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国际化视域下《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17-07-09赵静冯学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2期
关键词:导论双语生物

赵静 冯学华

[摘 要] 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双语教学成为培养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首先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导论》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了双语教学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国际化;生物技术导论;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103-03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要求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要求,提出了高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目标和任务。同时,《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粤教改办〔2015〕11号),也强调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工程,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既要“请进来”,继续学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也要“走出去”,建立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满足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和“一带一路”倡议。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的共识和战略选择,国际交流合作是高职院校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更是成为一个学校发展质量的考核指标。在这种职业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大量的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双语教学”是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所谓“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母语和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进行的教学,包括教材使用、课堂讲授、课后辅导、课程考核等诸多教学环节[1][2]。除了少数特殊情况外,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的双语教学大多数是指汉语和英语的双语教学。笔者通过在生物技术专业开展《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双语教学的实践,总结了双语教学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科特点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英语知识

生物技术已成为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早在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未来高新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选择[3]。生物技术更新可谓日新月异,科技文献和报道往往领先于教科书。我国的生命科学工作者都必须从大量的外文资料中学习生命科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生命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目前已有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知识,也要掌握如何从外文资料中获取新知识,而且要理解、掌握并应用这些新知识。因此,有必要在生物技术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相应的专业英语,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和生物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生物技术导论》是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双语课的开设可以为后续的生物化学、基因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等课程双语课的开展做铺垫,起到循序渐进的作用。

(二)双语教学的开展可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贮备人才

在目前职业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强调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国际交流合作的开展,包括与国外大学的互访、交流项目的合作、双方的合作办学等。在这些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英语作为国际的通用语言,是双方沟通的主要桥梁,起着关键的作用[4]。双语教学的开展,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相关的英语,可以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教师在双语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课前的备课、课堂的授课、课后的交流与考核,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授课老师有充分的准备,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促进老师自我提升、强化职业能力。而这些老师随着能力的不断提升,成为学校国际化发展的贮备人才,在学校的国际交流中起关键的作用。

(三)双语教学的开展是学生的成长需要

笔者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对生物技术专业上《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的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发现赞同双语教学的学生分别是75%和80%,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双语讲授课程。他们赞成的原因有:(1)可以同时掌握好专业英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2)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3)将来专升本,继续深造,需要这方面的知识;(4)个人喜欢英语。可见,学生有着开展双语教学的需求。近年来,随着高职院对外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学生出国访学、深造以及实习的机会越来越多,对学生选拔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英语成绩优秀,交流無障碍,学生希望通过双语教学的学习,提高自己专业英语交流的水平,获得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生物技术专业的特殊性,让学生认识到学好专业和专业英语的同等重要性。笔者在对生物技术专业2014级、2015级学生实习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一些在现代生物技术公司实习的学生强烈建议开展生物类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原因是他们在实习的工作中,所用到的试剂、试剂盒、操作方法等都是英文的,双语课程的开展有利于他们的实习和就业。

二、《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双语教学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双语教学的普遍情况是效果不理想[1][2][4]。笔者在《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双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发现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师资水平、学生素质以及教材等因素。

(一)师资水平不足

师资水平是决定《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双语课开展成功与否的关键。老师是课堂的主导,除了要具有这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要精通、熟悉所用的外语语言,还要有相关的授课技巧,会运用英语将相关的知识生动、有趣地在课堂上呈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对老师的职业能力是一个较高的要求[5][6][7]。如果教师英语水平有限,在双语教学中往往会由于语言障碍而使课堂失去吸引力,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不仅影响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而且还会妨碍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达不到教学目的。有的老师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都很好,但缺乏英语授课的技巧,课堂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节奏,影响授课效果。

(二)学生能力不够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本科录取之后,生源素质相对较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以前的课堂调查发现,对不愿意接受双语授课的学生,他们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基础差,听不懂授课内容。而根据笔者双语授课经验,愿意上双语课的学生中,有2/3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不够好的事实,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觉得学得比较辛苦,会漏掉知识点,达不到教学目的。而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中非常普遍[1][2]。

