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歌剧”还是电视剧?
2017-07-10刘小波
原创 2017-06-19 刘小波 音乐周报
时隔一年,《欢乐颂2》趁热打铁,继续席卷荧屏。然而播出没多久,《欢乐颂2》就遭遇了大量吐槽与批评,口碑一路下滑,拖沓的剧情、崩塌的人物设定、乱入的广告、随意的插曲等甚至一度浇灭了部分剧迷们酝酿了一年的观剧热情。该剧在音乐上也做足了文章,第一季的原声歌曲有十余首,而第二季加倍了,安排了二十多首相关歌曲,并且在剧中不断唱响,“一言不合就唱歌”,这是典型的为收视而收视,甚至引发“是歌剧还是电视剧”的思考。
如今,影视剧的歌曲和音乐已经到了滥用的阶段,少而精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音乐在影视剧中可以打破直观与想象的界限,使直观影像获得内在情性,沟通镜头呈现与镜头表意的联系,使镜头表意拥有更多的意指性。调节镜头呈现与电影叙事的矛盾,使空间呈现具有历时性。扩展空间的深度和广度,使局部、片段镜头形象升华为整体形象。然而这些功能在具体的使用中变了味,对《欢乐颂2》而言:第一,音乐成了拼凑剧情的手段。第二,音乐成了吸粉的利器。音乐分众化,每位歌手都有自己的相应粉丝,歌曲的安排意味着将这些歌迷吸作为电视剧的潜在观众吸引进来。第三,音乐成了煽情的必备。视觉化的作品表情达意可以使用镜头、画面以及对白,营造氛围,而非音乐这一惟一手段。
影视剧与音乐的关系历来亲密无间,即便是早期的无声电影,也需要乐队在一旁进行伴奏、播放相关的插曲,因为人类感知世界获取信息的感官渠道需要平衡。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影视剧音乐制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影视剧音乐慢慢融入剧情,专门为影视剧而作的歌曲逐渐“入戏”了,影视剧音乐也越来越成为影视剧不可或缺的元素。
但是当下影视音乐的使用出现了过度泛滥的局面。当代中国的影视剧几乎无片不歌,很多影视剧的歌曲在影视剧还没有上映之前就已经很火了,影视剧歌曲成为影视剧营销最重要的手段,尤其是一些中小成本影视剧,完全靠着歌曲支撑着一部影视剧。除了一般的主题曲、片尾曲、插曲、背景歌曲之外,也诞生了影视剧宣传曲、推广曲等新型影视剧歌曲。很多歌曲出于营销目的,并未考虑歌曲与影视剧是否合拍,仅仅考虑能否最大限度吸引听众,进而为影视剧增加票房。很多电影使用歌曲是出于明星效应、炒作宣传、歌曲推广等动机,往往曲不对路。例如古装电影《天地英雄》片尾曲使用蔡依林演唱的歌曲,并且用极具现代色带的打击乐伴奏,风格和影片不太相符。《如果·爱》是一部模仿西方歌舞片的作品。用碎片化的方式进叙事,类似加长版的MTV,夹杂过多的乐段、舞段。歌曲多达十几首,并且每首歌曲都是完整的播放,是多段MV的拼凑,略显不伦不类。电影《都市异乡人》片尾曲使用的是一首爱情歌曲,但很明显,电影主要并不是表现爱情,这也是歌曲拼凑的体现。再比如当前古装剧轮番上演,相关插曲也多以古风歌曲的面貌示人,如邓紫棋的《桃花诺》(《上古情歌》),金玟岐的《思美人》(《思美人》),关晓彤的《明月》(《轩辕剑之汉之云》)等,而这些歌曲十分同质化。
影视剧音乐的跟风乱用是伴随文本的偏执所致。任何文本都具有文本间性,与其他文本互文,这种伴随文本一方面可以帮助解释,另一方面能帮助传播,制造营销的话题。文化工业惯用复制伎俩,盲目跟风是所有文化企业的套路,他们从不轻易冒险,甚至更换主题歌演唱者对他们而言都是冒险。在传媒宣传中,光辉泛化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光辉泛化法是将某事物与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经证实而接受这一事物。影片每每与大牌歌手合作,让他们唱主题歌,正是希望我们能将大牌歌手与影视剧等同起来,不经证实的接受并赞同。
很多国外影视音乐的安排可以给我们相应的启示。如《加勒比海盗》系列中的第一部中本名为《他是海盗》,在后续第三部更名为《扬帆远航》,第五部再次变更为《在我最爱的地平线外》的主题曲,已和加勒比系列一样早已成为影迷心目中的经典旋律。《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原声歌曲较少,但是几乎每一部都能留下經典曲目。国外经典影视音乐不但能为剧情服务,还会衍生出其他独立形式,如《权利的游戏》原声音乐,不但很好地为剧情服务,还衍生出独立的音乐会。
影视音乐的乱用、滥用背后折射的仍然是当前我国影视剧生产的粗放型模式。剧组急功近利的心态迫使音乐在影视剧中被草草设定安排。影视作为传播的媒介,推出大量的经典音乐被广为传唱,可现如今能广为流传的经典影视原声却越来越少,背后的问题引人深思。影视音乐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一度成为人们音乐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多电影、电视歌曲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与记忆,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可是,这样的场景正在逐步减少。面对影视音乐复杂的发展态势,相关的研究有待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以及理论体系,以使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