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起重设备管理浅谈

2017-07-09李方元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8期
关键词:设备管理主动性信息化

摘 要:起重机械设备属于高风险设备,是日常设备管理的重点,本文在现有设备管理及特种设备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加强设备管理实力、提高员工积极性、进一步完善电子查询系统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加强起重设备管理能力。

关键词:技术小組;"链条式"设备管理;主动性;信息化

一、背景简介

我公司目前在用起重机械设备有桥式起重机、单梁起重机共计25台,按用途可分为承担原料出库入仓抓运工作的抓斗行车和负责检修现场吊装工作的检修用起重机。起重机械设备属于高风险设备,是公司设备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14年9月,集团公司根据业务流程再造,开展了整合维修资源试点活动,成立了工程技术分公司,我公司设备保障部人员全部划归工程技术分公司,设备管理体系由于人员的流动有所减弱,在新的格局下,如何做好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我们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成立设备技术小组,提高设备管理实力

在起重设备管理中引入“链条式”设备管理模式,即在设备管理中遵循责权对应的原则,构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和制约的管理体系。在此体系中,公司和各车间之间形成一级管理链,车间和班组之间形成二级管理链,班组和职工之间形成三级管理链。在此基础上成立起重机械设备技术小组,小组成员由设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点巡检、安全员、班组成员组成,通过技术小组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能使各个管理链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更加高效,同时对各级管理链的工作形成一个有效监督。

1、在目前车间按时点检、公司按月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点巡检制度。我们将技术小组成员按工段分成5个工段技术小组,通过班组成员、车间点巡检、工段技术小组三方逐层点检,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形成点检记录本,技术小组在点检记录本的基础上,结合车间设备维护、检修计划,对信息进行整理,整理后的汇总信息及时反馈给车间和设备管理部门。

2、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技术小组参与,开展月检活动。月检活动将重点放在现场起重设备完好率、设备利保润滑维护和安全设施可靠性上,同时对点巡检、日常检修保养、台账更新等材料进行检查。月检过程中发现的隐患由设备技术小组汇总形成书面材料,汇报给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依据检查汇总材料给使用车间、维修单位下达整改通知,车间和维修单位应按整改通知要求对设备进行整改,技术小组全程参与解决问题并对检修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整改期限截止前,使用车间必须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给设备管理部门。通过这种备案和销案的工作模式,确保做到发现一个隐患,立即整改到位。

3、通过技术小组的纽带作用,提高了班组、车间和设备管理部门成员之间的互动,有时由于职能的交叉需要在一件事情上不断的沟通、磨合,这个过程可以让各方充分参与进来,大家各抒自见,既可以使我们对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启迪我们应用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球团车间原料库3#行车,在同样的检修和维护保养的情况下抓斗行车钢丝绳使用寿命要远低于其他抓斗行车,技术小组了解到这一问题后,立即组织了各方成员对此事进行探讨,通过此次探讨,提出了细分润滑方案,有效的解决了3#行车钢丝绳寿命短的问题。

三、积极开展活动,调动设备管理的主动性

“链条式”设备管理中每个人的权责明确,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正向激励、有效奖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设备管理的主动性。

1、通过公司“QC”活动平台,积极开展“起重机械QC活动”,主动寻找常见故障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优化改造。活动以使用车间为主,技术小组和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参与,成立“QC活动小组”;活动小组通过现场沟通检查、查询检修记录、查看故障分析报告、对标管理材料等制定活动目标;围绕活动目标通过直方图找出主要影响项;通过对影响项的深入分析找到末端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要求不少于2个不多于5个);针对末端主要影响因素拿出应对策略,在合适条件下实施;通过实施后的指标分析,看是否达到初期预订目标,检验活动是否成功。如2014年车间通过“减少行车运行故障次数”QC活动,成功将行车月检修次数从原来每月的21次减少到了现在的每月14次,同时技术小组成员李某针对行车制动器提出的顶杆调节位置调整方案有效解决了顶杆调节不到位,有效延长了顶杆的使用寿命。

2、开展“资源存折”活动,进行有效奖励,以体现集体和个人的水平与有效价值,有效提高了员工设备管理的主动性。基于“资源存折”的激励模式是将每个人(小组)看作一个盈亏单位,以设备完好率、故障修复率、备件损耗量等作为资源存折项,将个人(小组)的贡献量化并记入他的资源存折,据此发放奖励。如通过上次“减少行车运动故障次数”QC活动,车间年检修费用约节约1.2万元、备件费约节约1万元(制动器顶杆占3000元),我们将车间节约维修费、备件(除去顶杆)节约费计1.9万元/年计入此次QC活动小组的资源存折;制动器顶杆备件节约费3000元/年计入李某个人资源存折,年终考核,依据资源存折发放一定比例的奖励。

四、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电子查询系统

依托公司ERP系统和设备管理系统,建立设备“卡片”,登陆设备管理系统,通过设备“卡片”可在账号权限下便捷查询设备运行情况及其关联文件。我们在在公司现有设备管理系统基础下,细化设备运行、故障维修、计划检修、备件消耗等项目,详细录入其相关资料,如故障维修项需录入的必须资料有:故障发生的具体时间、故障类别、故障原因、故障检修情况、故障修复的后试运行情况、备件消耗情况,通过详实相关记录和及时录入,确保电子查询系统的实效性和及时性。同时利用电子查询系统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在网上传递公司各级关于起重设备的管理思路和各类通知,专业知识讲解,月度检查情况通报等信息。

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与探索,起重设备管理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果,2015——2016年间,我公司起重设备外检通过率达100% ,月检修次数由2012——2015年的每月21次减少到现在的每月15次,备件消耗费用由2012——2015的年均205万降到2016年的188万。

新的一年公司面临的市场形势依旧严峻,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创新思路、创新管理,实现设备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我们将不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

参考文献:

[1]鲁继利等.链条式设备管理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1).

[2]赵国.创新维护检修管理机制 提高设备管理水平[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1).

[3]赵利勇.起重机械设备管理探讨与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7).

作者简介:

姓名:李方元(1991.1.5-);性别:男,籍贯:安徽铜陵人,学历:本科 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设备管理

猜你喜欢

设备管理主动性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当前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对安全生产的作用分析
铁路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