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远流长的鸡风鸡俗

2017-07-09

奥秘 2017年7期
关键词:杀鸡鸡心风俗

2017年是丁酉鸡年,为祝贺“鸡”年的到来,说说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鸡风鸡俗。有史以来,中华民族与鸡有关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春鸡”——汉族民间有立春日佩戴“迎春公鸡”的习俗,流行于山西北部以及山东一些地区。迎春公鸡又称“春鸡”,是立春前年青妇女们用碎布缝制的佩饰物,挂在孩子身上。春鸡用纸底花布裹棉花,形同菱角,一角尖端缀花椒仁作鸡眼,另一角缝几根花布条作鸡尾,春鸡钉在孩子的左衣袖上,有新春吉祥之意。一般在正月十六到庙会上将布鸡扔掉。未种牛痘的孩子所佩鸡要衔一串黄豆,有几岁则串几粒,称作“鸡吃痘”。

“踢鸡”——土家族称踢毽子为“踢鸡”。春节时男女青年一起踢“鸡”,一人将“鸡”踢起,众人都去争接,接到“鸡”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青年男女往往用草去追打他们的意中人。这样,“踢鸡”又成了谈情说爱的媒介。

“鸡日”——旧称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流行于湖北、湖南、浙江等地。此日,人们通过看天气阴晴占卜当年养鸡业是否兴旺,晴主育,阴主灾。此日戒杀鸡,忌打骂鸡,喂鸡也较平时精心,以求其繁衍兴旺。

“鸡心袋”——汉族民间时兴在端午节佩“鸡心袋”,亦称“端午袋”,流行于浙江金华地区。五月初五,人们用红布制成小袋子,形似鸡心,内装茶叶、米和雄黄粉,挂在小儿胸前,以驱邪祈福。“鸡心”和“记性”谐音,端午节小孩挂了鸡心袋,则读书记性好,将来有出息。

“杀鸡相会”——古代汉族有“杀鸡相会”的岁时风俗,流行于浙江金华、武义等地。每年七月初七,当地民间必杀雄鸡,因为当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若无雄鸡报晓,便能永不分开。

“杀鸡吓鬼”——河南一些地区在夏历十月一日要“杀鸡吓鬼”。传说该日阎王爷放鬼,至来年清明节收鬼。民间以为鬼怕鸡血,鸡血避邪,故于十月一日杀鸡吓鬼,以为可使小鬼不敢入阳宅,俗语称:“十月一日,杀小鸡儿。”

“戴布鸡”——旧时陕西扶风一带流行“戴布鸡”的岁时风俗。每年正月二十日以后,民间做母亲的常用花布缝制小布鸡,给孩子戴在胳膊上,以为如此能使孩子一年不生病。

“长命鸡”——以前在河北、山东等地婚姻习俗中,以长命鸡为象征吉祥如意的聘物。临近新娶,男方备红公鸡一只,女方备肥母鸡一只,母鸡表示新娘为“吉人”。出嫁时,女方所备的鸡一定要由自己未成年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抱着,随花轿出发,并要在公鸡未啼鸣之前赶到男家,俗信公鸡还在睡觉,母鸡未睡,寓以气势压倒公鸡,及今后不受男人欺侮之意。男家将公鸡交给抱鸡人,把这两只鸡一起拴在桌腿上,并不时打公鸡,直到公鸡有气无力。民间以为这是妻子以后制服丈夫的象征。这两只鸡不得宰杀,故称“长命鸡”。

“踢鸡”

“鸡心袋”

“戴布鸡”

“公鸡拜”——旧时东南沿海一带流行“公鸡拜”的婚俗,这是用公鸡代替新郎与新娘拜堂的一种仪式。在海边或海岛上的渔民,男女两家择定婚期后,在成婚当天,如新郎出海捕鱼遇上风暴,不能如期赶上吉日良辰,男家便用公鸡行拜堂礼。由小姑或伴郎手提公鸡,按捺鸡头和新娘交拜。拜堂毕,在公鸡颈上悬一条红布,并将鸡关进洞房,以饭食喂养。待新郎出海归来后,才将公鸡放出,故当地民间有“阿姑代拜堂,公鸡陪洞房”之谚。

“引路鸡”——昔日台湾人有一种特别的婚俗,叫“引路鸡”。女家事先选购一只健壮、即将下蛋的母鸡和一只刚会啼叫的公鸡。到姑娘出嫁这一天,父母要扯两条九尺长的红绳,一头绑住母鸡的脚,一头捆住公鸡的脚,然后抱进一个大的新饭篮中,由女傧相带到新郎家。进门后则改称“公婆鸡”或“夫妻鸡”,用意是预祝新婚夫妇和睦相处,恩爱到老。还有一种寓意是,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象征今后为人之妇须效法鸡德,而那九尺红绳则隐喻“长久(九)”之意,当新娘入洞房后,媒人或姑嫂赶紧上前松绑,将“公婆鸡”放到婚床底下,如果“鸡公”先出来,人们呼喊:“头胎生男孩”;如果鸡母先出来,则呼喊;“先生阿姐再招弟”。

