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笛声维持秩序
2017-07-11姜常红
伴侣 2017年7期
姜常红
有“江南笛王”之称的陆春龄在1952年上海民族乐团成立后,成为专业笛子独奏演员,开始承担许多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将中国笛子的魅力介绍给世界。
1955年夏天,陆春龄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尼西亚,在雅加达广场举行露天演出。广场上搭起一个舞台,底下有十万观众,人山人海。
陆春龄演奏的曲子是《小放牛》,没有伴奏。乡村美丽的风光和他演奏的曲子相得益彰,陆春龄十分投入。正当他演奏了一会儿的时候,砰砰砰,陆春龄突然听到了枪声,心中泛起一丝恐慌,但他觉得自己身为对外访问的中國文化团的代表,绝不能在关键时候往后退,给祖国丢脸。于是他壮起胆子,原本站在舞台中央吹,这会儿,反而边吹边走,来到舞台的前沿。随着节奏的进展,笛声越来越轻缓,现场的观众也越来越静。陆春龄将这支曲子接连吹了两遍。
演出结束后,陆春龄问导演刚才为何有枪声,导演告诉他,因为舞台高,声音远,舞台上的陆春龄显得又小,后面的人朝前面一挤,出现了混乱场面,警察不得已,鸣枪示警。但是枪声不能维持秩序,陆春龄的笛声却征服了十万观众。
第二天,当地报纸以“枪声不能维持秩序,笛声镇住十万观众”为题,作了报道。
这件事让陆春龄意识到,一首曲子只要从引子开始了,那么直到尾声结束,都必须全身心地、忘我地服从乐曲的要求,无论外界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是作为一名艺术家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从那以后,无论在哪里演出,他都一直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后来,陆春龄成了一位著名的笛子演奏家,被誉为“中国魔笛”。
无论在哪儿,只有静下心来,周围的环境才能静。要想在一项专业上有所成就,首先要做到静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