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教学过程特色创新

2017-07-09李海滨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传动口诀教学效果

李海滨

[摘 要]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是机械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必须会运用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晦涩难懂。在教学中采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方式进行教学,用“顺藤摸瓜、锦上添花、略作变化”的三步骤特色口诀,使学生顺理成章地学会了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的过程和方法,浅显易懂,不易出错。

[关 键 词] 定轴轮系;特色创新;口诀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177-01

一、引言

定轴轮系由于可获得很大的传动比,可做较远距离的传动,可改变从动轴的转速和转向,因此在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而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更是教学过程中难于掌握的知识重点,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中计算公式讲解较生硬,计算过程容易出错,不易让学生学习和应用。我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过程的推导,用三步走的口诀方式进行特色教学创新,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来谈谈我的教学过程和特色创新。

二、教学过程及教学特色

(一)复习引入

我通过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入本次课题。

1.轮系和单级齿轮传动是什么关系

我通过比喻的方式让学生认知一个齿轮为个人,单级齿轮传动为组合,轮系是团队。让学生明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实现转速、转向的改变。这个问题也是对学生社会能力的一次教育和提高。

2.单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是什么

我通过这个问题既能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又能顺利引入下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一次巩固。

3.轮系的传动比又是什么

我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要想计算轮系的传动比也就是要计算末轮的转速,末轮的计算包括两个方面(转向、转速),进而引入下面的任务。

(二)教学特色

我在这个环节中出示两个任务,一个是方向的判断,一个是大小的计算,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写作完成。教师通过最后的总结归纳出相关的特色口诀和特色创新。

1.定轴轮系转向的判断(方向)

口诀记忆:外啮合,方向各;

内啮合,方向合;

锥啮合,方向错。

通过口诀,使学生能很快判断轮系中各传动齿轮的转向,通俗易懂,记忆长久,易于运用。我通过班级调查得知,即使过了几个月,一提到轮系转向判断的口诀,学生还是能够清晰记得。

2.定轴轮系转速的计算(大小)

在这个任务中,我通过三步走口诀的方式进行教学:顺藤摸瓜→锦上添花→略作变化,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顺藤摸瓜:根据传动示意图写出传动路线

这个环节没有难度,就是按照传动示意图一步一步写下来,找到中间的“瓜”,如Z1/Z2,因此我管他叫“顺藤摸瓜”。

(2)锦上添花:根据传动路线直接写出等式

n1·(Z1/Z2)·(Z3/Z4)·(Z5/Z6)·(Z7/Z8)·(Z8/Z9)=n9

这个环节更是没有难度,就是把第一步骤的瓜进行相乘,列出等式。

(3)略作变化:根据等式直接计算传动比

i19=n1/n9=(Z2·Z4·Z6·Z8·Z9)/(Z1·Z3·Z5·Z7·Z8),方向用前面的箭头法口诀即可。

这个环节更是没有难度,就是把第二步骤的公式进行适当的变形,得出传动比i19计算结果。

三个步骤口诀朗朗上口,而且不容易出错。这样学生通过这个三个步骤,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就顺理成章把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出来了。只要第一步传动路线写对了,其他的两个步骤只是在第一个步骤的基础上得来的,而且第一个步骤也不容易出错,所以这种特色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技校类初中生源的学生学习,而且通过实际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学效果非常好。我通过几个班级的实验,用此方法的班级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班级,而且时间记忆更长久,运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三)练习应用

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运用三步骤的方法进行练习和强化,达到举一反三、熟能生巧的目的。

(四)知识拓展

我会问学生如果我把上面的例题輪系中的齿轮Z2去掉,那么末轮的转速大小会不会发生改变,通过计算答案是不会的。那我接着问学生这个齿轮起到什么作用?通过判断轮系中齿轮的转向得出结论,它改变了末轮的转向。进而我给学生讲解轮系中惰轮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我让学生自己总结本次课程所学的的知识点,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总结和展示。

(六)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我采用下面的表格对各组学生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通过思维导图设计的美观性、内容表述的正确性、内容表达的清晰性和思路思维的逻辑性四个静态的层次进行打分,再通过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的准确性这一个层次进行动态打分。既鼓励学生积极展示,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使其他小组成员参与进来,实现了全员参与,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讲解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的教学过程、教学思路和教学特色,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张梦欣.机械基础[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韩满林.机械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李世维.机械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传动口诀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坚朗五金获得“传动器及门窗结构”发明专利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巧记乘法口诀
新型自动张紧带传动一齿轮传动可靠性优化设计
三八等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