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创新研发要未来
2017-07-09杨亮
杨亮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康奈尔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排名继续攀升,从去年的第25位升至第22位。一直以来,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研究与开发(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助推我国企业进入创新活跃期。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创新研发的路上,还有一些障碍阻碍着创新的步伐。创新研发,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寻求破题之道。
中国研发投入已居世界第二:
除了研发投入数量,更应重视转化率
近年,中国研发经费持续快速增加,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5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迈上1.4万亿新台阶。
虽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达到2.07%,较上年上升了0.02个百分点。“但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5.1%、10.8%和84.1%,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在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关晓静看来,中国研发投入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问题,最典型的就是,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过于前沿,企业在当下用不上;而国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很多技术难题,高校和科研院所又不愿意去做。”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主任张虎道出了自己多年的困惑。
我国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恰恰是造成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至今,国务院层面已经出台至少50份相关文件促进创新发展。其中,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法规,并大幅提高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收益比例。近日,美国一家咨询机构发布报告认为,中国在研发后阶段的支出悄悄超过了美国,而研发后阶段是将发明转化为商业产品,这说明中国在部分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胜过美国。而且在未来几年,中国在这一至关重要的研发后阶段的支出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并超越美国。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认为,研发的目的在于用,唯有将产学研用结合,改进完善体制机制,抓好国家、行业、企业3个层面的科技攻关,将研发成果从论文评奖中解放出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才能让科技创新更好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企业已成我国创新的最大主体:
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企业创新的心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近发布的《2016年全球知识产权报告》,2015年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增长7.8%,而中国是增长的主要动力,年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10万,独占鳌头。不仅如此,2015年我国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为10881.3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为76.8%。毫无疑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创新的最大主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当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近年来,我国鼓励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释放着丰厚的“制度红利”,但还有一些创新政策亟待完善,部分企业创新也面临着一些“烦恼”——
一方面,企业研发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资金、企业自筹、银行信贷三个渠道,但部分中小微企业因研发投入巨大,经历爆发式生长的创新主体容易呈现“贫血”状态;另一方面,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已成为制约企业创新的一大“拦路虎”。
“近年来,我国财政对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加,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导带动银行信贷资金,推动企业创新投入。”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张连起表示,国家应尽快建立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更好的融资环境,“千万别让创新企业倒在资金这道关口上”。
还有一些企业的担忧,则是知识产权维权成本过高。郑州春泉节能董事长杨东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发现自己研发的中央空调节能管理产品被仿冒后,杨东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但没想到官司从2010年打到2015年,期间仅鉴定费、专家论证费、评审费等就花了100多万元。
维权成本之高超出杨东想象,过程之波折也超出了他的想象。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在专利保护政策方面,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保护创新企业的同时,也要增加侵权成本,尤其要加大对恶意侵权企业或个人的惩罚力度。
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背后:
品牌质量成产品创新落脚点
在创新引领发展的过程中,品牌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好的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品位,是消费的首选,更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甚至也可以代表着一种文化。比如,被很多年轻人喜爱的苹果手机,某种意义上就形成了独特的“苹果文化”,拥有无数的“果粉”。
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产品的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品质不断完善,逐渐由低端制造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品牌建设呈现良好发展趋势。但一组数据令人深思:我国实体经济目前的工业产品产量超过220种,占世界产量第一;但我国知名品牌在世界级品牌的行列中,占比仍偏低。
中国不能成为“制造大国、品牌弱国”。李毅中的一段话值得人们思考:除了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我国在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的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部分高端产品的重要零部件还需要依赖进口。
当前,世界经济依然疲软,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潮泛起,过去依靠廉价出口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刻不容缓。一方面,要在加强基础创新、改善企业融资渠道、倡导工匠精神、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降税减负等方面持续发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克服短视行为,强化品牌意识,加大科研创新投入,更加专注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更加注重服务质量。
为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以人为本”的方针,“质量为先”格外凸显。何谓质量为先?《中国制造2025》指出,就是堅持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
要推进质量战略、品牌创新,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培育。“在政府层面,应引导全社会尊重和弘扬工匠精神,尊重匠人。可借鉴德国、日本和瑞士等国家的双元制和三元制,完善政府、协会和企业三方共建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还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学徒制度,鼓励建立大师工作室。”深圳大学质量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刘伟丽指出,在当代中国,唯有如此,才能引领世界高标准、打造世界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