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2017-07-09喻晓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电路课程

喻晓平

[摘 要]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普遍感到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下。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成了改变这一现状的最佳方法,结合目前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个性、身心特点,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为提高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方向。

[关 键 词] 项目驱动;有效知识量;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217-01

一、《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诸多的弊端,如教学内容侧重点为各种电力电子器件和应用电路的分析处理,这样设置教学重点,导致教学内容重复较多,晦涩难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该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涉及较少,尽管也根据教学内容开设了验证性实验,但其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这些均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脱节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下等;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还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中各种新型应用电路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入教学项目,将理论与实践衔接起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是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应引起专业教师的重视,这也是打造学校特色课堂的必经之路。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对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下面将从五个方面阐述其具体应用。

(一)確定项目目标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有对电路基础分析、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对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器件已经具备了识别的能力,同时也能利用万用表进行元器件参数、性能检测。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本次项目的目标:以普通台灯作为研究的本体,市场上大部分台灯都不具备根据需求进行灯光调节的功能,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灯光可调的电路。在制作该电路时,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可调电阻完成任务。

(二)制订项目计划

《电力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在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时,除了需要确定项目目标,还要制订完善的项目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如将全班学校进行分组,每6人一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制订和完善本小组的项目计划。在小组中,教师可让学生选举出一个组长作为项目经理,进行统筹安排。如根据项目任务,项目经理进行内部分工,有的组员负责信息的收集、有的组员负责信心的分析等,当信息收集、分析、整理结束后,小组成员共同设计项目计划。该计划包括工作步骤,检验计划和实施计划等。方案拟定后,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从而确定最优的项目方案。各个小组拟定好项目计划后,教师可组织小组陈述项目计划及其应用到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各自陈述,发现其存在的优缺点,引导他们进行修改和完善。制定项目计划的过程,也是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过程,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培养其独立探究精神奠定了基础。

(三)实施项目计划

实施项目计划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做好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在制作阶段,教师可将各种类型的电力电子器件混合在一起,让学生从中挑选,检验学生对电力电子器件使用场合的熟练度。然后根据设计方案将所需要的各个元器件焊接在一起,并进行电路调试。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从中进行引导,以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自信心。调光灯制作好后,让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梳理,让他们观察触发电路的波形、整流电路的电压输出波形,通过引导,使学生掌握此类电路的特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分层教学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程度不同的指导,提升他们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项目进行检查、评估

项目完成后,各小组要及时对项目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包括自查、小组间互查、教师协助检查。之所以设立检查,是为了防止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差错以及是否偏离项目目标等。通过检查,既锻炼了学生的责任心,也培养了他们的质量意识,还教会他们评估的方法。

项目检查无误后,并不代表这个项目就结束了,还需要进行项目评估。项目评估的步骤主要分三步,分别是自我评价、小组间互相评价、教师最终评价。小组自我评价由组长担任,评价内容包括项目的准备、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项目效果、小组收获等;小组间互相评价主要包括项目的方案、达到的效果等;教师评价主要包括各个小组的优缺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三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其中小组自评占25%,小组互评占25%,教师评价占50%。

参考文献:

夏志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0(2).

猜你喜欢

电力电子技术电路课程
电路的保护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及发展论文
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