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017-07-09李瑜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1期
关键词:改革建设教育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益阳 413000)

[摘 要] 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等方面。

[关 键 词] 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3-0149-01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对于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取得先机,就必须率先大胆改革。无疑,持续发展的中心工作和重中之重就是教育教学改革,其核心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能力为中心,在医学基础知识,职业道德,终身学习,临床基本技能,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社区卫生保健,交流技巧,创新能力等八个方面制订课程改革计划。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实验教学创新平台,编撰系列创新教材,提升教学质量。

积极探索和推进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个目标,两个标准,三套体系,四证合一”的特点,对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培训,实现专业学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全面对接,对切实提高医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实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改革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将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TBL (Team Based Learning,基于团队的学习)、案例讨论、现场模拟等教学方法纳入教学安排中,要求每门课程至少有10%以上的课时采用此类教学方法,并在教学日历中加以注明。

积极推进考试评价方式的改革,改革课程考试办法,要求各院系按照自身实际,探索不同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方案。

三、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和改革

(一)加强教学基地建设,狠抓教学基地审批、评估工作

学校应重视教学医院的建设,积极遴选和建设教学基地。经过长期的建设合作,不断拓展社会优质临床教育资源,确保临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要制订严格的教学医院准入指标体系,逐步建立一套能出能进,能上能下的教学基地管理评估办法,以期成为地方医院建设和发展的一個风向标和指南针。

(二)强化师资,开展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核

为充分发挥人事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在学校发展中的激励作用,必须对教师绩效考核体系进行重大改革:打破体系中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壁垒,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之间设置转换系数,实现教学科研的合理转化、拉通计算。建立了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教师分类评价的体系,鼓励全才教师、专才教师均能获得个性化发展,保证“淡化身份,强化岗位”“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现代大学人事分配制度得以实现,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在教学、科研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项目和科研教学文章不断增多。

(三)改革科研平台和基层学术组织,为教学服务

创新科研机制和科研平台,是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重要途径。要大力推进传统的科研组织和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改革,建立科研团队(PI负责制),为建立综合性、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进入一流创新型科研活动和提高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奠定基础。这对学校以国际化的标准吸引高层次人才,培养创新型团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多维教学改革设想

(一)人才培养和办学能力方面

(1)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办学水平。重点是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总体水平;加快专业建设,培育特色专业。(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重点是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快中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创新。(3)积极发展临床教学基地,拓展临床教学资源。启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推进卓越医师的教育培养计划,开展国际国内联合培养,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和规范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4)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加强基本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进校区教育和科研条件。加快数字校园与信息化建设、图书文献与信息资源建设。

(二)在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继续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架构改革,探索科教结合框架下有利于科学研究的新模式。(2)增强顶层设计能力,全面提升宏观科技管理水平。围绕国家亟须的战略性问题和医学科学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立足现有学科特色和优势,围绕重点学科、医学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建设一批高层人才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健.基础医学实验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和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6(19).

[2]马真.试论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概念的引入与发展[J].继续教育,2015(12).

[3]冯澜,臧荣佳.浅谈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渗透的思考及探索[J].中国培训,2016(4).

作者简介:李瑜(1984—),女,湖南沅江人,硕士,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医学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何露。

猜你喜欢

改革建设教育
寒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