(三)双语教材缺乏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元素。合适的教材是老师教学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同时也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教材,学生可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保证教学效果。但目前市场上没有适合高职院的《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双语教材。在本科教学中,一些学校会采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H.S.乔拉主编的《Introduction to plant biotechnology》英文教材,同时也会选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王武主编的《生物技术概论-Essentials of Biotechnolog》(双语教材)作为教学参考教材,便于学生英汉对照记忆,对初学者和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起辅助学习的作用[8][9]。但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学,需要积极地改造国外教材,编写出适合我国高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使用的双语教材。

三、加强《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双语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加强师资培训与认证

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其使用双语教学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开设此双语课程。《现代生物技术导论》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涉及生物技术的各个领域,要求授课老师专业知识要全面。对外语授课能力的培训,刘秀珍等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学校可以出台相应的鼓励和奖励政策,组织老师参与相应的师资培训,提高双语授课的能力[7]。一方面,可以选拔专业知识过硬、具备一定外语能力的老师进行外语教学能力的培训,请外语老师来学校内办短期培训班,或者组织这些老师到外国语学校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外语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國际合作,到国外相应的学校进行深造,在全英语环境中,提高语言水平,同时学习国外相关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推动双语教学的开展;再者,可以引进双语人才,鼓励有留学经历回国任教人员进行双语教学。双语班的开设以鼓励为主,在老师和学生都有准备的条件下进行,而不能强制推行,避免完全达不到教学目的。

同时,要加强双语授课老师的认证和奖励,学校组织评审小组,对申请双语资格的老师进行考核认证,确保授课老师的双语授课能力。只有具有资格的老师才能进行双语授课,提高双语教学单位学时酬金来鼓励双语课程的开展。这一方面,笔者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8]。

2.筛选学生,灵活开班

如果说老师是双语教学的主导,学生则是成功开设双语课程的基础。不考虑学生的基础,盲目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双语授课,结果必然不好。笔者所在学校最初是按行政班级来授课,结果发现班上总有一些学生因为英语的基础非常差,影响学习的兴趣,甚至排斥这门课,最终连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都没有学到。笔者根据这一情况进行了调整,在下一年开班时,将行政班打散,同时开设双语班和普通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双语班或普通班,保证了进入双语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华南农业大学的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则是通过英语“四级”的成绩来分班,效果也比较显著,值得借鉴[8]。

(三)多渠道选择合适的授课材料,做好讲义

尽管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高职的《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双语教材,但是根据笔者的经验,把几种形式的教材有机结合,灵活搭配,也能达到良好的授课目的。笔者按照高职的《现代生物技术导论》(马越和廖俊杰主编)的授课顺序来讲授,从《Introduction to Plant Biology》和《Advances in Plant Biotechnology》中提取知识点,利用王武主编的《生物技术概论-Essentials of Biotechnolog》(双语教材)作为教学参考教材,同时,根据相关章节的特点,特别是一些操作性强的知识点,选择相关的视频,灵活安排。提前做好PPT和讲义,课前将讲义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做好预习,上课做到有备而来。这种方法目前看来初显成效。

总之,双语教学的开展是响应国家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正日益受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本科教育的双语教学已经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可以预测,随着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深化,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要求会被逐渐提上日程。由于师资、学生、教材以及语言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注定了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开展将有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将会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双语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借鉴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同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注重积累和沉淀,千万不能为了完成双语授课量,而盲目推出双语课程。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摸索和建立具有高职特色和本校特色的双语教学之路,才能真正发挥双语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学校、社会都受益。

参考文献:

[1]王心娟.对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9):180-181.

[2]尹刚.关于职业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实验的思考与建议[J].当代职业教育,2010(1):44-46.

[3]石忠国.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策略[D].电子科技大学,2012.

[4]祝拥军.以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内涵建设[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10):159-160.

[5]黄白飞,辛俊亮,周雯婧,等.“环境生物技术”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6):55-56.

[6]韩笑,安丽萍,徐广宇,等.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J].药品评价,2016,13(10):46-48.

[7]刘秀珍,姚庆收,王跃嗣,等.生物技术专业双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8(4):773-775,780.

[8]高用顺,贾驰,黄旭明.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双语教学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89-92.

[9]李桂荣,姜立娜,杜晓华,等.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建设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5(3):80-83.

猜你喜欢

导论双语生物
数据科学导论课程设计与实践
A Study of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第12话 完美生物
A Case Study of Cohesive Devices in an English News Report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