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气象因子对张家界大峡谷旅游状况的影响

2017-07-10邓鹤丁士杰丁悦

科技风 2017年20期
关键词:负氧离子数据分析

邓鹤 丁士杰 丁悦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0098

摘要:本文利用2012—2016年的观测资料,根据最适宜于旅游的基准气候指标,通过对张家界大峡谷内负氧离子的数据分析,以及对慈利县城和张家界大峡谷内“不快指数”的计算对比,结合全年降水、日最低温度、风、日照等气象要素的特征状况,初步得出4—11月是张家界大峡谷有利游玩的适宜季节,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时节——景区之内“适宜于旅游的气温”持续时间长,降雨湿度条件好,太阳辐射少,负氧离子浓度高,有助于人体身心健康,是各界朋友观光旅行、修养度假的理想场所。

关键词:气候影响;负氧离子;数据分析 ;不快指数

张家界大峡谷景区(以下简称“大峡谷”)是张家界东部旅游线路的重要景点,位于湖南省慈利县三官寺乡境内,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新近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大峡谷中的飞瀑神泉比比皆是,一路游览下来,让人目不暇接。峡谷里植被繁茂,空气清新,凉爽舒适;溪水上弥漫着一层薄雾,宛如来到世外桃源,让人烦恼顿消。

近年来,随着慈利县的经济腾飞,人民逐渐脱去贫穷落后的帽子,旅游资源开发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今人们说到“慈利”,就会想到那神秘莫测、浓郁风情的大峡谷。

慈利县因地理纬度较低,境内山峦起伏,河谷深切,地形地貌复杂,河流水系发育程度受岩石性质控制较明显,山地多为碳酸盐类,喀斯特发育强烈,这是构成“大峡谷”景观的内在因素。从张家界的旅游实情可知,喀斯特山水作為一种风景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认知,譬如该市的黄石寨、宝峰湖、天门山、黄龙洞等丰富多彩的神奇世界,都是以喀斯特独有的景色吸引人的。然而,张家界大峡谷作为一种珍贵的风景资源,却在相当广泛的程度上超脱了喀斯特风景的固有模式,把梦幻般的喀斯特景观与神奇大小瀑布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张家界大峡谷独具魅力的地方。

1 资料源

选取:2012—2016年湖南省慈利县气象局地面观测站资料和张家界大峡谷自动站资料,以及慈利县气象局地面观测站1960—2010年的降水统计资料。

选取:2012—2016年张家界大峡谷“WIMDA型负氧离子浓度自动测量仪”测定的负氧离子浓度资料。

2 气候特点分析

从气候带来划分,慈利县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主要特征表现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

2.1 温度特点

2.1.1 慈利县城与景区气温对比

慈利县气象观测站2012—2016年(此处用五年的资料,是为了较好的对比分析)的年平均气温为17.2—19.0℃,其中7月平均气温29.9℃为最高;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12年8月11日,数值为43.2℃。1月的平均气温为最小,数值为6.4℃;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2014年2月11日,其值为3.6℃。

大峡谷景区内的年平均气温为16.1—16.8℃,其中7月平均气温25.3℃为最高;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12年7月22日,数值为32.6℃。1月平均气温7.9℃为最小;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2014年2月11日,其值为3.8℃。

根据夏季舒适的气候基准参考指标,舒适气温是16—25℃,最舒适气温是24℃[1]。从2012—2016年的温度资料来看,大峡谷景区这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温条件,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这也是慈利县发展旅游业的气温优势所在。

2.1.2 低温状况及其影响

低温主要影响游客出游的意愿和景区运营,对景区设备和相关设施也会造成损害。大峡谷景区的“入口处”位于山顶之上,受冷空气影响时常产生低温冻害,直接影响景区盘山公路的通行状况和玻璃桥的开放,从而导致游客滞留、影响正常行程。笔者通过分析2012—2016年景区“入口处”的气象资料,发现此处冬季的平均日最低气温相对较低,为1.0℃,其中1月份的平均日最低气温最小,为0.2℃;2月份次之,为1.3℃;12月份为1.4℃;五年中,冬季日极端最低气温6.6℃为最低,出现在2014年的2月11日。

