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的完美构图

2017-07-10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书皮古书书页

诚然,在爱书人眼里任何与书有关的风景都是美的。这多少带有主观意念。有没有一种读书构图,能让人瞬间产生视觉之美呢?

那天,穿一身淡蓝色连衣裙的她坐在窗前,干净的头发挽在脑后,已过中年的脸始终没有抬起。她埋首于一本书,一本不知道什么名字的书,厚薄适中,大小正好,精彩纷呈。她用两只手捧着书,不忍释手,从翻开书页的多少可以目测出应是已读到中段。她的书不是一般的书,精心地包着红底白圈的封皮,她粉色蔻丹的十指与书皮互相映衬。淡蓝色连衣裙在书皮的映照下更充满夏天的梦幻之美。忍不住想象,这样的女子是从家务琐事中抽身出来的吗?也许读书在她生活中已必不可少,所以她才会在打扮自己的同时打扮一本书,她和书密不可分,书于她是一种必须。

女人细致入微的心思不经意就照亮她周遭的世界,男人则另有其男人气味。

灰蒙蒙的天色没有给车厢里的人们带来生机,而那个老男人却沉浸在他的世界里,自享其乐。他粉色条纹的衬衫与浅色西裤很相配,头上一顶浅色鸭舌帽更显出他悠闲与艺术的品位。不过他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则是他手里正捧着一本黑色小羊皮封面的英文书。他的太太睡着了,而他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是答应了老伴要在这样的阴天出游的吗?也许他心里并没有那么想远行。长时间的工作之后让他更珍惜属于自己的时光,这样的时光是在他心里的,因此他才会那么用心地读一本书,而不在乎他身处的环境和此行的目的。那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他的英文竟如此了得。

精致的人可以增加阅读画面的美感,而一本书也绝对有提升一个人魅力的能量。这魅力即使不深层透视,也可表面传达。

朦胧中,抬头看见的是一个婆婆,她已经在那里坐了很久了吧。她浑身上下穿着廉价的衣裤,皱皱巴巴的,肩上背着鼓鼓囊囊的包,手边脚边都是塞得满满的塑料袋,像一个刚从集市回来的老太。可她的脸色那么平静,眼神那么坚定。因为她的手里正翻看着一本竖排古书,她不时地把食指放入嘴里,又用那沾了唾液的手指去翻书页。她已经这样坐了很久,没有看任何人,也没有放下过手里的书。书的古旧与她的古旧相辅相成。原来古书这样看才有味道。

这一幅幅一幕幕都是读书的完美构图,给人一种直入眼帘的视觉感受。

(作者飘飘徐,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2月13日,有改動)

写作借鉴

1.“画”出个性:三幅“完美构图”各有意趣。先欣赏中年妇女:穿着打扮与书皮互相映衬;书中精彩纷呈的内容让她散发出“细致入微的心思”,以致“不忍释手”。第二位是个老男人:穿着有品位;书呢,竟是一本黑色小羊皮封面的英文书;他毫不在乎“灰蒙蒙的天色”,而且读得“津津有味”,以致“沉浸在他的世界里,自享其乐”。第三位看起来像刚从集市回来的婆婆:看的书是一本能“提升一个人魅力”的竖排古书;看书时,脸色平静,眼神坚定,用“古旧”的手法翻着书页,一直“没有放下过”。这三位读书人的穿着打扮、气质品位、读书时的方式方法各有个性,特别是通过作者的想象,赋予了三位读书人不同的处境——中年妇女从家务琐事中抽身出来阅读;老男人无心出游,在老伴睡着了之后阅读;婆婆呢,在日常的购物后宁静地阅读。文章写足了这些“异”,读书人的气质里包含的“同”才能凸显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美”。

2.“异”中见“同”:三幅“完美构图”具有一样温暖人心的“瞬间之美”。读书画面,有的靓丽,有的精致,有的古旧,但他们的“完美构图”都集中指向共同的“瞬间之美”——阅读已经自然地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忘我已经成为他们阅读的美丽姿态和境界。作者运用的这种“异”中见“同”、强化文旨的笔法,为我们写并列式叙事文提供了范例。

(曹津源)

猜你喜欢

书皮古书书页
痴巫婆的故事树
古书
这道题很难吗
书放久了,书皮边为什么会卷起来?
向“三无”塑料书皮说不
随时随地感悟传统之道 古书之美
包书皮
轻轻地打开书页
“杭州货”书皮
少年宋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