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2017-07-10杨启月
杨启月
接受残缺,半途而废,不可完尽,接受变化和结果。
——题记
一座低矮破旧的四合院在一片密不透风的钢筋水泥“林”中突兀地存在着,那是数十年前一家单位的公房,由于工厂倒闭,职工工资始终谈不拢,所以公房就在巨大的争议中侥幸地存留了下来。从高处看,它就像是密集的房间中开启的天窗,小小的区域,供人微微喘息。
那是我家,一个绿色的四合院。
四合院的色彩是靠它们“填充”的:三棵健硕的大白杨,四棵香椿,两棵枇杷树,一棵樱桃树,还有好几棵我叫不上名字的树,以及遮天蔽日几乎将院落吞没的连成片的葡萄架。每次回到家,都有一种回归原始自然的欣喜和亲切感,郁郁葱葱的绿色给人以清醒的力量。
然而昨日到家,看到院落里的景象我震惊了:所有的植物被砍得干干净净,掩映在杂物中的崭新的树根,截面上密集的年轮显得格外苍白,汹涌的绿色不见了,唯有葡萄架的木桩仍矗立在原地,在空旷的地面上显得孤独而突兀,一些藤条倔强地盘覆在它上面,是眷恋,是不舍,是用尽生命在挽留。
我忽然心疼起来。
这些树和葡萄架,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存在了。我见证了它们的萧条和重生,算起来,已有十几年的光景了。而如今,这种空旷像是一个巨大的缺口,如同险境中的求生者,发出悲痛的呼喊。这呼喊在心里荡气回肠地响起,我伸出手,握住潮湿的空气,那极为细密的水渍,是它们的泪。
问了母亲方才得知,是一个开发商承包了这里,要建高楼。我怅然地望着西边,几年前,那也还是一座四合院,而如今高耸入云的单元楼将它取代,那夺目的灯火与密集又敞亮的窗户,显示着它现在的热闹与繁华。
无可奈何,轻声叹息,也许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事物是要被替代的,无论是眼中景或是身边人,该变化的你阻挡不了。纵使你再心疼再不舍,也還是要跟从时代的步伐,除了接受这样的残酷现状,没有其他选择。
蓦地想起作家庆山的一句话:接受残缺,半途而废,不可完尽,接受变化和结果。我想我们要做的,不该是徘徊难过,而是接受,在痛苦的熔炉中,淬炼出一个崭新的自己,如此而已。
【作者系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2)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