从附表1可知,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景区“入口处”(含玻璃桥)日最低气温≤0.0℃的天数比较多,平均达到32天,其中日最低气温≤5.0℃的情况也时有出现,这说明此处有较重的路面结冰现象发生,所以道路结冰造成通行不畅是景区的最大隐患。

2.2 降水特点

从2012—2016年的资料来看,在大峡谷景区之内,年降水量在1475.3mm—1568.4mm之间,降水年际变化不大,但各月降水分配不均,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为确定景区雨季发生的时段,笔者参考了慈利县气象局观测站1960—2010年的降水统计资料,用滑动五日雨量≥多年旬平均雨量作为划分雨季开始的标准,计算出慈利县雨季平均开始的日期为3月28日,平均结束的日期为10月17日;大峡谷景区的雨季划分,可参考此时间。

2.2.1 降水情况及其影响

天气和旅游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天气情况会不会影响出行这么简单,许多景观的出现都和天气气候有关,甚至有的景观本身就是天气造就的。

从图1可知,5—10月是景区雨水集中的时段,量值为1097.9mm,占全年的74%,其中6月的雨量为“波峰”,平均降水量为236.2mm,到8月的时候出现一个小波谷,降水量为136.6mm。从物理角度而言,降水有利净化空气,形成瀑布、彩虹等美丽景观,同时降水也有助于提高负氧离子的浓度,所以雨后游玩赏景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图1同时也显示,11月至次年3月降水情况明显偏少,总量只占全年的24%;12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更少,只有770mm,不仅溪水枯竭,也不利于瀑布景观的形成,再加上冷空气活动频繁,气候干燥、空气浑浊,此时不宜旅行,也不利游船往返接回游客。

2.2.2 景区各月雨日状况

对旅游业而言,降水影响的临界值为大雨(24h降雨量250—49.9mm是大雨),它主要影响游客出游的意愿,以及途中人身安全,应对的主要措施是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出行安排,必要时可以更改游玩时间和路线。

据资料统计,大峡谷景区全年平均雨日为142天,大雨过程以上日数为15天,说明全年强降水引发的灾害性天气不是很多,对景区的发展旅游业危害几率较小。从图2可知,4月和5月阴雨天气最多,分别达到16和17天,给人一种“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感觉;相比之下,1月和12月阴雨日就少得很多,只有7天左右。同时图2曲线也显示:在5月份,大雨以上天气过程出现的天数也最多,平均为3天;4、6、7、8、9月次之,均为2天;11月至次年2月没有大雨以上天气过程出现。

2.3 风、日照以及辐射条件优越性分析

大峡谷景区目前还没有安装测定风速和日照的仪器,现将“慈利县气象局观测站观测的数据”作为参考资料。因篇幅有限笔者只分析了2012—2014年的月平均最大风速,发现全年月平均最大风速在2.1—3.3s/m之间,证明风这个要素对景区的旅游业影响不大。从图3可以清楚地知道,2012年6月的风速最大,为5.3s/m;2014年6月的风速最小,为1.6s/m。图3同时也显示,三年的风速曲线在两处均交汇在一起,分别发生在5月和7月,这说明5月和7月的最大风速比较稳定,有一种“风平浪静”的象征。

图3 慈利县气象观测站各月平均最大风速分布图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年日照时数1150—1600h 为人体舒适的基准参考指标,经统计2012—2016年慈利县气象局观测站的日照资料,其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58.1h,说明慈利县境内的日照资源便于发展旅游业。观察附表2中的数据,其中夏季(6—8月)日照时间最长,尤以7月最多,达到231.2h;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其中2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少,平均只有32.9h。大峡谷景区(除玻璃桥外)所有景点均在峡谷之内,且树木较多,降低了太阳直接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因此在大峡谷中旅游造成晒伤的几率很小,适合旅游的辐射条件十分良好。

