单元设计职业理念认同培养比重,推动学生掌握服务业要求的职业道德规范。又如,职业礼仪和人际交往能力是服务人员必备能力之一,相应课程评估应鼓励采取采用课上到课下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结合等方法,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转为日常养成教育为主的重心转移,综合考察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与信息化程度等因素全面考核教师的课程实施效果。

(三)凸显实践课程重要性

和生产类专业不同,服务类专业强调社会实践,强调与人交往,强调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其实践课程中硬件比重相对生产类专业较低,但对情境模拟仿真度等要求更高。教学做一体,不可分割,“做”的层面重点在培养学生掌握复杂情境下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其教学质量主要诊断依据是情境设计的适用性、真实性,以及在教学单元设计中能否实现针对性的学生能力培养要求。评估时应综合考量课程教学任务的不同阶段对教学内容及实践重点的差异,体现教学质量诊断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三、服务类专业教学质量诊断体系指标构建

服务类专业教学质量诊断与评价过程中,主要构建包含目标指标、过程指标与条件指标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指标应体现服务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本质特征,诊断对象是人才培养是否充分体现岗位对服务人员素质、能力要求。过程指标反映是目标体系的完成度,通过学院内部教学管理,对接产业,校企合作程度得以体现,主要诊断对象的是人才培养效果。条件指标是指实现目标指标所需要的硬软件条件,其中包括服务与管理学院的教学与实训条件、教学改革经费、师资培养投入等,主要诊断对象是教学质量形成中的硬软件基础和投入。学生毕业后最终要接受社会、用人单位与送培家长的多重检验,教学质量评估应充分考虑不同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差异性。不同的专业,只要是能针对性的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凸显构建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通过各专业特色课程强化学生岗位能力。

人才培养是综合教育的长期过程,其目标体系构建应体现长远性,有机结合目标指标评价与过程指标评价,凸显两者间对应关系。条件指标是目标实现的基础,需充分考虑资源投入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性和成本经济性,结合过程指标实现分阶段提升条件指标。三者以目标评价为先导,过程评价为中心,条件评价为基础,三个维度评价指标相互影响,互为支撑。

四、二级诊断指标构建和常用诊断措施

在教学目标评价一级指标体系下,包含学生培养和教学成果两个二级指标。为保证教学目标指标的科学性,需要大力推动校企合作,提升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力度。结合毕业生反馈、用人单位和合作企业调研、学生顶岗实习、多渠道社会反馈、专业建设委员会例会等多种形式,全面客观检验学生教学培养的效果,而教学成果指标应选择社会认可度高的教育专家、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测评,确保测评的公信度。

在教学过程评价一级指标体系下,包含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践教学、课外教学三个二级指标,诊断内容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等三方面。内容指标主要依托企业技术能手、教育专家、骨干教学团队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实施诊断。委员会专家都在专业领域中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或实践工作经验,能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手段与方法诊断需选择学院内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教学督导委员会,他们对专业课程比较熟悉,对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效果理解深刻,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效果。教学效果诊断应构建以学生评价为主的多元诊断体系,学生是教学的受体,也是成果转化的最终目标,学生评价能较客观地评判教师教学质量水平,评价形式可以通过满意度调查、建议与意见咨询、匿名评分统计等形式。

在条件指标评价一级指标体系下,包含教学与实训条件、教学改革项目、师资培养投入三个二级指标。教学与实训条件主要依靠学院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学院发展规划,协同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诊断为原则,既能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又能体现科学、经济、可持续特性。持续教学改革是推动教学质量的动力,学院建立相关鼓励和考核措施,对各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实施量化考核,对每个专业开展教学改革并取得成果予以奖励。师资培养需考虑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和长远性,加大老中青教师梯队建设,重视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实现专业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五、结语

教学质量诊断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和后续教学改革效果,是当代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品质的重要措施,推动教学质量诊断工作意义重大。但我们应看到,质量诊断本质上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否定与集成,其诊断方案必然会受到质疑,其诊断结果在短期内也难以避免一些争议和矛盾。如何调和多元主体的认知分歧,形成认识一致和统一,这都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职业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最新引用指标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