“新郎宰鸡”——浙江一带流行“新郎宰鸡”的婚姻风俗。新郎前去女家迎娶,女家在地上铺一块白布,让新郎在上面宰鸡,但不准将鸡血溅在布上,否则罚酒,滴几滴血则罚几杯酒。杀鸡时,女家故意相撞新郎,有经验的新郎则可应付自如。

“合啼鸡”——长江三角洲一带流行“合啼鸡”的婚姻风俗。新郎迎娶时,以一只用红绸系挂的大公鸡作礼,女家不能将此鸡留在家中,新娘前往新郎家完婚时,需将此鸡带回男家。

“送离娘鸡”——湖南等地流行“送离娘鸡”的婚姻风俗。迎亲前一日,男方备鸡肉送至女家,称“送离娘鸡”。迎亲日,花轿至女家后,新娘梳妆毕,全家围坐,桌下必烧生柴,谐生财之音。新娘夹鸡肉敬奉母亲,称“吃离娘肉”,以示告别。

“过鸡架”——青海河湟地区流行“过鸡架”的育儿风俗。小儿夜溺不止时,母亲便在鸡回窝上架后,抱儿在鸡架下来回穿行,口中念念有词:“公鸡公大哥,母鸡母二嫂,你的娃娃白天吃,夜间屙。我的娃娃白天吃,白天屙。今夜架下过,夜里再不屙”。以为如此小儿便不再夜溺。

“换命鸡”——青海东部地区还流行“换命鸡”的育儿风俗。初生婴儿如出现休克,当地民间认为需要一命换一命,方能复苏。便将公鸡一只头朝外置产房门坎上,用刀砍掉鸡头,将鸡血涂婴儿口上,连呼父名待消除休克后,以“鸡换”二字作婴儿乳名。

“鸡米礼”——云南大理地区白族流行“鸡米礼”的礼仪风俗。鸡米礼又分鸡米单礼和鸡米双礼两种。鸡米单礼为一坛米酒,一只大公鸡;鸡米双礼为一坛米酒,一坛谷种,两只大公鸡。这是嫡亲或姻亲之间在出生、结婚、盖房时互送的礼品。

“鸡心认亲”——广西隆林苗家村寨有“鸡心认亲”的交际风俗。客人来到,主人杀鸡设宴款待,锅中的肉和汤都吃完后,唯鸡心独存,便认为是亲兄弟,第二天设宴庆贺兄弟团圆;如果鸡心被吃,主人再杀一鸡,挟起鸡心逐个劝吃,如果谁吃了鸡心,饭后主人便婉言谢客,吃了鸡心的人再也不能参加团圆的盛宴。

“引魂鸡”——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等省有借“引魂鸡”出殡的丧葬风俗。出殡时,由孝子或女儿抱一只雄鸡走在灵前,到墓地后,待灵柩安葬毕,将鸡送给阴阳先生,或放飞,送葬者谁抓到归谁。

“跳井鸡”——湖南等地有“跳井鸡”的丧葬风俗。井,即“墓井”。在安葬棺材入土前,孝子备一雄鸡,阴阳先生抱鸡站于墓井中,口里念词,用嘴咬破鸡冠,滴血于墓井的“五方位”,再念词,谓“掩煞”。然后,将鸡抛出,鸡跳出墓井,故名。

“割血鸡”——旧时黎族祭祀活动时兴“割血鸡”,流行于海南黎族地区。当地人生病时,即捉一只红色公鸡割之见血,用以祈祷,故名。

“鸡骨卜”——民间流行许多用鸡占卜的方式,因民族和地域不同而各异。汉族的鸡卜将鸡宰杀后煮熟,取鸡两眼骨,上有孔裂,似人形则吉,不似则凶。彝族鸡卜又称鸡卦,流行于四川凉山及云南、贵州、广西等彝族地区,用于问疾病、生产等。卜时,取股骨左右两肋,用细麻束紧,吊在墙上视其窍孔方向断吉凶。另有用鸡头卜天气阴晴和祸福,顶骨明爽为晴,阴暗无光为阴雨兆;顶骨多黑斑为病丧之兆,有红斑点为凶死流血之兆。海南黎族亦有“鸡骨卜”,杀鸡后从鸡身上抽取两根股骨分左右插在一根丫形小树枝上,然后往股骨穴中插入小签,以小竹签的指向来定吉凶。

猜你喜欢

杀鸡鸡心风俗
太平风俗美
昌黎县绿艺果树发展中心隆重推出鸡心果树,鸡心果盆景
小吃货
动物的毒可以 做止痛剂吗?
格言新说:杀鸡就用牛刀
《红楼风俗谭》
转移注意力
国内外清明节风俗大不同
跟踪导练(四)4
杀鸡儆jǐnɡ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