3 负氧离子特征分析

大峡谷景区有景点四十余处,周围山上树木郁郁葱葱,谷底溪水淙淙,森林覆盖率非常高,十分有利负氧离子的形成。

景区“入口”的地方即为“天梯栈道”,徒步直下300多米,便到谷底“天然氧吧”。通过对景区管理部门2012—2016年用“WIMDA型负氧离子浓度自动测量仪”测定的资料分析,大峡谷景区内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为6120个/cm3,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其中,夏季(6—8月)負氧离子浓度最高,平均为7903个/cm3;秋季(9—11月)次之,为6252个/cm3;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最小,为4638个/cm3;春季(3—5月)为5684个/cm3。负氧离子浓度月平均最大值为8372个/cm3,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小值为4035个/cm3,出现在2月。从图4曲线可知,2—7月负氧离子浓度呈逐月上升趋势,7月至次年2月浓度曲线呈逐月下降趋势。

据有关资料表明,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能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和血液循环之中,有改善大脑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调节机能平衡,消除人体疲劳等作用。同时还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去除空气中烟雾、粉尘等可吸入微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又被称之为“长生素”和“空气中的维生素”[2]。世界卫生组织对负氧离子的浓度有具体的界定标准:清新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每立方厘米不得不低于1000—1500个,如果大于或等于2000个则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万个时,空气中的飘尘量会减少98%以上。

图4浓度曲线显示,在大峡谷景区之内负氧离子的含量是十分丰富的,一年之中负氧离子浓度远超世卫组织规定的标准,这足以说明大峡谷景区是一个旅行休养的理想之地。

有经验的旅游者都知道,外出旅游,季节选择十分重要,温度要适宜,湿度要适中。试想,如果专为山色而来却遇阴雨雾重天气,岂不大为扫兴;一心想领略湖光美景,却逢枯水季节,哪有兴趣泛舟?

在一个环境中,对“人体感受”影响最大的因子有四项:温度、湿度、气流和辐射。为了表示人体对环境的感受情况,美国气象局的J.F.博森首先提出了“不快指数”这个概念,其中最主要的决定因子就是温度和湿度。

不快指数(D.I.)=(T + Tw)×0.72 + 40.6

式中T为干球温度(℃),Tw为湿球温度(℃)。

人体处在高温、高湿时,首先是水分平衡遭到破坏,当空气中的湿度超过生理标准时,人体水分蒸发(医学上又称为不显汗,即这种水分蒸发不为人们所觉察)就会停止,体中水分则变成汗液流出,此时人们就会感到天气闷热,大脑的条件反射变得越来越迟钝。J.F.博森通过调节“不快指数”大小的实验,证实“不快指数”在60到70之间时,人体感到舒适;超过70时,只有少数人由于热和湿度的影响出现不舒适的感觉;指数在75时,约有50%的人觉得不舒适;指数达到80时,所有人都会感到不舒适;如果接近85,人体就会暑热难当,体质差的会出现生理失调,甚至发生病症。“不快指数”在50到55之间时,人体感到凉爽;在45以下时,人体会感到气候寒冷[3]。

为此,笔者对2012—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慈利县城和大峡谷景区各月的平均“不快指数”(D.I.),用以对比分析。

从附表3可以看出,慈利县城在1—4月、10—12月的D.I.数值较小,说明这段时间温湿状况比较好,人体没有异样感觉;而在5—9月平均D.I.数值比较大,7月的D.I.均值达到了80,这段时间人们会有胸闷、烦躁、食欲减少的表现。从夏季(6—8月)每天的D.I.数值来看,2012—2016年里D.I.数值≥85的天数有23d,这说明慈利县城在夏季的酷热天气较多。

