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模式研究

2017-07-10沈娟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组织模式阳光体育运动体育教育

沈娟

摘 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至今已经历了近10个年头,对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进行再思考,既有必要也较为重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模式进行了审视,影响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和编排的因素主要有学校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场地限制、优秀师资条件、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完善等。提出“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和编排应注重教育性、健身性、科学性等思路,以提升新阶段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关键词:中小学 阳光体育运动 体育教育 组织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a)-0072-02

2007年5月,教育部、体育总局和共青团共同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小学实行“阳光体育运动”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前青少年的体质窘境,“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显著提高了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培育了健康的、意志强大的新一代。该文对中小学现有的“阳光体育运动”组织模式进行归纳研究,在此基础上创新地提出新的组织模式,为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提供新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着眼于中小学体育运动的组织模式为研究的方向性区域,根据研究的条件及实际,选取达州市通川区某代表性的小学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央及各部委下发的与“阳光体育运动”有关的文件,查阅各类期刊、文献、资料中有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论文,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创新研究。

1.2.2 逻辑分析法

针对阳光体育运动现有的相关组织模式,如延长大课间的体育运动组织模式,早晨大课间等形式,分析当前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和编排的相关因素,以此提出相应的策略。

1.2.3 实地调查法

通过对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某小学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调查,对该校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调查,调查的题目主要是:(1)对所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是否喜欢;(2)对该类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组织人员有何建议,是否有自己组织自身喜爱体育活动的意愿。

2 “阳光体育运动”现有的组织模式

2.1 延长大课间的体育运动组织模式

以通川区某小学为例,其“阳光体育运动”采取的是大课间的组织形式,利用上午第二节课后到第三节课前的大课间组织体育运动,将传统的15~20 min大课间延长到45~60 min大课间。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后获得充分的放松,且大课间的休息时间相对较长,能为学校组织大型的“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充裕的时间基础,大课间的组织形式为全国中小学所广泛的采用。

2.2 早晨大课间的体育运动组织模式

此类的运动组织模式比较适合于寄宿学校的学生,优势是寄宿学校的学生相较于走读学生要好组织,适合早晨进行大规模的体育锻炼,所谓的“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的空气条件相较于其他时间段要好;缺点在于早晨大课间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以晨跑为主,缺乏其他的运动项目,长期实行该组织模式会使学生感到厌倦。

3 影响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和编排的因素

3.1 学校的传统体育文化

乒乓球、篮球等是该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学生学习和练习乒乓球、篮球的热情极高,让学生在乒乓球、篮球系列活动中放飞梦想、张扬个性、继承和发扬球类传统项目的办校特色是校领导的共识。由此可见,学校的传统体育文化在“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组织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一个热爱体育运动的学校,在体育活动的组织上从校领导到一线教师都有着普遍的共识,传递给学生的思想也就会更加正面、积极,这就是文化的软实力所在。

3.2 学校活动场地的限制

中小学校一般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建设用地紧张,相比于高等学校和大学,一般中小学都不具备自建体育场馆的能力,能够提供给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较为局限,所以,在进行组织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这一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如何将有限的体育场地进行高效利用使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相互不重叠,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个人活动空间成为中小学校面临的一大课题。在场地设施方面,今年来毒跑道事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中小学对现有场地进行现代化改造本无可厚非,但在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学生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增强改造工程的监管力度,严格把控场地设施的质量。

3.3 优秀教师条件

由于新老体育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差别,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组织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年轻的体育教师精力充沛,有较为深刻的理论基础,在教学中善于创新,但是教学经验不足,在与学生的交流方面有所欠缺,而年龄较大的体育教师则恰好相反,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固定而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但是在与学生交流和组织安全方面相比年轻教师具有优势。这就需要学校在组织“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实现新老结合,将新老体育教师的优点有机结合,实现学校“陽光体育运动”的科学、有效执行。

3.4 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是否完善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中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无论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还是大众体育中,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预防损伤的发生,在发生运动损伤后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运动损伤就是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中小学因为学校教育楼空间有限,楼梯窄、楼门小,特别是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热情高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踩踏事件,所以,学校应该提前做好安全预案,对教师、后勤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工。

4 “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和编排的总体思考

4.1 “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和编排首先应注重教育性

通过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中小学生集体主义、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寓教于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体育运动提升其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符合时代特点的、具有高尚人格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社会接班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和社会的持续繁荣与学生的个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和编排其次应考虑到健身性

学生通过长期的有氧锻炼,增强自身身体素质,提高记忆力,提高身体协调性,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强健学生体魄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目的之一。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生身体指标普遍不合格的现实表明,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已迫在眉睫,与邻国日本相比,我国中小学体育课无论在教育学教学目标还是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面都处于落后地位,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加学生的运动负荷、促使其身体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4.3 “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和编排应注重科学性

依据中小学生心理认知和心理发展的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以及合理的运动负荷规律创编,达到挖掘学生潜质、获得健身益智的效果。“阳光体育运动”应该秉持科学性的原则,利用人体运动科学、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结合中小学生独特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为活动的编排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4.4 “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和编排应增加艺术性

“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应该与体育运动各项目的技术动作相结合,使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学习到各类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阳光体育运动”中开展的体育项目应当做到丰富多样,尊重中小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体育项目的开展中,应当注重艺术性的原则,重视运动技能的正确教授与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如可以开展基础的拉丁舞项目,在教会学生拉丁基础技能的同时,锻炼了身体协调性,更使学生在模仿和练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体育舞蹈的艺术之美,培养了其艺术品鉴能力。

5 结论和建议

5.1 加强校外体育运动的开展

所谓的“阳光体育运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中小学校园,中小学生本来就是积极好动的,在校外开展有效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弥补学校体育课活动时间的不足,更能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终身锻炼的思维模式,对全民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5.2 应家校联合、校企联合

学校应该加强与学生家庭的交流,了解家长对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和组织的相关意见,对学校组织的“阳光体育运动”进行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的组织场地和运动器材限制,学校应与企业联合,对运动场地的使用和器材的租赁、构面进行有效率、有目的的合作,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

5.3 注重学生自身需求

传统的“阳光體育运动”项目一般是由学校组织,学生直接进行参与,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像开展开放性体育课一样对学生放权,实行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开展、自己总结的开放性“阳光体育运动”组织模式,其优势是不仅在大课间可以组织体育运动,在小课间学生班集体之间也可以组织简单有趣的体育运动,实现“阳光体育”无处不在,但是在注重学生需求、实行开放性组织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陈红叶.“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贵州省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模式也就创新[D].重庆师范大学,2015.

[4] 张洁.“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我国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为例[M].上海体育学院,2012:19-27.

[5] 郑旗.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组织模式阳光体育运动体育教育
浅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基于利益相关方共赢的智慧城市聚合发展模式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民用飞机项目强矩阵组织模式初步分析与探讨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视阈下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境与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