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家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7-07-09周力图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1期
关键词:家文化职工理念

周力图

(中铁六局石家庄铁建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关 键 词] 家文化;内涵;意义;主要任务

[中图分类号] F279.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3-0180-02

中铁六局石家庄铁建公司结合施工企业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建设企业“家文化”的课题,大力倡导以“家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把企业建设成广大职工安居乐业的大家庭。这一工作的开展,凸显了公司一贯坚持的“发展成果与广大员工共享”的工作理念,深度把握企业现实情况,抓住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名企业文化工作者和“家文化”建设的策划者、实践者,笔者对加强“家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家文化”的内涵

家,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二者在社会属性上分属于公私两个范畴。在企业中推进“家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家”普遍具有的本质属性,提炼转化为企业文化理念,进而成为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倡导的“家文化”,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一)和谐和睦

家和万事兴。在一个家庭,只有家庭和睦相处,才会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同样,一个企业,只有干群关系和谐、职工和衷共济,企业兴旺发达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因此,“和谐和睦”是企业加强“家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指向,是“家文化”内涵的核心所在。

(二)互助互爱

家是每个人温暖的港湾。而这温暖来自家庭成员之间发自内心的体贴关怀以及生活中的互帮互助。加强企业“家文化”建设,就是要引导企业人员自觉把对家人的“小”爱扩展到对领导、对同事、对下属的“大”爱,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帮助,事业上互相支持、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把企业变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三)包容尊重

包容,是减少人际关系摩擦的润滑剂。尊重,是提升他人自信、赢得他人认可的金钥匙。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并不是从来没有矛盾和问题。而是家庭成员之间能够互相体谅、互相包容和互相尊重。在企业,成员之间职位有高低、能力有大小、性格有所差异,但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加强企业“家文化”建设,就是要引导全体员工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包容他人的缺点、包容他人的过失,尊重他人的人格、他人的劳动,从而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实现企业的安定团结。

(四)责任共担

家庭的幸福生活,需要通过每位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创造。企业的发展进步,同样需要每一名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持续推动。加强企业“家文化”建设,就是要引导企业人员不断增强主人翁责任意识,勇于承担企业发展历史使命,主动履行岗位工作职责,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优秀业绩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加强“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文化是企业血脉,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那么“家文化”就是这个血脉中的主动脉。也正因此,加强企业“家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家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共筑“中国梦”的重要载体

大力加强包括“家文化”建设在内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应有之意,也是我们中央企业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家文化”建设,是企业深化改革、实现新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流的文化需要精心培育,企业的竞争力源于企业成员的万众一心。一个人心涣散、一盘散沙的企业是不会有任何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提出要加强“家文化”建设,牢牢把握住了文化引领这一重大课题,符合央企深化改革、实现发展的战略要求,对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家文化”建设,是构建企业特色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的生命在于个性和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来推进;企业文化理念的提炼和概括,应该能传承企业的历史,体现企业个性化特点。中铁六局石家庄铁建公司作为建筑企业,点多线长、高度分散、生活艰苦。大部分职工常年远离家庭、远离亲人,奋战在生产一线,他们更需要企业多一些家庭般的温暖,更需要企业多一些家人般的关怀。“家文化”突出了企业的工程特色,契合了广大职工的感情诉求,是对以“勇于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为基础的企业核心文化理念的不断丰富,是具有中国中铁特色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家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加强“家文化”建设,要遵循企业文化的一般规律,体现“家文化”的独特个性,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内化于心,提炼弘扬“家文化”理念

文化理念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和灵魂,在思想启迪、精神激励、愿景引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家文化”建设,首先要按照把企业建设成为温暖和谐的大家庭的目标要求,深入挖掘“家”的本质属性中与之相适应的“和谐和睦、互助友爱、包容尊重、责任共担”的文化内涵,通过提升,形成一系列能指导、规范员工工作生活行为的文化理念,如“爱小家、顾大家”的理念,“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理念,“和衷共济,共谋发展”的理念,用文化理念来引领干部职工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形成共建和谐企业的强大思想动力。

(二)坚持固化于制,建立完善有利于“家文化”形成的体制机制

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又是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家文化”建设,要在弘扬文化理念的同时,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营造企业和谐、有利于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和职工工作行为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制定完善“家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建立健全“家文化”建设组织领导、过程监督和结果检查考核等制度,以保证“家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和活动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企业保障职工物质文化等方面权益的运行机制,完善职工履行岗位职责、承担“家”责任的制度规范。依靠制度的运行,约束引导企业与职工的行为,形成共建和谐大家庭的强大行动合力。

(三)坚持外化于行,把企业建设成为温暖和谐的大家庭

企业文化建设成果需要通过内外部环境、企业与职工的行为等外在形式来体现。加强“家文化”建设,需要企业与职工通过共同努力,把“家文化”理念和制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一方面,企业要采取切实措施,全面落实厂务公开制度,集体合同平等协商等制度,保障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扎实开展工地“三工”建设以及“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全面落实“三让三不让”承诺以及扶贫帮困制度,认真做好职工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职工的生活,关爱职工的进步,让职工体会到在企业大家庭中做主人翁的归属感、荣誉感,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另一方面,职工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家庭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说主人话、办主人事、尽主人责,关心企业利益、维护企业荣誉、致力企业发展、形成企业与职工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局面。

(四)坚持典型引路,及时总结推广“家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

坚持以点带面,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的有效手段。抓好典型引路,对“家文化”建设整体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司各级组织一方面要坚持眼睛向內,积极培养和发现企业内部在践行“家文化”理念、推进“家文化”建设方面的先进典型,总结形成具有一定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工作经验,然后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利用企业报纸、刊物、网上办公系统等载体,做好经典案例、典型经验的交流推广,为“家文化”建设的开展树立标杆和榜样。另一方面,要坚持眼睛向外。以宽阔的视野和“海纳百川”的心胸,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在“家文化”建设方面的优秀成果,继承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不断丰富我们“家文化”建设的工作手段和方法,推动“家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家文化职工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职工摄影(2)
用心处事
“家文化”在现代化新型国企公司的探讨与实践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兰州铁路局职工摄影作品选(一)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