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下推进高校思政工作的思考

2017-07-09郑燕红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1期
关键词:载体高校学生思政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8)

[摘 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广大高校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高校推行思政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化不僅为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就新媒体对思政工作推行带来的影响以及有效推行思政工作的方法发表一些观点,希望可以为思政工作的推行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3-0060-01

将互联网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新媒体不仅能够有效调动高校学生对于思政工作的积极性,还能使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以及领导力得到显著提升,为高校党组织的发展以及管理提供全新的载体,使高校的思政工作可以顺利且成功地推行。本文依据新媒体时代的显著优势,对推进高校思政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新媒体对于推进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了思政工作的时效性

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为各高校的思政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不仅可以让各高校的党员更加快速和准确地了解最新的时政信息,还能够加强各校之间党员的沟通与交流,使不同特色的思想进行碰撞和交融,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内涵。运用新媒体作为教育的载体,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于庞大知识量的需求,还能够使学习不再被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将互联网作为推行高校思政工作的载体是使时效性得到提升的有效方式。

(二)使思政工作的推行方式得到更新

在新媒体时代到来前,各高校都很难找到可以有效推行思政工作的平台,而且大多数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都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这样就使学生在推行思政工作时没有统一的方案和策略,因此高校的党建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在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出现后,就给高校推行建党工作以及思政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时政信息以及与思政工作相关的文件资料等,这样就使高校党组织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且据此制定出最好的思政工作推行方案。

(三)有效发挥高校思政工作的战斗堡垒作用

高校思政工作的推行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不能轻易忽视,高校的党组织者应该增强学生对思政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以身作则为其他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加强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合理运用其优势,为高校推行思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以新媒体为创新载体的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效果的对策

(一)将新媒体作为高校思政工作推行的有效载体

将新媒体作为高校推行思政工作的有效载体,应该要保证拥有确切的目标、合适的资源、优良的管理等,所有的党建工作都要将服务人民放在首要地位,并且考虑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局,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能够共同发展进步,使学生的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以及信息管理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将互联网多媒体作为优良推行平台的党建思政工作应该逐渐延伸到各个高校的内部,以便于使高校学生得到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建立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的新格局。

(二)强化以新媒体为创新载体的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阵地

将新媒体作为优良推行平台的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应该要严格要求,使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避免枯燥乏味、千篇一律,深入加强新媒体与思政工作的结合,运用新媒体将思政工作以更加新颖、更加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与此同时,还要对多媒体管理员进行严格要求,以便于使多媒体所涵盖的思政工作内容能够及时且快速地更新,保证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把多媒体转变为高校推行思政工作的主要平台和最佳方式,将其创建为各高校党组织互相沟通、学习、发表自己观点的最好平台。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新媒体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增加。因此各高校的思政工作者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把握好新媒体为思政工作以及党建工作带来的良好机遇,从而使思政工作得到更好的推行。

参考文献:

[1]彭淼.现代大众媒体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和推进[J].新闻战线,2015(14):131-132.

[2]张颖.以新媒体为创新载体推进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9):82-83.

[3]邓德球.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133-134.

[4]胡天敏.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途径和手段研究[J].时代教育,2015(7).

[5]郑炎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

[6]郭蕙依.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

[7]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8]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作者简介:郑燕红(1986—),女,汉族,福建厦门人,学士,研究实习员。

猜你喜欢

载体高校学生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