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深处的坚守
2017-07-10孙艺宁
原创 2017-06-07 孙艺宁 音乐周报
凉山交响乐团
西昌,这个常住人口只有一百万,几乎没有什么流动人口的城市,却拥有四川省除了成都外的惟一一个交响乐团——凉山交响乐团。
凉山交响乐团于2013年11月8日由四川省文化厅挂牌成立,属西昌市文化局管辖,其所在的凉山文广传媒集团为国有企业,也负责乐团的一部分事务。任何一个人看到这个乐团的第一印象一定是:人少。这个人数还不及北京任何一个普通的学校乐团、大提琴声部只有两个人的交响乐团现有乐手45人,其中男性29人,女性16人,除了西昌本地人外,以成都、云南、兰州为主,也有的来自较远的河北、辽宁等省。但这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乐团,几乎所有乐手都是“80、90后”。
因为人少,所以一个人都要掰成几瓣来用,两位副团长和一位工会主席分别来自第一提琴、长笛和双簧管,四名乐务也全部由乐手兼任,分别来自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和打击乐声部。他们需要在每周演完音乐会后极其疲惫的周六整理好全部乐谱,周日分发到各声部首席手上,这样才能保证下周一排练的正常进行,四名乐务每个月可以多拿到400元。
要乐手们集体评选出整个乐团最忙碌的人,答案一定是指挥唐青石。因为没有助理,从周一到周五每天的排练他都需要亲历亲为,周末绞尽脑汁选曲目,有时还需要自行配器或创作本土元素的交响乐作品。除了履行“音乐”总监的职能,他也要过问团里的一应大小事务,为了留住更多的乐手,他甚至还要帮忙解决乐手的“个人问题”,让乐手得以在西昌成家立业,和联系大学、社会培训机构,给演奏员找到更多的收入来源。
乐团成员的事业编制至今仍在凉山歌舞团,乐手在编的有十几人,多数为之前歌舞团的旧部,不在编的一般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还有个别实习生。工资标准为底薪3千元,排练每小时20元,演出每次400元,虽然从最新的6千元工资来看是否在編对工资多少影响不大,传媒集团还为年轻的演奏员提供了免费住宿,但据了解,西昌直逼成都的房价(约为8000每平)对乐团的年轻人们来说还是可望不可即的。目前多方都在努力让交响乐团拥有独立的编制,一旦交响乐团从歌舞团独立出来,将拥有单独的拨款和经费,更多的乐手会有编制,而编制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安全感”,还会有相应的住房补贴。
何时能凑齐交响编制
在“凉山交响乐团”还是“凉山歌舞团乐队”时,这群80后的年轻人们终日无所事事,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为话剧、舞剧跑龙套,偶尔会为歌曲伴奏,这时这群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的乐手们需要看简谱并随时转调。现在他们有时晚上睡觉做噩梦还会梦到当时跑龙套时因为不会跳舞、不会演戏被导演骂的场景。当年凉山歌舞团的新书记正是看到了这帮没能人尽其才的年轻人,才慢慢组建起了交响乐团。
指挥唐青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来凉山交响乐团的第一年排练钢琴协奏曲《黄河》时,他看到年轻的女长笛手边吹“东方红”的旋律边流泪,他非常惊讶:被“东方红”感动流泪不像是能发生在80后身上的事情,长笛手答道,因为我们太久没听到过真正的音乐了,这是我们自己演奏出的像样的音乐。
诸如打击乐、竖琴等声部,乐手们本来学习的是钢琴、扬琴等专业,服从集体安排半途易辙,比如乐团里的竖琴演奏员原本学习的是钢琴专业,接到团里安排她学竖琴的任务后由于四川音乐学院没有竖琴专业,她每周乘坐单程二十几小时的火车去西安音乐学院学习再返回,坚持了一年。
这里集结了从全国各地而来的希望在交响乐团里心无旁骛地追求音乐的年轻人,有相当一部分乐手都表示指挥唐青石是自己留下来工作的最重要因素。没有编制,没有专业的配套设施,仅靠大家的一腔热血和每周一次的纯免费惠民音乐会,何时能凑齐一个交响乐团的建制呢?如果仅仅从推广古典音乐的角度来说,重奏和小型的乐团也可以满足要求,譬如莫扎特的作品还是可以胜任的,但指挥和乐手们谁都不愿意一辈子只演莫扎特,他们乐于尝试新的曲目。如果凉山交响乐团放弃成为职业交响乐团的理想,退而求其次只做一个所谓的“社区乐团”,那现有的45人集体也将分崩离析,这是已经建立起深厚革命情谊的大家谁都不愿看到的。
