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因素的分析

2017-07-10舒信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练员田径影响因素

舒信平

摘 要: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是保证田径训练过程高效进行的基础,在田径上,教练通过用训练设计、技术交流、训练内容规划分方式,让运动员能够通过完成教练所设计的练习目标,满足运动员的田径练习实际需要,循序渐进的达到田径练习目标,发挥出田径训练的应有作用。与此同时,要保证在田径训练设计过程中,以培养运动员奔跑能力为根本追求,并充分的考虑到运动员的田径练习实际诉求,完成田径练习目标的基础。为了更加深入的形成对田径训练的理解,该文将从田径训练的基本特点入手进行研究,对影响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并总结出其改进方案。

关键词:田径 教练员 执教能力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a)-0243-03

在进行田径培训过程中,教练员无疑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其不仅要制定训练计划,还要对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考核,帮助运动员结合自身情况,快速提升田径能力。因此,如果教练员执教能力不足,就很有可能对运动员造成巨大的影响。基于此,该文将对影响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利用数理分析、实践归纳的方法,对影响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因素进行总结,并拿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理论基础

1.1 田径训练的概念

所谓田径训练,就是直接通过训练,让运动员完成各种练习、比赛等内容,将训练的目标真实化,目标化,从而培养其运用田径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训练、目标为载体,以完成目标为动力,把训练和总结融为一体,通过看、练等活动,用所学技能去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1.2 田径训练中教练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出田径训练的效果,要对训练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从田径训练的特点入手,进行对田径训练方法的凝练,不断提升田径训练应用效果。而这一过程中,教练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指引训练目标的作用:训练有着“目的性”特点。该特点和田径训练对“目标”的提出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其他教学过程相比,田径训练的最大特点就是训练过程牢牢的和“目标完成”过程结合在一起,运动员所从事田径练习过程都是为了完成教练布置的“目标”,这就为运动员更加高效、更加有目标的完成自身的练习目标打下基础。

教导训练的辅助作用:田径训练有着“主体性”特点。随着素质教育对于运动员自我练习、自我提升的要求的逐步提升,在进行新课程教育背景下田径训练方法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尊重运动员在接受田径知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的考虑到运动员的田径练习诉求,丰富运动员能够接触到的田径练习资料,鼓励运动员主动地参与到田径训练过程中,进而有效促进田径训练效果的提升。

2 影响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因素分析

2.1 性格因素

为了保证训练中运动员参与到“目标”中的积极主动性,教练在进行训练设计过程中,要保证训练内容的兴趣性、真实性。这就要求教练对运动员的练习特点进行考核研究,并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段特点、田径练习特点进行训练内容的合理归纳,既把田径训练的核心内容要求赋予到“目标”要求中,又让运动员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到完成“目标”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充分调动运动员练习田径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基于此,可以发现,田径教练员的性格在设计目标,保证运动员的兴趣度的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练员脾气粗暴,耐心不足,就很有可能导致其不能对运动员的个性特点进行充分的总结,就很有可能导致设计出来的方案不被运动员接受,所制定的教学方案的应用效果也会打折扣。因此,要求在进行田径教练员性格因素分析过程中,根据F检验的实际需要:

来进行对于其具体的影响总结,并拿出足够的学生样本,进行分析。经过总结调研,可以发现,教练性格因素对最终的训练结果有着较大影响。

2.2 逻辑因素

在进行田径训练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任何“目标”的设计都不能够脱离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提升“目标”的难度,帮助运动员的田径能力稳步提升。从这个角度进行考虑,就要求训练设计具有“层次性”,从运动员的实际田径练习情况入手,进行对目标的分层设计。具体的来说,这些层次性既包括了练习到的知识难度的依次提升,也要求了教练能够对班级内部运动员的田径练习能力进行充分的考核,根据运动员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为班级内部的每个运动员设计符合其练习情况的目标,保证班级内部的运动员可以共同进步,促进运动员田径能力的提升。

基于此,可以发现,田径教練员的逻辑能力在设计目标分层,保证运动员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练员罗辑思维能力不足,急于求成,就很有可能导致其方案不能对运动员的基础进行夯实,就很有可能导致拔苗助长的出现,所制定的教学方案的应用效果也会打折扣。因此,要求在进行田径教练员逻辑因素分析过程中,根据t 检验的实际需要:

来进行对于其具体的影响总结,并拿出足够的学生样本,进行分析。其中,d指的就是教练的逻辑能力,μd则指的是教练的逻辑设计能力均值,进而得到教练逻辑教学能力的分布情况。经过总结调研,可以发现,教练逻辑因素对最终的训练结果有着较大影响。

2.3 规划因素

为了保证“目标”设计对运动员练习情况的吻合,这就要求保证“目标”设计的多样性。具体的来说,进行对“目标”的设计是要考虑到运动员练习特点、学校训练环境、家长对运动员练习期望等各种因素的系统性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进行的人物设计就要满足这些方面因素的需求,尽可能寻找一个突破点,来促进田径目标训练效果的提升。因此,丰富“目标”设计的多样性就成为了“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丰富“目标”的多样性,可以为不同的运动员诉求提供不同的训练方式,也可以为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练习方式的运动员提供不同的练习体验,是促进训练效率提升的有效手段之一。

