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行文 讲究章法
2017-07-10
题为“那以后,我不再任性”,从作文来看来,小作者做人方面的任性是改掉了,但行文方面的“任性”依然,那就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缺乏整体构思的理性,没有独到的章法。所谓章法,大体可解读为作文的写作手法。记叙文常见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铺垫伏笔、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景物烘托、正侧相映、抑扬结合、画龙点睛等;议论文常见的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虽说考场作文囿于时间因素不能苛求完美,但考生如能在平时的习作中对行文的章法多加揣摩訓练的话,考试之时必能轻车熟路,让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胜人一筹。比如上文就可以在下面三方面改进。
一、首尾照应。首尾呼应、首尾圆合,会使作文结构更为严谨、浑然一体。而如果是写景开头的作文,再在结尾以景呼应的话,会让作文首尾都平添一份美好的诗意。上文以景开头:越过了料峭春寒,四月终是把细细密密的雨丝洒下,滋润大地。结尾收在故事的结局,虽也自然利落,但还是没有写景收束好。试在原结尾添上这样一两句:窗外的雨终还是停了,草木受过雨的洗礼,一派欣欣向荣。放眼望去,云层里钻出几缕黄澄澄的光芒。不但美感出来了,而且作文的意蕴也深厚了。
二、预设伏笔。伏笔是在作文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内容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下文相宜之处作出呼应,使故事情节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预设伏笔、巧设伏笔最能体现考生的理性行文、独具匠心,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看。上文中蚊子是一个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角色,应在开篇的时候给予轻轻一笔设伏。为什么是轻轻一笔呢?因为此时还不能让读者对它有所注意,要等其读到后文“我”拍它、蜘蛛捕食它时才恍然大悟,明白前面设伏之妙,叹服小作者文法之细腻周全。
三、打造重笔。文学作品中的重笔就是浓墨重彩之笔。上文最令人惋惜之处就是全篇不见一处重笔,不管是写雨景,还是写妈妈,抑或是上面说到的蚊虫落入蛛网这一场景,小作者都没有精心打造。
其一,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要尽量推出一个美镜头。比如上文开头就可以把雨景描绘得丰富一些:越过了料峭春寒,四月终是把细细密密的雨丝洒下,滋润万物。花骨朵儿吮吸这自然的福泽露出腼腆的微笑,枝条儿浸润着这上天的恩惠活络着筋骨,连一些蚊虫也感受到这温暖的召唤,嗡嗡振翅好不开心。(这等描写又可不露痕迹地巧设“蚊虫”这一伏笔。)
其二,人物的刻画一定是写人记事作文的重头戏。写人时一定要努力地对文中重要角色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描写,这些描写可以散落在作文各处,但一定不能没有一个特写的镜头,只是看安排在哪里更好罢了。上文可以在事情的高潮部分对妈妈给予特写。比如“妈妈同样的愤怒,说道:‘那你干你喜欢的事吧,随着你的性子好吧!”这句可着力刻画:妈妈的眉眼慢慢地蹙在了一块,她嗫嚅着想要说什么,却又努力地紧咬住双唇,但她的怒火还是从眼睛里蹿了出来。正在气头上的我并未被这两片火海吓住,怒目对抗着她。终于,她对着比她高出半个头的我,长叹了一声,无奈地说道:“那你干你喜欢的事吧,随着你的性子好吧!”
其三,为了突出中心,要对能表现作文主题的关键内容精心着笔。上文倒数第四段就是最关键处,小作者却一笔带过了。明智的做法是在此处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或细描,或想象,或烘托,或对比,总之,要竭尽所能越多越好。比如可以这样铺开来写:突然,我瞥见一张银灰色的蛛网,一只硕大的蜘蛛正欢快地吐丝结网,准备尽情地享用自投罗网的一只蚊子。这只蚊子呢?在竭力地为逃生抗争,但它的羽翅太细小太单薄了,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的囚室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它连“嗡嗡”的声音都发不出了,但是在它的心里一定有一个爆炸似的悔恨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