对此,凉山交响乐团的观点仍是积极的。唐青石说他和传媒集团的领导都同有一种态度,那就是“坚守”,在凉山州这块过去没有古典音乐的土地上,能坚守出一支各方面配套完善的职业交响乐团,谁也不知路途还有多遥远,但“坚守”的精神已根植于大部分演奏员心中,对每一个音符认真对待的态度,正是乐团征途中的一串串踏实的脚印。
唐青石
免费音乐会何去何从
凉山交响乐团的惠民音乐会始于2011年10月,原则上是每周五晚7点半在凉山州民族文化艺术中心·金鹰大剧院演出,不收取任何费用,现任指挥唐青石于2013年、惠民音乐会的第74场受聘音乐总监,目前每周州、市政府各拨款2万,其余4万由凉山文广传媒集团支付,按每年50场惠民音乐会计算,政府年拨款约为200万,这个数字远远低于中国交响乐团行业标准中年预算1000万的职业交响乐团生存线预算。
笔者聆听的是第272场惠民音乐会,主题为“狂想的韵味”,囊括了5个作品:埃奈斯库的《罗马尼亚狂想曲Op.11 No.2》,斯文森的《挪威狂想曲No.3,Op.21》,德沃夏克的《斯拉夫狂想曲Op.45 No.3》,法拉的歌剧《人生朝露》中的《间奏曲与西班牙舞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No.1》,其中第2、5首作品在我国西部地区是首演。5首中只有第1首是两周前已经排演过的,其他4首都是新曲目,一周的排练时间不可谓不紧张,但这对乐团来说是常态。
惠民音乐会的欣赏主体是琴童及家长、教师、公务员,也有一些年长的当地人,还有据说是在航天基地工作的外国专家,每周都会带着三个孩子来听音乐会。
纯免费的惠民音乐会还能持续多久?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乐团的指挥和演奏员们当然希望乐团能发展为职业的交响乐团,但这条很长很长的道路上满是艰难险阻。乐团当然想要也需要票房收入,但“从零到一”是质的飞跃,谁都明白“惠民音乐会”一旦开始售票,哪怕是极为低廉的价格,首当其冲被影响的一定是多年辛苦积累起的一点儿群众基础,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凉山交响乐团的发展被城市区位、政府预算、受众尚少等问题所限制,最根本的问题是,这个总体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对西方的古典音乐究竟有多大的需求,乐团在当地推广、普及古典音乐还任重道远。
唐青石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西昌能建一个专业的音乐厅,有了音乐厅乐团的演出环境可以大大改善,也便于开展更多的音乐活动,但这对于一个主要任务依然是扶贫攻坚的州政府来说是一笔相当大的支出,在解决音乐厅比较困难的前提下,声扩散板算是一个替代品,目前市场上进口的声扩散板约为300万,国产的50万,简易的活动的最低10万。
除此之外唐指还希望西昌可以举办音乐节,的确这里有绝佳的自然条件:青山绿水,一年超过320天的优等空气质量和灿烂阳光,旅游业方兴未艾。但西昌通高铁还需要两年,现在寥寥无几的航班和车次无疑是极大的限制。不过欧洲的音乐节不少都在交通极其不便之处,所以在西昌办个音乐节并非天方夜谭。
乐手们则希望有更多的伙伴加入,尤其是弦乐声部人手紧俏。乐团首席特意指出,目前乐团没有演奏家级别的演奏员,其他乐手也表达了希望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的愿望,他们渴望能多和一流演奏家们合作、学习。截至目前乐团与外籍乐手的合作正在洽谈中。
与“请进来”相对应的还有“走出去”,这一点可追溯到2014年由凉山交响乐团参与首演的歌剧《彝红》,乐团带着歌剧到过北京、西安、成都、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目前乐团提出大胆设想搬到成都,依然保留西昌作为大本营,但在成都的“凉山交响乐团”还是“凉山”交响乐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