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的发展之路
2017-07-08窦宏婧初志刚
窦宏婧+初志刚
【摘 要】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企业内审之变革迫在眉睫,本文旨在结合邮政企业内部经营特点和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了企业内审如何在审计题材和内容上革旧立新,在审计手段和方法上锐意改革,最终实现有效监督并服务于企业发展之大局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經济新常态;内审职能定位;内审题材;内审手段
一、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特点
经济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的关键词之一,区别于旧常态,在于更加注重强化经济增长中量和质的优先级关系,新常态强调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置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之前,强调增长动力的转变发展,强调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当前,“互联网+”以及随之产生的新事物正在催生新的市场格局,给传统产业和旧有发展模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邮政企业也正处于“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紧要关头。邮政企业本身存在一些独特的经营特点,其旗下的业务类型众多,各种产品和服务纷繁复杂,拥有一定的网络优势和品牌效应。新常态下,邮政企业受到的冲击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对一些传统邮政业务的市场需求越发减少,函件、报刊发行等专业难以避免会面临着“夕阳产业”的命运。二是新常态下邮政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现实,消费者对邮政的产品和服务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邮政曾经独步天下的看家领域“寄递物流业”,面对民营寄递行业的异军突起、迅猛发展,邮政必须要狠抓寄递的服务和时效性,才能重新挽回消费者的认可度和信心,夺回失去的阵地。三是现有邮政的很多专业在搭建平台和储备客户资源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和使用不充分、维护不到位的现象,这大大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因此,只有改革创新、求新求变,才能把握这次市场重新洗牌的机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新常态下内审的职能定位
企业的内审部门是企业免疫系统的重要防线,在企业面临新环境的冲击挑战时,企业的内审事业也要与时俱进,修炼自身,扮演好新常态下的五种职能角色:政策落地的督导者、企业资产的守护者、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反腐败倡廉的利剑和企业改革的催化剂。
内审部门要充分发挥好监督和服务的双重保障职能,深刻揭示企业经营发展的问题,对企业内控的薄弱点和影响其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如实评价,提出可行性建议,与企业风雨同舟,共同进退。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帮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帮企业排扰解难,帮企业建章立制、堵漏节流,为企业发展和领导决策服务,力求企业审计工作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维护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等方面发挥更主动、更关键、更积极的作用。
三、内审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创新思路和做法
1.内审的题材和内容创新
(1)内审应紧密结合企业经营发展大局,不断创新专项审计题材
过去的财务专项审计往往拘泥于常规的选题,将专项审计的内容重心放在轮审企业不同业务模块的经营管理效益方面,与企业最前沿的发展战略结合不够紧密,未能及时紧跟企业的决策部署。新常态下,在专项审计题材方面,可以考虑围绕企业最新的战略定专项、做文章,如邮政企业可以考虑安排“一体两翼”战略的专项审计。这个项目充分融合了“一体”电商综合平台和“两翼”金融和寄递两大发展潜力巨大的专业。这样的专项审计项目,对审计要求的立足点和格局较高,不仅体现了微观审计层次,而且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大局观,提出的审计建议的高度和深度也要更上一层楼。
内部审计部门相对于部门的优势,就在于其具有较宽泛的审计权限,能一次性展开跨专业的临界领域的研究。例如邮政公司近期的“专业联动”战略旨在集中整合各专业的资源来实现“多赢”的效果,内审就可以考虑开展专项审计,不再走以往“仅仅局限于单一专业收入成本的考量”的套路模式,创新思路,将开展过专业联动合作的几个专业作为一个专项审计的审计对象整体,考察他们的收入、成本、效益,从中挖掘出专业联动战略的成果和存在问题。
(2)内审应当与当前的政治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拓展完善审计内容和范畴
在内审的重头戏之经济责任审计中,应当不断拓展完善经济责任考核指标体系,与时俱进地融入新的考量元素。常规的考察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各项经营指标、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企业领导人廉洁自律等情况,但是这些常规内容未能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鲜活色彩。
在邮政企业的经责审计中,已陆续增加了一些新的政治内容,如“三重一大”的执行情况、“两学一做”的学习开展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情况等。另外,还将企业的金融转型的投入和成效、农村电商的有效建设情况、专业联动平台搭建等等新内容以适当的方式纳入到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中。这样,将带动内审的视野更为宽广、实践内容更为丰富、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广阔。
2.内审的手段和方式创新
(1)内审应变革审计理念,切实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指导审计实践
现有企业的内审,大多仍采用传统式、经验式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其审计理念亟待更新,将风险导向的审计思路在审计前中后三阶段贯穿始终,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在我们日常各类审计实践中,在审计开展前,项目组应当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探讨各类风险点和容易发生错报的风险领域,汇总成表,做到审前心中有数,下现场时能够抓发放小,有的放矢,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在审计过程中,通过现场执行的审计程序和收集的审计证据,不断修订、更新对审计风险点的信息判断,考虑将风险事项的金额和性质共同作为风险事项的判定标准,尤其要关注一些金额较大、性质比较特殊的风险事项。审计结束后,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总结分析,为以后年度审计留下电子审计档案,增加审计信息向以后年度的传递性。
在收集各项风险点的审计证据中,审计人员应当开拓思路,不仅仅局限于财务账、凭证等内容,还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职业敏感度,广泛收集与审计目的相关的各种形式的资料,关注企业经营发展的健康度和合法合规性,提升审计揭示问题的力度、原因分析的深度、审计建议的高度。
(2)内审应变革传统审计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好计算机辅助手段
新常态下,信息技术手段终将成为取代手工查账的方式。以邮政企业为例,邮政企业的ERP的内审模块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中,通过计算机审计模块的操作,应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与人工审计形成互补,力争实现审计的全面覆盖。在设计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将审计数据库与各部门业务数据进行有效对接,通过审计系统一方面能够自动识别财务问题,如:期初期末重要资产科目本期与上期相比的较大变动、关联科目计算出的重要比率、各种往来款里“其他”科目金额较大的明细项目等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看到财务和业务对账过程中的差异,由审计人员现场实时追查上述线索,最大限度地防范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不规范和舞弊风险,这样审计人员就能把握住更大的主动权,比较精准地发现定位其中问题所在。
四、小结
国家已进入经济新常态,企业的内审部门必须抓住机遇、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完成新常态下的审计使命,践行审计人员的尽职承诺,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用心服务、坚定支撑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通过开展各项审计,内部审计将为企业最大限度地防范经营管理风险、严堵内控漏洞,为企业把好经营管理风险的关口,努力成为企业的坚定后盾,确保企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R].2013.
[2]审计署令第4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R].2003.
[3]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刘文锋.新常态下如何开展内部审.2015.
[5]王欣.新常态下基层内部审计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2016.
[6]吴言华.新常态下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思考与对策.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