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品种的筛选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2017-07-10赵胜超
摘要:小麦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基于对小麦产量的关注,运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能有效提升整体技术运行维度,确保管控层级结构和管理要求符合实际需求。各个地区在运行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过程中,要结合地方的基本特征和种植要求,提升针对性和实际管理价值,从而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该文简要分析了优质小麦品种筛选机制,并且对优质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集中阐释,旨在为技术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优质小麦;筛选;高产栽培技术
赵胜超. 优质小麦品种的筛选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08):48.
一、优质小麦品种筛选机制
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若是出现氮肥施加过多以及化学药剂过多等问题都会导致整体种植项目失去应有效力。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自身需求,建构完整的管控模型,进一步提升小麦品种筛选机制,从而减少技术壁垒产生的不良影响。近几年,河南在小麦品种的引进方面要实现了有效的突破,主要对豫麦34、豫麦47以及豫麦50三个品种进行有效的筛选试验。
在引进三个品种后,建构了相应的试验区,其中,豫麦34的小区产量为14.28 kg、豫麦47的产量为15.69 kg、豫麦50的产量为12.44 kg,通过进一步比对相应的品种价值和种植成本,三种小麦的品质较为相似,在河南当地都有一定的种植优势[1]。
二、优质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分析
1、提升耕耙質量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更加完整的管控措施,确保管理模型和管理层级结构贴合实际需求,也要集中针对重耕轻耙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关注,切实维护种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高耙地的实际质量,深度要保持在20-25 cm左右,才能保证耕地和耙地过程的有效性,进一步实现上虚下实的目标。
2、集中选择下种量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要想提升整体种植效果,实现高产栽培技术的目的,就要有效处理项目运行维度,对于不同品种出现的不同分蘖力和成穗率进行集中管控。结合当地情况,有效调整种植计划,建构合理化密植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技术运行的效率和实际产量价值[2]。
3、集中进行田间管理
在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也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第一,种植人员要进行冬前处理,在小麦播种前,需要对其进行集中的检查,并且保证查苗补种项目贴合实际需求,要在分蘖期和越冬期间进行集中的除草操作和松土操作,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保墒的目的。另外,在冬天来临之前,要利用苯磺隆药剂对土地进行集中的除草操作,确保小麦不会出现倒伏的问题。在小麦起身期,要用浓度为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或者是联合多菌灵等药物进行集中处理。而在小麦拔节之后,种植人员要及时浇水,以避免小麦发生春季冻害问题。
4、集中进行病虫害防护
在种植过程中,技术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特别是病虫害的防护工作。在夏麦的种苗期,要针对金针虫、灰飞虱等虫害进行集中处理。而在小麦的3-4叶期,要对杂草进行综合管控,主要是用隆乳油有效处理猪殃殃草以及荠菜等植物对小麦的不良影响。另外,也可以利用骠马乳油对叶面进行喷洒,从而有效预防和消除野燕麦等杂草,进一步提高整体种植项目的实际效果。
针对病虫害,要积极实现一喷三防的工作机制,确保蚜虫和白粉病等能得到有效的防治。主要是利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混合喷药,从而形成综合防治的项目管控结构,喷洒农药的时间要控制在5天一个周期,有效提升防治效果[3]。
5、适时进行播种
播种期的选择直接影响小麦的整体产量,需要相关人员给予其高度关注。不仅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也要保证技术管控结构和本地区墒情的实际情况,确保在选择方式方面,提升整体处理力度。另外,要保证足墒情况下进行适时播种,建立精细化播种和半精细化播种等项目,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集中调研后,进行播种。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要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播种数量和播种时间贴合实际需求[4]。
6、适时进行收割
收割期要进行集中管控,确保管理效果的最优化。河南省主要利用的是联合收割机,能在适宜时间进行集中收割。收割标准就是小麦的籽粒较为饱满,且具有一定的光泽,含水率则要控制在13%以下。只有保证适时收割,才能在提升质量的同时,确保小麦产量也符合标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技术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建构更加有效的系统化管控结构,确保管理层级和管理项目之间能形成有效的管控结构,深度处理小麦种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运行有效项目处理机制的同时,保证整体种植效果符合标准,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本普,李 萌,刘锋,等. 气象条件和栽培因素对高产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0(01):21-29.
[2] 黄令峰,刘义国,林 琪,等. 不同补灌次数对旱地高产小麦氮素运转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17(05):905-908.
[3] 王小明,王振峰,张新刚,等. 不同施氮量对高产小麦茎蘖消长、花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3,22(05):1-8.
[4] 马 耕,张盼盼,王晨阳,等. 高产小麦花后植株氮素累积、转运和产量的水氮调控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15,35(06):79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