相比之下,大峡谷景区5—9月内,平均D.I.数值均小于70;从每天的D.I.数值来看,2012—2016年中D.I.数值≥70的日数只有7d,最大的D.I.值也只有72,这表明大峡谷景区的气候是十分宜人的,具有避暑休养的优越条件。另外,从附表2也可以知道,大峡谷景区内其余月份的D.I.数值也在50—60之间,人们不会有寒冷的感觉,从而证明大峡谷景区是一台天然的“空调”机。

5 不利天气气候因素

影响大峡谷景区开展旅游活动的不利天气气候因素主要有大风、冰雹、暴雨、结冰等;根据慈利县气象局和民政局历年的灾情调查报告,景区发生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的概率很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两种天气现象致灾的记录。春末和夏季是暴雨多发的时段,强降水会导致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容易引起交通中断和通讯障碍。譬如2012年6月26日,景区24h降雨量达204.6mm,造成河水猛涨、低洼河谷积水,道路中断,游人进出景区受阻;但是,像这样造成严重损失的大暴雨过程出现频率非常小,不足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结冰,冬季在大峡谷景区外围环境中时常出现,每次出现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严重时会造成雨凇和电线结冰,导致交通通信中断和停水停电,给景区管理带来严重影响,记忆犹新的例子就是2008年初那场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不过,除特大冰冻天气外大峡谷景区“入口处”的结冰现象一般只存在1d左右,对旅游业的发展危害不大。

6 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旅行观光的频率越来越高,气象条件逐步上升为影响旅游安全和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气象信息不仅是旅游者出游所必需的服务品,而且也是旅游经营者和各级管理部门防范气象灾害的重要依据。笔者综合上述各项气象要素,认为去张家界大峡谷景区游玩的适宜季节是4—11月,时间跨度达到全年的三分之二。

①4—6月阴雨日较多,出游需关注景区天气信息。这段时间峡谷内外气温适宜,空气沁人心脾;植物正处生长期,色彩翠绿;雨水充盈,溪水淙淙,鱼翔浅底;花卉争奇斗艳,姹紫嫣红,鸟语花香;让人浮想联翩、赏心悦目。

②7—8月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不光日照时间长,而且辐射强烈;此时既有高温日,也可能会出现高温期,但大峡谷之内却是凉风习习,植物挺拔饱满,负氧离子浓度达到全年高峰期。旅行时,偶尔遇到大的阵雨也不是一件坏事,这恰好是“景区”向游人展示美丽的时候——瀑布直下好比“银河落九天”,游人穿行其中,如同融入《西游记》的水帘洞。当然,此时游人和管理部门也不能放松“安全”意识,要及时收听、收看预警信息,防止强降水带来的灾害。

③9—11月,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天气比较稳定,是人体感觉最舒服的季节;此时植物的新陈代谢进入最后里程,景区内外五颜六色,宛如一幅油画新作;来到这里,原始古朴的自然风貌会让您忘却都市的喧闹,漫步在游道之中会有一种回归的感觉。

④12月至次年3月,北方冷空气入侵频繁,使气温明显偏低,不断造成雪天和霜冻天气。通往景区“入口处”的盘山公路时常出现结冰现象,游车和行人受阻那是常事。就算是晴天,因輻射冷却,早上也会产生霜或结冰现象,所以老年人不宜来此游玩,年轻人也要择机而行。

美丽的大峡谷在向您招手,请您关注当地天气,选择一个良好的时机,去享受她给您带来的快乐吧!

参考文献:

[1]避暑旅游城市研究评价指标参考体系[J].中国绿色画报,2007,5;5455.

[2]陈斌,孙林燕.空气负离子和人体健康[J].物理教师,2005,26(11):51.

[3]叶鹜.“不快指数”与理想气候.广西气象,1981,02.

作者简介:邓鹤(1991),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综合业务岗工作。

猜你喜欢

负氧离子数据分析
无需能源消耗负氧离子实现人工制造
石墨烯负氧离子海岛超纤新材料市场应用与展望
绩溪县生态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暴雨带来好心情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基于读者到馆行为数据分析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优化建议
森林空气采集及灌装森林空气不同释放时间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