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个老人的女儿
2017-07-09蒯梅华
自2008年12月担任敬老院院长以来,蒯梅华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以人为本、情系老人”的理念,从打理院内卫生开始,建立健全了院内规范化管理的一整套规章制度,以“替儿女尽孝,为党和政府分忧,为老人提供亲情式服务,使老人感受到家庭般的温馨”为宗旨,为老人们创造了安度晚年的良好环境。通过8年的努力,猫街镇敬老院逐步健全了达标评审机制,并在积极参与省级敬老院等级达标创建活动中,不断促进敬老院上档升级。2013年经过省、州主管部门严格评审,猫街镇敬老院被评为全省三星级敬老院。
时光回放到8年前的那个冬天,38岁的蒯梅华怀揣着一份爱心走进了猫街镇敬老院。建院之初,两个工作人员、12个孤寡老人和一幢砖混结构小楼就成了猫街镇敬老院的所有。院内是这样一片景象:院坝泥滑路烂,杂草丛生,住宿区走廊上垃圾成堆,宿舍内老人衣被单薄,由于没有换洗衣服,大多老人身上又臭又脏,发亮的衣服上爬着虱子。面对此情此景,另外一名同事和后来的4名工作人员先后选择了离开。看着这些孤苦伶仃的老人,蒯梅华选择了留下。从打扫庭院开始,从消灭老人身上的虱子入手,蒯梅华开始倾心打理这个特殊的“家”。
针对老人乱吐痰、乱丢垃圾的问题,蒯梅华买来手纸和垃圾桶,同时,她向县民政部门争取,给老人买来换洗衣服,并用开水煮沸的方式消灭虱子。通过半年的努力,敬老院旧貌换新颜,院内环境卫生和老人的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敬老院是我的家,老人就是咱爹妈。”这不是歌词,也不是一句简单的顺口溜,这是猫街镇敬老院全体工作人员用真情打造的核心文化,也是蒯梅华8年来一直坚守的办院理念。
猫街镇敬老院现有108位老人,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就有10位。8年来,蒯梅华悉心照顾着院里的每一位老人。为了让这些老人能有个幸福快乐的晚年,她尽力满足每位老人的需求。对高度痴呆老人,蒯梅华会找专人特别看护;对精神抑郁恍惚的,她亲自伺候。
敬老院每年都有几位高龄老人因病辞世,为了让弥留之际的老人在敬老院享受到最后的温暖,她特意在院内布置了一间“临终关怀室”。79岁的张秀芳老人病危期间,她和医生、工作人员整整陪护了三天三夜,直到老人微笑着离开人世。8年来,蒯梅华用这种方式送走的老人就有40余位。
为了打造星级敬老院品牌,不断提升在院老人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蒯梅华努力创新管理模式,在管理中突出“三化”建设,切实做到管理规范化、服务精细化、人员专业化。工作人员在经过严格的考试后正式聘用,并与敬老院签订聘用合同。管理人员工资等经费全额由县财政预算支出,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照顾老人饮食起居、一般疾病护理和心理疏导的基本知识。实行定岗、定人、定责,根据入院老人中高齡老人、残疾人多的实际,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个性化服务、专业化运作、社会化互动”服务模式。
同时,在院办经济收入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和尝试。一方面是将部分管理人员和院里有劳动能力的五保老人分成种植组和养殖组,将院里拥有的4亩多菜地分季节种植品种不同的蔬菜和瓜果,圈养猪、鸡、兔,池塘里养鱼。院办经济逐年增强,平均每年收入52600元。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又使五保老人的身体得到锻炼,体魄更加强健;经济收入用于改善环境,美化庭院,使敬老院真正成为了五保老人的“幸福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