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
2017-07-09付磊韩锡祯
付磊?韩锡祯
在我们进行学生社团活动的研究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社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管理制度问题、人事问题、资金问题、社团活动与文化课学习冲突的问题等等,我们觉得社团在这几方面都需要有所关注。所以我们在总结了许多出色学生社团的经验后,为我们学校的学生社团提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对高中生朋友们在今后建立社团时有所帮助。
一、社团的组织管理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1.组织制度创新
学生创新精神的产生与实践,需要一个平台来实现。而这个平台的搭建,需要一定的组织机构去操作。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增强社团本身的吸引力、凝聚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团委组建了学生社团活动中心,让最富有活力的学生干部,全面负责协调社团的运作。团委每年对各种社团进行登记、审批,确立其合法性,以保证社团的正常开展。对一些机制完善,活动正常开展的学生社团要加以保留与巩固。为吸引学生,团委也可创立某些特色学生社团,并实行招标投标制,选择社团干部。另外学生也可以自主组织社团,但须经社团活动中心的审批。在每年9月、10月,团委组织各学生社团统一设摊进行招聘。
2.管理体制创新
学校党支部、校长办公室是全校各部门、全体教职员工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培养的决策层。团委是社团活动的调控层,负责领会党支部、校长办公室的创新决策并负责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管理,为学生创新、实践精神的培养创造有利的环境。学生是社团活动的参与层,在社团中,只有让他们置身于主体地位中,才能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自觉参与的意识。因此在整个社团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思想。
二、社团内部的人事问题存在缺陷
社团内部的人事问题存在缺陷我认为其中原因之一在于,社团人员流动性大,内部管理松散。 因为学生社团这一组织的自发性和群众性,使得社团在招收会员、选定负责人和会员的退会等方面随意性较大。人员流动较大,导致内部管理松散,如新老社团负责人的衔接、新老会员的融合、社团优良传统的继承以及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等方面都存在着薄弱环节。
我们认为针对目前社团的人事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社团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理念的创新上。
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与创新,社团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在保持社团组织的延续性,在适当人员流动的情况下,去重点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社团干部队伍。我们要重点选拔优秀学生会干部、团干部担任社团领导团队,在具体的操作上实行招标投标制,公开选拔社团领导团队。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团委向全校学生公示招聘社团干部的流程以及相关的职位要求,竞聘社团干部的学生按要求制作投标书,参加面试,试用期1个月合格后方可录用。并且要求社团主要负责人必须由所在年级推荐并且是在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思想品德、责任心等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担任。后期通过业务培训、学生干部培训班等形式对社团干部进行培训,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们在社团干部的培养中,要牢固树立为大家服务的理念。因为“服务”是社团开展各项活动的宗旨。以“服务”促进社团的建设,以“服务”活跃社团的氛围。
三、针对社团活动与文化课学习相冲突的问题
1.社团活动创新应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
随着高中学生心理的日渐成熟,自发的学生社团活动逐渐从满足自身兴趣爱好,实现自己理想出发转向对社会、对人类的关注,从而逐渐具备了成年人的意识。比如“爱心社团”先后开展过模拟家庭、阳光慰问等活动。他们还与其它学校结对,帮助民工子女,开创了社区中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先河。他们通过为希望学校捐助图书室,辅导学生功课,开展见习班主任等活动,深刻体会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从而产生了厚重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今,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学校落实“自我实践、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成为中学德育工作的教学活动的契合点。学生以高度主人翁精神参加社团活动,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借助实践教育机制砥砺了品格,培养了创造性的思维品质。这大大推动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2.社团活动创新应与学科教学相整合
在知识日新月异,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中,学生社团可以延伸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我们学校广播台每周制作、播出一档“英语节目”,还举行“英语卡拉OK大赛”,营造了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音乐剧”社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再现所学知识,“蓓蕾”文学社定期交流、出版小集子,这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四、社团活动经费匮乏、场地不足
目前,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学校、团委、会员会费以及社会赞助。学校拨付的经费一般只给参加省市以上比赛的社团,团委拨付的经费也限于社团举办的校级比赛,而社团平时开展的活动只能靠会员缴纳的会费。会费的收取有严格的规定,并且收取的会费非常有限,社会赞助不一定每年都有保证,而且大多数社团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使活动开展受到了很大制约。我觉得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团组织要对优秀社团直接予以重点扶持,积极协调,在社团场地使用、活动开展,经费支持、指导教师聘请等方面为优秀社团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为学生社团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学生社团本身也应与社会接轨,多渠道筹措资金,为社团发展提供保障。
总之,加强对高中生社团管理和引导,需要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社团制定一系列科学的规章制度,同时采取合理的调控方式,使高中社团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引导社团积极发展,使思想道德教育在社团活动中落到实处。高中社团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不断深入及“减负”政策的提出孕育而生,它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成为学校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课余施展才华的舞台,扩大了学生的交际圈,锻炼了学生个人的组织能力,已经成为中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