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词摘录

2017-07-10

中国科技术语 2017年3期
关键词:西兰大洲热词

编者按:科技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术语也以日新月异的面貌悄然发生着变化。本刊致力于科技术语的规范,同时也关注媒体中出现的科技热词。这些热词可能是早就规范了的科技术语,因某一科技事件而频繁出镜;也可能还不具备明确的内涵,只是展现科技灵感的昙花一现,抑或会在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凝练后成为规范科技术语中的一分子。本刊特辟“热词摘录”这个小栏目,摘录媒体中出现的热词,透过语境解读内涵,同读者一起聆听当下媒体的新声音。

第八大洲

日前,多名科学家在美国地质学会发表的研究报告宣称,发现了地球“第八大洲”,“新大洲”位于澳大利亚以东,面积为490万平方公里,94%的面积在太平洋海水以下。他们建议“第八大洲”沿用“西兰蒂亚洲”(Zealandia)这一名称。“第八大洲西兰蒂亚”如果能够得到世界公认,这一新的地理名词将改变人们的地理认知,教科书也将被改写。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16日报道,多名科学家在美国地质学会发表研究报告宣称,他们在澳大利亚东部发现了世界“第八大洲”西兰蒂亚(Zealandia)。

——《世界“第八大洲”藏在水下?》(《信息时报》,2017-02-18A16版)

这不是突然发现,而是渐进发现的结果。“西兰蒂亚洲”这个名称是地质学家布鲁斯·卢因迪克于1995年提出的。当时它被认为拥有大陆所需四大属性中的三种,近来利用卫星技术和海底重力图,科学家发现这块大陆是统一的区域,完全满足了成为独立大陆所需要的条件。

——《第八大洲?》(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2017-02-18)

在新西兰底下有一片大陆的理论,存在有些年头。1995年,一位地质学家给它起名叫“西兰蒂亚(Zealandia)”。不过,当时科学家们掌握的证据并不完整。如今这个说法再次被提出,是因为有一个最新证据“浮出水面”。研究人员利用“俯瞰地球”的卫星,再加上“海底重力图”技术发现,这里是一块统一的区域。这一点被认为是成为独立大陆的最后一个必要条件。据此,他们呼吁国际社会,承认这块大陆为世界第八个大洲,并且沿用“西兰蒂亚”这个2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来的名字。

——《科学家宣称发现世界第八块大陆 具备大陆所需特征》(央广网,2017-02-18)

人们往往会认为,“在水面之上”才是定义“大陆”的关键性条件,不过这群研究者重新调整了大陆的“准入条件”,主要有四个方面:高于它周边的地理区域;存在大范围的硅酸火成岩、变质岩和沉淀岩;其地壳相比通常意义上大洋地壳要更厚,而且有着更低的地震波速;要有一块面积足够大的,能和大陆群岛、大陆碎块,或者碎条的集合有清晰边界区隔的区域。这份研究报告指出,前三点是教科书对大陆的经典定义,而第四点则学界研究较少或者仍有争议。

——《某地质学家团队宣称Zealandia符合“大陆”的新定义》(观察者,2017-02-17)

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quantum 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量子密钥分配、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技术。量子通信因其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特性而成为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从1993年量子通信概念和量子隐形传送方案的提出,到1997年未知量子态远程传输的首次实现,到2006年超100公里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的成功,再到2009年实时语音量子保密通信的告捷,量子通信正从理论步入实验,迈向实际应用。而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中国的“墨子号”成功发射,将助力于中国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国人为之振奋,“量子通信”再次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

在量子纠缠理论的基础上,1993年,美国科学家C.H.Bennett提出了量子通信的概念。量子通信是由量子态携带信息的通信方式,它利用光子等基本粒子的量子纠缠原理实现保密通信过程。

——《量子通信——以实验驳倒爱因斯坦》(中国科普网,2013-05-21)

传统光通信是通过光的强弱变化传输信息。从中分出一丁点光并不影响其他光继续传输信息,测量这一丁点光原理上就能窃取信息。量子通信则完全不同!窃听者如果想拦截量子信号,并对其进行测量,将不可避免地破坏携带密钥信息的量子态。根据量子“测不准定理”,这种破坏必然会被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所發现。是否可以不破坏传输的量子态,只截取并复制,再继续发送?这已被“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完全排除,于是也就保证了量子通信的绝对安全。

——《“瞬间移动”“信息绝密”真的能实现吗?——六个问与答带你了解神奇的量子世界》(新华社,2016-08-16)

2016年8月16日凌晨1点40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用于量子通信研究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该卫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经过前期准备,于2012年正式立项,并历时多年研制成功。该卫星将配合多个地面站实施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星地量子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远程传态等量子通信领域的实验。

——《划时代的量子通信——写给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物理》,2016年第9期)

“墨子号”在未来2年的在轨运行里,将会配合5个地面台站,在太空与地面之间开展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同时将开展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空间尺度实验检验。……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科学家墨子通过科学实验验证了光线沿直线传播,此次量子卫星以他的名字命名,除了纪念其在早期物理光学方面的成就外,更承载人类进行科学探索从未停止的精神。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升空 绝对安全通信或可期待》(《科技导报》,2016年第18期)

四维打印

在三维打印方兴未艾之际,“4D打印”概念已悄然跃入人们的视野。沿袭三维打印的命名方式,“4D打印”(four dimensional printing)应称为 “四维打印”。四维打印是在三维打印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个维度——时间,通过软件设定模型和时间,让产品在相应的时间或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形成相应的形状。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借助于3D打印技术,在打印之后对原有物体进行转化,生成了一种强度比钢强10倍而密度只有钢的1/20的新型轻质材料,让4D打印成为打印历史上又一里程碑。4D打印技术除了拥有3D打印的“长宽高”三维结构外,还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就是“时间”。这意味着,4D打印出来的东西,不再只能以固定的形态存在,而是可以根据前期设定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之下,自动发生形状等方面的改变。

——《4D打印让科幻变现实》(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2-09)

4D打印的最终目标,是将智能可编程材料、微感知微探测功能单元、微传输(微神经)功能单元、微执行功能单元以及微控制单元等,通过增材制造的方式有机地集成到智能结构中。因此,4D打印的核心技术,包括了智能可编程材料技术、多学科性能与功能综合的多相材料打印技术、基于功能基因元的4D打印演化技术等全新概念,可以说是一项与3D打印同源,却远远比3D打印复杂无数倍的技术体系。

——《4D打印的技术奥秘》(《中国航天报》,2016-05-17)

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四维打印技术中的第四个维度是时间维度t。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t是广义上的时间,它可以表征一切四维打印材料中所隐含的可变参量。采用四维打印技术时,使用的材料可以自适应、自编程改变形状,能够自动响应所接触到的水、空气或者重力、温度、磁性等变化,从而变成为预设的模型。可以说,四维打印技术比三维打印技术多了一种能力———变形,“这就像是机器人,只是没有了电线和发动机”。

——《四维打印技术概述》(《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第4期)(执笔/ 《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魏星)

猜你喜欢

西兰大洲热词
二月羽坛:各大洲赛独秀
热词
热词
热词
热词
大洲与大洋
地球七巧板
西兰公路 削陡峻 扩仄险 通甘陕
西兰卡普之恋
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