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型大学及其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的启示

2017-07-10胡璨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转型期发展

胡璨

摘 要: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新奇的大学,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理念,迎合了我国当前的“双创”背景。文章结合我国当前高等体育院校教育的生态环境特点,剖析创业型大学可适用于体制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优势特点,从微观的角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其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 转型期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a)-0125-02

2015年,在国家领导人号召下,“双创”再度掀起热潮,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引入也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双创”已然成为高校发展的大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造成人才在数量上“供过于求”,而在质量上“供不应求”,作为后起之秀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面临着同样的境遇。纵观近年来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现状,由于发展思路滞后于改革思潮,培养目标与现场需求脱节,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作为一个概念,创业型大学是一个舶来品。自从它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引入我国后,不少高校开始将建设创业型大学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1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及特点

1.1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1.1.1 创业型大学的概念

克拉克认为,“创业型大学寻求成为‘站起来的大学,是能按照它们自己的主张行事的重要行动者”[2]。基于不同视角,对创业型大学的定义存在不同的理解,这使得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甚为丰富。与传统大学相比,創业型大学具有更强的科研实力、团队合作精神、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资源获取的能力、教学与研究更注重面向实际问题和更为有效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创业型大学与政府机构以及企业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三维结构,使得大学研究得以快速高效地转化为产品流入市场。

1.1.2 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上叶,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美国斯坦福大学率先摆脱历史的束缚,为师生提供平台并鼓励其自主创业。数十年后的美国,果断将研究型大学转向创业型大学,搭建了大学、产业和市场的有机三螺旋结构。20世纪70年代,芬兰各大高校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30年后,其教育改革卓有成效,跃居世界第一。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得教育资源匮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其高校在寻求变革途中找到了突破,推进产学合作,逐步向创业型大学转型。

1.2 创业型大学的特点

1.2.1 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

创业型大学并不是以牺牲学术研究来谋取商业利润的大学,其业的目的(获取多样化的资金)是为保持和提升其学术品质。[3]区域周边市场经济作为社会需求的反映,为学校研究确立导向,从而确保研究成果能为市场吸收,转化为经济作物,获取利益,反之,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产品亦带动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市场挑剔的眼光选择研究方向,在市场经济的支持下进行研究工作,研究者无需为资金忧心而敢于创新,无疑会使研究成果发挥最大效益,校企合作的模式让创业型大学与区域市场经济相互之间投桃报李,互为促进。

1.2.2 以创业为核心理念

创业型大学视创业为信仰,将创业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以增强内部的凝聚力,整合具备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源,统一研究方向。学校培养教师和教师培养学生都是以创业为核心理念。为了培养教师的创业意识,学校聘请校外知名企业家和企业高层为教师培训,并为其提供平台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以此为基础,对于教师的考核也以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总思路展开,并且,期末的评估也是以研究成果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为标准。在学生培养方面,创业型大学采用了层次化教学模式,其课程分为初、中、高三个次级。首先,初级阶段学生以建立创业意识为主要学习任务;中级阶段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选修几门相关课程;高级阶段为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

1.2.3 组织运作方式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创业型大学与学术型大学相比,除了开设专业课程和科研等基本的运作模式以外,还进行创业活动和商务运营。在此基础上将科研成果运用于实践,以实现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麻省理工大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模式下最具代表性的学校,其师生创办的企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可与一个世界上游水平的国家总产值相当。

1.2.4 科研与经济互为促进

良好的市场经济氛围为创业型大学的创新研究提供基础,加速转化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又能助推区域市场经济运作,创业型大学与区域市场经济以此相互促进。以市场挑剔的眼光选择研究方向,在市场经济的支持下进行研究工作,研究者无需为资金忧心敢于创新,无疑会使研究成果发挥最大效益,校企合作的模式让创业型大学与区域市场经济相互促进。

2 创业型大学对转型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的启示

2.1 吸收多渠道资金补充科研经费

多元化资金筹集是创业型大学最典型的特征,相比我国高等

院校现有的以学费为主要渠道的资金筹集模式,吸引外部企业资金投入更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开拓多渠道融资需要研究机构与外部企业强强联合,加强科研人员与企业人员沟通交流,吸引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研究,并将校企合作资源整合,为毕业生构建创业平台。

2.2 构建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教育是创业型大学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基本教育内容。国际劳工组织KAB项目全球协调人克劳斯·哈弗腾顿教授认为,在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学生去开办一个企业,而是教会学生具有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同时具有企业家的思维模式。[4]虽然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良好趋势下,我国的高等体育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和讲座,但创业教育一般与就业指导课程结合,因而创业教育并没得到其应有的重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构建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2.3 重视实践与理论结合,规避形式主义

创业型大学的培养内容包括创业理论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以创业实践为目标,层级式提升学生的能力。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课程安排仍是以理论课为主,加之象征性的创业辅导或创业讲座,但仅仅是形式上的,没有成为独立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规避形式主义,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搭建高等体育院校与体育类企业合作,真正的系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

2.4 注重产学合作,加速科研与经济的转化

产学合作也叫校企合作,是创业型大学最根本的运作模式,企业经济与学校科研直接挂钩,省略中间环节,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产品。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科研基金会等都是校企合作组织,保证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的合法性。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寻找相关领域适合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合作,能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增强其科研能力。

3 结语

在新型经济巨大挑战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必须锐意进取,敢于尝鲜,并在此过程中使其行为发生质的飞越。在全球经济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创业型大学,将“守业型”高校向创业型高校转型在国外形成了高校发展的潮流趋势,而时下正处于我国经济转型与全面生化改革的历史关节点上,借此二契机寻求新的起点,明确新的目标,发展高等体育院校不仅能使其借势而上,还能保证高等体育教育长久而稳固的进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八军.纵论创业型大学建设[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1):2.

[2] 易高峰.创业型大学的内涵与基准[J].现代教育管理,2013,(11):8.

[3] 温正胞,谢芳芳.学术资本主义: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的组织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10(6):55-58.

猜你喜欢

转型期发展
国际中文教育转型期中文教材研发出版的思考
区域发展篇
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业税收政策的思考
转型期完善公共危机管理路径浅析
从社会问题视角看转型期人的发展的失衡
转型期家庭伦理剧中婚姻观的探究
新闻娱乐化的现象与成因浅论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