基于此,可以发现,田径教练员的规划能力在设计目标分层,保证运动员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教练员规划能力不足,疏于方案设计,就很有可能导致其方案不能对运动员进行系统培训,导致整个方案的科学性不强,运动员的能力也就难以快速提升。因此,要求在进行田径教练员逻辑因素分析过程中,根据正态分布检验的实际需要:

来进行对于其具体的影响总结,并拿出足够的学生样本,其中,χ指的是运动员的综合能力,μ指的是运动员的平均能力,σ指的是运动员和平均能力的偏差,进而得到运动员的整体能力情况。经过总结调研,可以发现,教练规划设计能力对最终的训练结果有着较大影响。

3 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提升策略探析

3.1 结合运动员实际情况设计训练目标

为了充分的发掘出目标设计的作用,解决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不足的实际问题,要求在进行训练目标的设定过程中,要紧密的结合运动员的实际生活和运动员的日常训练过程,让运动员充分的体会到练习目标的设计和自身的贴合,提升运动员的练习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力量训练”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在进行训练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目标设计。

(1)在课堂上询问力量训练要点。

(2)让运动员为自己的薄弱部分进行反思。

(3)让运动员思考,应当如何根据教练制定的方案进行联系,并找准时机引入基本训练内容。

(4)在进行课后练习目标的布置过程中,贴近运动员的生活,让运动员互相调查练习特点,并让运动员们互相督促。

按照上述步骤完成的田径练习过程,将训练知识和运动员的日常生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让运动员在充分享受田径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让运动员循序渐进的掌握这些基本的田径技能的应用方法,进而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促进田径训练效率的提升。

3.2 明确田径训练目标的核心诉求

为了保证运动员能够快速的理解到“目标”的真实要求,帮助运动员快速的掌握田径知识能力,要对“目标”设计的核心诉求进行充分的明确,并将田径练习过程的目标进行凝练总结,提升教练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挥出“目标”型训练的优势。

例如,在进行“速度训练”这一趟田径课的训练过程中,就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训练。

(1)在开始之前,田径教练布置运动员寻找自己可以改进的区域范围,无论是步幅、上肢摆动等方面,都将这些因素的种类和图片拿出来。

(2)在训练课上,教練向运动员提问:“你觉得什么限制住了你的速度?”如果运动员能够从展示的这些因素中,准确的找到自己薄弱的环节,并将自己倾向的练习准确的表达出来,教练就给予运动员相应的训练方法。

(3)提问一段时间后,对每一个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进行汇总,并让运动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解决,达到进行对田径训练课程设计的目的。

综合起来看,在进行“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将田径知识和运动员的练习兴趣结合在一起,并鼓励运动员积极的进行“目标”的完成,不仅可以轻易的达到该堂课程的训练目的,还可以帮助运动员在快乐的练习氛围中,迅速提升自身的田径知识能力,发挥出目标训练方法的作用。因此,在提升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过程中,重视对教练员逻辑能力的锻炼,快速的找到训练的核心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3 鼓励全体运动员参与进训练目标设置中来

现代训练模式的根本目标在于帮助全体运动员取得共同进步,这就要求在进行“目标”设计的过程中,鼓励全体运动员参与进目标中来,满足运动员的实际练习需求,循序渐进的提升运动员的田径能力。

例如,在进行“针对性训练”这一堂课的目标训练设计过程中,就可以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规划设计。

(1) 按照运动员的田径练习能力,将运动员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小组,分别对应能力优秀、能力普通、基础较差3个小组。

(2) 给予优秀小组相对较高的田径训练目标,给予能力普通的运动员较多指导、给予基础运动员进行基础性辅导。

(3)教练从3个小组中各选拔出代表,在训练上进行目标成果展示。

通过在训练过程中全面的考虑到运动员的实际练习情况,可以让每一个运动员感受到教练对他们的关心,也可以帮助所有运动员都得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最终促进全体运动员的共同进步。基于此,可以发现,教练员的规划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教练员能够充分的分析运动员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规划设计,就可以更加全面的促进运动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前面论述了影响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因素及其解决措施,综合起来看,可以发现,田径训练设计的核心就在于充分的尊重运动员的田径练习特点,并以设置合理的“练习目标”为基本的训练核心。这就需要从“性格、逻辑、规划”方面,完善教练员的素质能力,设计出更好的训练方案,制定更加完善的目标,让更多的运动员通过完成“目标”,更加热爱田径,更加熟练地掌握田径技能,发挥出田径训练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 殷小川.影响竞技运动教练员工作倦怠的工作特征因素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118.

[2] 朱晓明,陶本一.学科教学知识:教师专业知识的新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06(5):132-133.

[3] 樊彦杰.影响高校业余篮球代表队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因素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5-146.

[4] 李柯莉,张建永.运动能力与营养[J].少年体育训练,2005(6):35.

[5] 陈彩兰.浅析影响教练员决策能力的若干要素[J].搏击·武术科学,2005(11):88-89.

[6] 钟厚永,郭华生.个体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的体育影响[J]. 湖北体育科技,2005(3):121-122.

[7] 颜昶,徐丽平.高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组织管理[J].福建体育科技,2005(4):196-197.

猜你喜欢

教练员田径影响因素
全国田径冠军赛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计数:田径小能手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河北省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状况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