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曲《良宵》的节奏美

2017-07-10刘文天

剧影月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刘天华二胡音符

■刘文天

二胡曲《良宵》的节奏美

■刘文天

刘天华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更是二胡演奏艺术的一代宗师。他创作的十首二胡独奏曲,为二胡演奏艺术的迅速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从十首二胡曲中挑选《良宵》一曲,着重论述他在节奏上的巧妙构思和组合,从而让听者体会到节奏在音乐创作中神奇的功用和效果。

刘天华 二胡 良宵 节奏美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一首好的乐曲,除了它优美的旋律让人从音高、调式的多个角度受到听觉的品味鉴赏外,节奏是统帅这一切的总调度、总指挥。同样的音序和音符,用不同的节奏展示,它会有不同的音响和艺术效果。我们以生活中吃水果为例,再好的水果,如果散落一地,会让人可惜而生怜;而同样的水果,如果有一个设计精美、非常得体的果品盘展示,就会让人馋涎欲滴,美不胜收。节奏何尝不是这样一种功用,节奏把长短的乐音组织起来,把旋律规范起来,把音乐律动起来,让一切可以使用的乐音在它的规范下,灵动延伸,在时间的流淌中,表述它要说的情绪,表达它要讲的故事。

刘天华创作的二胡曲《良宵》,是一首脍炙人口、和谐动听的二胡经典乐曲。乐曲一开始呈现出一种钟摆式的灵动节奏:

……连续的附点音符和在二胡上下把位上移动的旋律像是对话、像是调侃,你一言我一语仿佛在热烈地交谈,谈兴正浓时,旋律又一次向更高音进发

请注意,这里的听觉冲击力都来自不断出现的两拍后延的附点音符,这种张力让旋律饶有兴致地一次一次向上攀登,然后迂回曲折,盘旋而下,就像一根带有音响的钢丝,抛到极高处后又回旋跌落,让旋律在不断的环绕中自由荡漾,任意飞扬,紧接着节奏从附点音符的张力中切换成更强脉动的2/4拍节奏

随着旋律八度大跳的碰撞,再加上二胡内外弦的音响和音色的对比,这里的弓法又是用顿弓来处理的,这就使每个乐音由原来的缠绵变为有韧性的颗粒状态,将这首乐曲在进行到最后的0.618的黄金时段高潮迭起,趣味无穷。《良宵》这首乐曲起于平凡而趋予超凡,特别在该曲的最后一个音,刘天华标注了用泛音演奏,更显示了这首乐曲的玄妙和不同凡响之处。我每次在舞台演奏时处理最后一个泛音时,由于乐曲标注的自由延长符号,我有意让泛音在渐弱结束后,弓子仍在两根弦中慢慢运行,让乐曲产生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视觉和心灵感应效果,让整个《良宵》音响达到余音绕梁的艺术境地。

《良宵》全曲轻快如歌声,属于行板类andante(意)它快于柔板(adagio)慢于小快板(allegretto),是指犹如从容步行或平稳流动的中等速度。刘天华在除夕之夜即兴创作并演奏这首曲子时,可见心情是多么的开心和高兴,他用行板的速度,从单音开始,逐渐由每小节2个音、3个音、4个音、8个音一层层推进上去,直至附点音符的出现。音乐在这种节奏中展开。我们常说音乐节奏来源于生活的节奏,从《良宵》的开始节奏直至乐曲发展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当时现场朋友聚会的氛围先是心对心的沟通,曼语轻声,如胶似漆;然后发展到“人逢知己千杯少”的热烈场面,欲诉衷肠,言犹未尽。特别是附点音符的出现,让原有的节奏更有了升华,在乐谱中可看到延伸两拍后附点音符,让弱拍部分的音延续到下一强拍,造成了切分音的重音效果,这就是我文中所说的起于平凡而趋于超凡,让音乐脱于平庸而异峰突起,这就是节奏的魅力,这就是节奏的神奇。《良宵》二胡曲的节奏在经过精心的艺术化处理后,它比实际的生活场景更高远、更集中,而它最终的目的是更丰富地表达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更充分地体现乐曲在时间行进中的节奏美。

综上所述,《良宵》这首乐曲的节奏以2/4拍为基础,通过乐音长短关系的巧妙组合,特别是乐曲一开始的单音钟摆式律动和旋律进行中附点音符的层层推助,使整首乐曲如流水似的流淌前行,雅而不俗,动而有序。让听者清新适宜,淋漓舒畅,确实让人感受到该乐曲的节奏美,美得让听者得到一种内心的共鸣和久久的赞叹,给人震撼之余,更享受到一种天籁之音的美韵,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趣味无穷,遐想翩翩。

猜你喜欢

刘天华二胡音符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刘天华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考
二胡悠悠
一串快乐的音符
美妙音符
练琴那些事·三伏天烤火练琵琶的刘天华
一把二胡
国乐改进
音符草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