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7-07-09周彬彬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2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信息

周彬彬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媒体涵盖的形式也愈来愈广,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这样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得到广大高校大学生的欢迎与应用,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从搭建微博交流平台,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条例,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发挥“意见领袖”引领作用等方面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 键 词]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077-01

一、微博的含义和特点

微博,即微型博客的简称,也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微博更能表达出每时每刻的思想和最新动态,而博客则更偏重于梳理自己在一段

时间内的所见、所闻、所感。

(一)微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1.人与人之间见面交流时间越来越少。微博的沟通形式不仅仅局限于电脑客户端,手机、pad等都可以获取和发布信息。高校大多数学生当打开电脑或手机开机的第一时间都会及时关注微博的评论、转发和留言情况。另外,微博互动中“签到”线上活动也是大学生的“最爱”,他们不再出席一些同学或老乡聚会活动进行面对面交流,而是通过微博了解现场情况,参与话题讨论。

2.真假信息难辨,虚拟与现实难分。微博的言论语言缺少信息来源和事实根据,使高校大学生很难分清事情真相。而且有的微博用户随便发表言论,言辞造句也缺乏严谨性,没有权威进行系统的审核校对,加上信息源的多样化使信息失真率要远远大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

3.可挖掘的价值信息尚浅。大多数微博都是广大用户个人的观点随意勾画的,空有使用微博的规模“广度”,缺乏学术科研上的“深度”,这些片片私语、大众闲谈容易产生大量没有内涵没有价值的信息,使人们陷入迷茫虚拟的漩涡,没有精力独自思考和整理,从而质量不高。并且,要求较松的微博文本缺乏创新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产生惰性和依赖性。

(二)微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

1.大学生自己支配信息获取權。大家平时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获取的信息内容都是被动的,而微博却不一样,大家可以通过微博主动关注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获取信息。人们还能通过点赞并转发,对外传播。微博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网络生活的必需品和新方式,拍图片、发感慨、抒心情……写微博不需要长篇阔论,百八十字就可随写随记,还能借助手机网络不断更新内容、传播信息,保持原创等,便捷又时效。这种效应是博客、论坛等网络媒体无法比拟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保持兴趣本真的同时又拓宽了知识面。

2.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微博中,各种观点百花齐放,大学生可以任意寻找与自己“三观”相契合的观点。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自我。好多大学生通过微博可以获取生活资讯、新闻政治、社会热点、艺术采风、历史文学等知识和信息。另外,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随时随地表达观点和见解,积极参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3.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影响力。微博参与者角色多元化、隐蔽性强,微博还具有宽松自由的言论环境,一些平时不善谈吐、比较“宅”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微博成为意见先锋、言论主流。大学生是这个社会中思想最丰富、最善于表达的群体之一,所以大学生的声音也是每个时代的主流声音。

三、积极利用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应对策略

(一)国家相关部门加强信息监管

微博这一新兴的网络新媒体,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光明,国家应通过立法和法律法规避免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和造谣生事。每一个大学生都应有发布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通过微博发布具有正能量的信息,但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少,生性单纯,认知水平有限,对一些消极虚假的信息内容很容易被误导,思想易被侵蚀,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国家应通过法律来规范互联网信息活动,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同时,高校也应提倡网络安全健康校园的校规校纪,使微博之风在校园中制度化、良性化发展。

(二)辅导员应用微博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

辅导员应开通微博平台。看微博、写微博、转微博,以平等的姿态和亦师亦友的身份面对学生。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服务中心及团委可以建立本部门的微博平台。各分院根据学生群体不同风格特点,建立院系及专业班级微博,进行分类引导和管理,实现多媒体互动,以学生为本,不断贴近学生、融入学生、服务学生。辅导员在应用微博公众平台时,注意信息的选择。重点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如人生励志的、专业学术的、团队合作的信息来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三)形成虚实相生的机制

网络环境虚实相生。网络虚拟空间中出现的情况、遇到的问题,必然有现实背景和根源,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现实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作用。高校辅导员不能单一倾向于虚拟或现实,应探索两者机制的有利配合与衔接。

参考文献:

[1]单桦.网络资源整合利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6).

[2][英]詹姆斯库兰.大众媒介与社会[M].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信息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订阅信息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展会信息
政治法律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