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亲生”课堂 提高课堂效率
2017-07-10彭鸿喜李芳平
彭鸿喜 李芳平
摘 要:新课程呼唤高效课堂。构建物理高效课堂的关键不在于如何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而在于如何使课堂教学的实施更接近于学生的“物理实际”,最大限度地拉近物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课堂更加“亲生”。“亲生”课堂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与基础,构建“亲生”课堂就要求教师紧紧围绕学生所“想”、所“需“、所“好”、所“能”实施教学。
关键词:前概念;原始物理问题;非常规物理实验
新课程实施以来,基础教育阶段物理课堂确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越来越少见了,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空前的体现,探究式教学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仍然不是很高,特别是兴趣不能持久。说明当前的物理课堂存在着热闹有余,效能不高的现象。为了激发并保持学生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建立高效课堂,教师除了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外,更有效的方法应该是从学生的物理“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学生所“想”、所“需”、所“好”、所“能”实施教学,构建“亲生”课堂,让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切实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头脑中,在自己身边,对自己有用。
一、从学生所“想”出发——以物理前概念为抓手
基础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所研究的对象,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事实。所以,学生在接受正式物理教育之前,对这些现象或事实早已有了自己特定的认识和理解,是为前概念。即学生有所“想”。
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广泛性,学生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看到、听到、甚至闻到很多物理现象或事实,几乎涵盖了力、热、光、电、原子等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自以为是”的答案,形成了自己的前概念。
第二、頑固性,前概念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是长期经过反复重现、积累而形成的,在学生头脑中印象深刻,根深蒂固。
第三、隐蔽性,由于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是潜移默化形成的,因此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平时并不表现出来。
正因为前概念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学生在接受每一个新的物理内容时,并不是空着脑袋的,往往都是带着这些前概念走进课堂的,他们会习惯性地用已有的前概念对新知识进行预设或解释。因而我们在教学时不应该无视或回避前概念,反而正好可以 “顺水推舟”,以前概念为抓手实施教学。
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完全可以从学生大脑中存在的“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这一前概念切入新课;在讲“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可以先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前概念切入新课;在讲“摩擦力方向时”可以顺着“摩擦力方向总是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这一前概念切入;在讲“浮力”时可以从“轻的浮重的沉”这一前概念出发,等等。前概念的广泛性使我们在进行每一个新内容时都有“手”可抓,以前概念为“基点”和“脚手架”,建构新知识。前概念的顽固性和隐蔽性决定了我们在实施教学时必须正视前概念,采取恰当的策略转变概念。
利用学生的前概念为抓手实施教学,教师首先要通过小组讨论、提问、问卷调查、试题测试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大脑中存在的与即将进行的课程内容相关的前概念情况,对前概念的正确性、明确性做出准确判断,弄清楚这些前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在此基础上,依前概念的不同采取不同策略。对正确的前概念,通过创设物理情景,加以强化和提高,使新知识在原有知识上达到自洽,完成同化过程;对于错误的前概念,通过创设物理情景,引发强烈的认知冲突,促成原有知识结构的顺应,用科学的概念取代原有的错误概念。
以前概念为抓手实施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强烈的亲切感,认同感,成就感,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后续的物理学习得到了情感的保证。
二、从学生所“需”出发——以原始物理问题为途径
学生在学习每一门学科时都带有比较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即他们的学习动力大部分来源于自身所“需”,获得好成绩只是外力强加给他们的需要之一,希望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才是他们内在自发的需求。对物理课来说,这种功利性表现的尤为明显。几乎所有学生从初一时就憧憬着上物理课,除了认为物理课应该相当有趣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学了物理就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得从原始物理问题做起。所谓“原始物理问题”,是指自然界及社会生产、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能够反映物理概念、规律且未被加工的典型物理现象或物理事实。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对物理现象或事实进行描述,形成原始物理问题;抽象、设置物理量,变成物理习题;经演算、推导解决问题。从该过程可以看出,原始物理问题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但是在传统物理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前两个步骤,教材中选取的例题、习题大多是直接从第三步开始,即从物理模型开始,有“断章取义”之嫌,割裂了生产、生活与物理的关系,使生产、生活实际与物理形成两张皮的状况。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大脑中只存在诸如质点、理想气体、真空等等的物理模型,却往往不知道它们的源头在哪里,感受不到物理学习中鲜活的一面,最终导致学生虽然能解很多题,但往往面对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体验不到本应从物理学习中获得的快乐。久而久之,学生觉得所学物理知识不太“有用”,学习物理的兴趣锐减,动力不足,渐渐疏远了物理。
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原始物理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渗透原始物理问题,比如在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之前,可以用一道原始物理问题引入,这样既显得物理学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枯燥的物理课堂增加了生机。还可以在学习了某一物理规律后,呈现给学生一道与之相关的原始物理问题,让学生解释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或解答此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消化和吸收。
原始物理问题具有客观真实性、生态性、开放性等特点,在课堂中引入原始物理问题,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使物理更加“亲生”,很好的符合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达到了提高学生物理素养的目的。
三、从学生所“好”出发——以非常规物理实验为推手
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时刻“蠢蠢欲‘动”,对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或制作简易教具、仪器等充满渴望。即他们有强烈的所“好”。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自不必说。新课改以来,实验教学确实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探究性实验也进入了课堂。但一般来说,实验的开展基本上都是使用厂家正规的实验器材和仪器,即常规实验。常规实验遵守严格、有序、规范的操作步骤,突出了实验的规范、定量、严肃等特点,确实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解释物理现象, 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但是,由于所用器材复杂,不亲切,和实际生活脱离较远,长期做这样的实验,无形中拉大了物理与学生间的距离,学生面对冰冷的仪器,动手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再者,这样的实验只能局限在实验室的空间里,不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动手的需求。
为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在教学中应该多做“非常规物理实验”, 非常规物理实验,是指主要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易得物品、材料、器具、人體或人体局部以及儿童玩具等开发进行的一类体现自创性、体验性、趣味性、简易性、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如通过搓手来感受摩擦生热,用盛水的玻璃杯和球形烧瓶代替凸透镜来研究成像规律,用毛刷来演示静摩擦力的方向,用椭圆形瓶来显示微小形变等等都属于非常规物理实验。这种实验由于实验器材简易,成本低,且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物品,实验的空间自由度很大,实验的趣味性高,实验效果异常明显。多做这样的实验,非常有利于拉近学生与物理间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从学生所“能”出发——以让学生“说”、“想”“做”为助手
中学生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耳闻目睹了很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和事实,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思考过大量的物理现象和事实,甚至还亲自动手解决过不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物理问题。所以教学中的每一个“新”物理内容,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完全新的,他们已经“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问题,“能”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能”自己动手操作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并且在课堂上非常希望给他们以表达、思考、动手的机会。
在教学前,教师就要通过课堂接触、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批改作业等多种渠道就学生对将要讲授的内容在知识基础、思想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预设,以便使课堂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学生知道的,学生有模糊认识的,一定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亲口说出来;学生能思考的,学生想思考的,一定要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琢磨、思考;学生能动手的,希望做的,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做。这样做,一方面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发展,同时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的距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所“想”、所“需”、所“好”、所“能”出发构建物理课堂,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的距离,全方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锦文,刘绍锋.从学生的前概念谈物理教学观的转变[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4):50-51.
[2] 邢红军,等.对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8):68.
[3] 张伟,等.非常规物理实验:有待深入开发的重要物理课程资源[J].物理教师,2005(9):48-50.
[4] 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