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小学有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2017-07-09蒋鹏矫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1期
关键词:目标课堂教学课堂

蒋鹏矫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摘 要] 有效课堂这一理念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作为一个热点,已经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意识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且多地也开展了诸如“EEPO有效教学”等实践形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我国新时期中小学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效,不仅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对教学过程的审视。对于有效教学的反思,将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和稳步。

[关 键 词] 有效教学;新课标;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3-0160-01

近年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对现行课堂教学模式化、同质化教学盛行的矫正意识在不断提升。伴随着课改研究的期望与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教学的特色、教学的内涵和教学的方法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改革创新都越来越受到一线中小学教师的青睐。有效课堂这一理论概念兴起于20世纪西方教学方法改革运动潮流中。当然,今天对于有效课堂的解释在不同的社会地域以及文化背景下,已经呈现出多重的内涵与意义。虽然对有效教学有不同的解读,但是一般来说,有效,既是追求高效,也是摒弃低效或无效。所谓的有效总是与教学相联系。

一、丰富

从有效教学的概念不难看出,所谓有效,即为对课堂教学成效的终极追求,不仅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同时还关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课程资源、学习路径;不仅关注学习的内容本身,也关注教学,特别是在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而要使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尽快被学生获取掌握,往往需要更加注重学习目标的明确、学习效率的提升、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学习任务设定上,要注重梯度提升,一方面要使预期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要充分照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减负增效”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减负”与“增效”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以往我们对教学存在着错误的理解和追求,觉得有效就需要增压增负,为了追求片面的考试结果以及升学率,以牺牲学生自我学习和娱乐的时间为代价。当前应试化的教学和过重的课业负担完全以牺牲学生的兴趣、乐趣、爱好和身心健康为代价,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得不偿失,而且会直接摧毁儿童未来学习、后续发展的能动性和可能性。其结果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被简单粗暴地理解为重复学习、重复记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那么有效课堂在追求有效的过程中就必须正视有效的价值是什么。

二、优质

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设定,是为了促进教学可持续、和谐地发展,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就意味着要使教学活动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更要在方法上注重高水平、高质量。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兴趣和对知识的内化吸收。针对以往课堂教学效果的低效高耗问题,有效教学的实施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反驳,这无疑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教师对于有效教育的认同以及推广的热情,使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势得到彰显。应把课堂作为一个有机的师生互动组合以小见大,使课堂教学的系统知识能够契合不同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身能力和自我成长都得到全面发展。

三、科学

有效教学追求的高效必然是一种可检验的外显成果。有效教学不仅注重教学创新,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而形成新的思维更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起点,改革课堂教学。科学教学所呈现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教育理念的科学,还包括教学方法的科学,凸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在中小学教学中不乏有新观念、新方法,但是这些在多大程度上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商榷的。此外,有效教学不仅要有利于学生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的获取,使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并且要使学生在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等方面得到培养。有效教学把课堂视作知识与技能投入产出的转化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接触到的知识与技能以何种方式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自身能力需要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并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这对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学习方式都有较高要求。因此,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更应该从教学设计上注重科学性。

21世纪初,伴随着新课改在中小学的实施,我国大量的学者、教育家、一线教师都对有效教学进行了研究。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我们重新去认真回顾有效教学所带给教学改革的成效,有效教学已经在我国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与范式。我们应当注意到在教学效率提升的同时,是否也应该看到学生作为独立的、全面发展的个体,其对课堂教学的本真诉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否则,有效教学在不久的将来或面临发展中教学目标功利化、教学内容过度知识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2]黄伟.“减负”:课堂与教学的担当和作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4).

猜你喜欢

目标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