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独立的文化欣赏观
2017-07-10
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大家只喜歡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正是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什么意味?只可感受,不能细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保持住了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余秋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这段话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说说你的理解、思考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考方向1:人们通常趋于关注热度高的东西而忽略了其他。
在特定的时代里,主流文化会使人们趋于关注热度高的东西从而忽略了许多虽然风格不同但水平很高的作品。纵然艺术家有很出色的才华,也始终无法被认可。譬如说著名的画家凡·高。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当更加全面地了解文化,感受多元的文化,不应过于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应拥有独立的文化欣赏观。
思考方向2:“文化的高峰”之所以被云雾所笼罩,是因为站在山脚的人们视野太狭窄了。
“文化的高峰”之所以被云雾所笼罩,是因为站在山脚的人们的视野与山顶上的“孤峰”鸟瞰相比太狭窄了。这使人不禁想到了十七世纪末期的西方科学文化的悲剧——布鲁诺,一个“看破”天地运行的天文学家,被活活烧死在教堂的广场,只因为他捍卫的哥白尼的“日心说”违背了当时人们心中的铁律,尽管学说在几百年后得到了证实。与之相比,陶渊明是幸运的,他的“安静”的人生追求,使他免受“火屠”,可是他与布鲁诺却同时都是无奈的,他们的智慧与科学,其实本是一条人性与科学的捷径,却被无知的人们用荆棘封锁了几百年。
思考方向3:人们看不到文化高峰往往是追求轰动的心理引起的。
杜甫的诗作在生前不被重视,因为人们认为他的诗作中没有李白那样新奇的比喻、豪迈的气势,缺乏对心灵的猛烈撞击。终于随着对韩愈的激赏,人们发现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是能够引起人的心灵上的共鸣的。如果人们能抛开对轰动效应的单一追求,抛开对表象的痴迷,也许能在诵读别人的诗作时,即使不知道作者,也能发现文化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