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日恋歌

2017-07-10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封门恋歌围炉

看到这个主题,想起很多年前有一部非常火的电视剧《冬日恋歌》,浪漫而感人。这个主题中的中心词是“恋”字。恋,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想念不忘,爱慕不舍,不想分开。中心词之前的修饰语是冬日,限制了时间背景。中心词的后缀“歌”,一般说来是颂歌的意思。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的写作内容是,为冬天里你喜欢的景物写一首赞歌,或者描绘一个心中想念不忘的冬天里的场景,也可以写一个人在特定的这个季节里曾经做过的让你感动难忘的事情。也就是说,这个主题下的内容可以写冬天里的人、事、景,情感基调是温暖的、喜爱的、颂扬的。

从景物的角度来说,冬天里值得颂扬的常见之景有松树、梅花、白雪等。这是就单一的对象来写。还可以就某一个区域来描述,乡村的或者城市的冬景、黄山的冬景等,像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也可以是某一特定区域的特定冬景,如鲁迅笔下“北国的雪”“江南的雪”。

从场景的角度来说,令人想念不忘的场景应该是特定情境下触动了心灵的场景,围绕中心事件描写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比如圣诞节的狂欢,比如堆雪人的乐趣,比如目送某位朋友的离开,比如冬日暖阳下手捧一本书等。

从人和事的角度来说,让人感动温暖的事情才能体现出“恋歌”这个主题,从身边的小事切入,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注意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冬 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选自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写作借鉴

西方有句谚语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描写是这篇散文打动人的原因之一。作者选取的三个场景:父亲为孩子夹豆腐,冬夜与朋友泛舟西湖,一家人在台州过冬,犹如三幅淡淡的水墨画,没有浓墨重彩,却散发着淡淡清香,沁人心脾。其中的一些细节令人回味无穷。比如“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笨拙而又可敬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浓浓的父爱溢出纸外。“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平和而温馨的画面读来甚觉惬意。三个场景、几个细节,诉说着亲情、友情、爱情,这三种感情使得寒冷的冬天也洋溢着暖意。

等待大雪封门

没有雪的冬天还叫什么冬天呢?没有冬天的岁月叫什么岁月呢?总有南方的朋友带着炫耀的口吻说:“我们那里四季如春呢!”我听了一点也不羡慕,四季都不分明,那日子该有多混沌,就像人生只有一种味道似的,总有些乏味。

有雪,冬天才有味道,有风韵。最好是一场大雪,就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的那种,要不就是“昨夜忽飞三尺雪”的那种。可是,最近几年,我始终没能等到一场封门的大雪。有时下点小雪,世界只是薄薄地敷了一层粉。雪像个顽皮的孩子,露了个影子就逃得无影无踪。整整一个冬天,没有几天大雪封门的日子,就觉得时光太匆匆了,仓促得连脚印都留不下一个。

我憧憬着记忆中那些大雪封门的日子,那时候的雪那么大,时光那么慢,岁月那么长。那一场大雪,是在夜间悄无声息而来的。晨起推门一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们惊呼起来:“下雪啦!”那么大的雪啊!放眼望去,到处是白茫茫的,白得晃你的眼。这雪,是天地共同谱写的一首抒情诗吗?那么赤诚,那么热烈!地上铺了松糕一样厚厚的一层,一脚踩下去,人陷落到雪地里,走过去,留下深深的印记。满世界都是雪,玉树琼枝,琼楼玉宇,一切都宛若仙境。枝头的雪,还在簌簌地往下落,花落一般美。再荒僻的角落,也被雪厚厚地覆盖了,雪从来不会厚此薄彼,带给人间同样的洁白。这么大的雪,让世界突然间进入一个童话世界。

大雪封门,人们都躲在雪的怀抱里,享受悠长而惬意的冬日时光。如今很少下大雪,所以我们总是忙碌着,忙得停不下来,忘了让自己放松一下,陪陪家人,和朋友聚聚,或者给自己一段时间休闲。我想,大雪封门的日子,世界也会被暂时封冻几天吧,正可以给生活留一段闲适的时光。“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等那个“风雪夜归人”踏入家门的时候,家人已经为他把酒温热。冰天雪地中,有一个叫作家的地方可以停靠,便是世上最温暖最幸福的事。与亲人一起,围炉而坐,谈谈这场大雪,聊聊琐碎家事,温馨在屋子里弥漫着。大雪封门,围炉夜话,是冬天最幸福的事。

如果有老友造访,更是人间美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想想那个年代,友情也是雪一般纯洁,不是为了谈生意或者谈合作才在一起饮酒。友情的味道,也像酒一样醇厚。与老友把酒话桑麻,或者侃侃家国天下,幸甚至哉!大雪封门,封冻了我们远行的脚步,却留住了人间真情。

大雪封门的日子,可以一个人捧着一杯热茶,清点流光碎影,心也如雪一般纯净安宁。大雪封门的日子,可以静静地在窗前欣赏雪景,看银装素裹的世界,怀想一些悠远的往事,做上一个浅浅的梦。

等待大雪封门,偷得浮生半日闲,在洁白的雪世界中重回单纯宁静,回味悠长舒缓的旧时光,让心洗去尘埃,得到休憩。等待大雪封门,不只为看雪景,亦为了让雪把美好凝固。

(作者:马亚伟,选自《辽沈晚报》2016年1月31日)

教师评说

大雪封门,把美好凝固。这样的文字读着也是一种享受。文章从南北气候的差异对比引入,认为有雪才有冬天的韵味。回忆了大雪封门的日子里宛若仙境的童话世界和围炉夜话的温馨幸福,使人心生向往。联想到或有友人造访或独自一人品茗都是凝固美好的惬意之事。文字清新温暖,恰似一首冬日恋歌。

(章银美)

学生评说

我喜欢作者营造的大雪封门的境界,粉妆玉砌的世界像是走进了童话,和友人和家人一起围炉喝酒的画面温暖而幸福。我也喜欢作者的文字,运用了一些比喻的修辞手法和细碎优美的短句,读来既有画面感又有音韵美。

(朱希涵)

猜你喜欢

封门恋歌围炉
围炉话冬日
沉管临时端封门结构水密施工技术
大连湾海底隧道端封门方案优化分析
祖国恋歌
《红梅赞》,永生的恋歌
异型沉箱钢封门封仓安装技术的应用
箱涵式沉箱浮运安装施工技术
《寻找獾小山》围炉点评
《奶奶今天不接你》围炉点评
岁寒三九何处暖,围炉而坐品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