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驱动河南传统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017-07-08刘甲爽
刘甲爽
本文为河南省软科学项目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河南省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项目编号:172400410198
【摘 要】在河南传统体育体系架构中,以少林武术和焦作太极为核心的体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河南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传统体育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传播离不开创新,尤其是随着互联网领域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传统体育产业的创造力和传播力,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传统体育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这将激发出传统体育产业的活力和潜力,将有力推动传统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检索法、走访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创新和知识产权驱动对河南传统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寻找出创新和知识产权驱动对河南传统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方法和途径,最后,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五个方面提出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河南;体育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创新;机制;升级
一、河南省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 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根源所在地,是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的发祥地。中原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根据中原文化内容的特色,大体可以概括为河洛文化、姓氏文化、诗词文化、汉字文化、根亲文化、中医文化、以及武术文化等18种文化。中原文化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其在中华文明史上书写了灿烂的篇章。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中原在古代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在河南传统体育体系架构中,以少林武术和焦作太极为核心的体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体现了中原人民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拼搏精神和价值追求,为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日益成为中原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和人文追求。
二、河南省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登封市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015年,登封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复命名“登封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这是河南省的第一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近年来,登封市紧紧抓住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建设的战略机遇,全面推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体育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完善,形成了明显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体育产业产值已达50多亿元,武术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逐步提升。登封市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武术教育培训基地,拥有塔沟、鹅坡、小龙、嵩山少林、武僧团等武术院校40余所,国内外学员达10余万人,每年为我省直接输入资金30多亿元,极大地拉动了登封的消费市场。投资15亿元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已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每年演出200多场,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收入6000多万元。登封市依托少林武术资源,开发武术器械、散打护具、武术服装、武术影视制作等产品。目前,登封市武术产品生产加工、开发和销售企业200余家,武术产品由原来的零售模式转变为批发模式,购销模式转变为产销模式,农家模式转变为厂商模式。形成了登封市少林宝剑厂、郑州神武少林武术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小龙服饰有限公司、少林服装厂等龙头武术企业,产品涵盖少林宝剑、训练护具、服装、药品、刊物、武术影视制作、武术健身器械、武术旅游纪念品等数十个门类。
2.焦作市太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基于太极文化资源的禀赋优势,焦作市围绕“太极圣地、山水焦作”两个主题,积极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品牌,在太极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陆续建立了陈家沟太极文化国际旅游养生基地、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和陈家沟太极文化生态园。作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的温县,计划投资20亿元,来打造太极文化产业链。焦作市国际太极文化交流中心面向全球公开征集总体方案,规划面积约1000亩,计划投资总额约10亿元,目标是把其建成太极文化旅游基地,太极文化衍生产品的产、学、研、贸基地,太极拳国际交流与国内活动基地,文化企业总部基地和太极拳培训基地。投资13亿元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太极文化主题场馆群。温县也先后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太极拳祖祠、祖林、太極文化园、杨露禅学拳处、太极拳主题博物馆等景点。为进一步整合太极文化资源,实现规模经济的优势,焦作市成立了太极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设焦作神韵太极酒业有限公司、焦作太极中等专业学校、太极拳服饰器械音像图书专营店、焦作太极养生大酒店等 “一酒店三基地”建设,以及焦作太极拳文化特色街、焦作太极拳文化产业园、焦作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一街一园一中心”建设。
三、河南传统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现状
传统体育产业涉及到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全方位的知识产权。
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对商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传统体育因其无形特征,作为一种非物质性的无形财产,并不像有形财产那样为人们所感知、利用和控制,人们只有通过各种文件、徽记、名称、音像制品及其他有关的载体形式来认识和使用传统体育产业中的知识产权,而这种传统体育知识产权可以包括如下几种形式:
1.专利权:传统体育产业中可以涉及到的专利权非常多。例如登封市开发的武术器械、散打护具、武术服装等各种涉及武术体育器材、体育产品,均可以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武术器械、散打护具可以申请发明或者实用型专利,他们的外形以及包装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少林寺开发的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可以申请发明专利。以体育为关键词,地址栏输入河南,在专利之星检索系统中进行检索后发现,总共有654件专利或者专利申请公开,其中发明专利件,实用新型专利件,外观设计专利件,输入武术关键词检索后发现有43件专利申请,而将地址改为登封后发现涉及武术的专利申请只有2件,输入登封加刀关键词也只有2件申请,输入棍则只有1件申请,治疗外伤的中药有8件,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有5件涉及禅茶的外观专利申请。
而焦作太极拳传统体育申请专利情况如何呢,以温县加太极味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只有11件涉及太极功夫类以及太极月饼、太极酒包装的外观设计专利。
2.商标权:商标权可以说是傳统体育产业中涉及及运用最多的知识产权类型。近年来,随着少林功夫的传播,“少林”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日益国际化、商品化,出现了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地对少林、少林寺、少林功夫的简单复制、克隆,对嵩山少林寺名称的盗用,使禅武合一的少林文化被割裂。面对世界范围内对少林、少林寺、少林拳商标的注册,对少林功夫的简单克隆以及对嵩山少林寺名称的盗用,本已了却尘缘的少林僧人,不得不在世俗的商业社会进行着一场场关于“少林”的商标之争,甚至还要越洋跨海,与各种肤色的人打起国际官司。温县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商标保护,围绕以太极为主体的系列商标进行注册登记,积极做好“陈王廷”、“太极阁”等系列商标注册工作,实施品牌保护,并借力加大太极拳文化推广,通过互联网建群、外地拳馆授牌、段位制评选等载体,扩大温县在外群众基础,逐步发展成为“客户群”、“招商群”,发展“温县太极拳产业联盟”吸引知名产品入驻温县。
3.著作权及其邻接权:传统体育产业涉及著作权及其邻接权保护的内容也很多,例如少林音乐大典等各类声乐影视作品,还包括一些在武术运动中各类动作的创造,这些都是受到著作权及其邻接权的保护。
4.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传统体育产业中也存在很多的未披露过的信息,例如很多有名的教练都有自己的一套武术训练方法,这些训练方法正是教练自身的智力成果,但大部分教练均并未对外公开自己的训练方法,这就构成了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简单来说,这种未经公布的信息专有权属于一种商业秘密。
四、依靠知识产权驱动河南省传统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策略
第一是提高河南省传统体育产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河南省传统体育产业要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没有创新驱动就不可能实现。而创新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创新成果的保护就是知识产权问题,只有依靠知识产权保护才能保证河南省传统体育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没有知识产权保驾护航一切创新成果将会毁之一旦。
第二是树立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来保护河南省传统体育产业中的知识产权权益不受侵犯。决不能等到传统体育产业中的商标被别人抢注,专利被别人拿去申请了,才幡然醒悟,过去的教训应当吸取。在整个传统体育产业链条中,每一步都会产生知识产权,每一步都会有专利的产生,品牌的出现,版权的归属。通过上面的检索,我们发现在河南省传统体育产业中的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并不高。这也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亟待提高的警钟。尤其是设立在登封市区域内的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专利申请量只有2件,产学研的结合急需加强。
第三是建立健全河南省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机制,深化河南省传统体育产业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政府为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创新,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和服务,营造各个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体育产业发展良性生态系统。宣扬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市场政策法规,积极贯彻落实,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方面,确保传统体育产业领域的各个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营造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制度化措施和奖励创新机制调动市场主体参与传统体育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三是通过技术分析尤其是通过世界范围内的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技术分析来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推动转型升级,以体育健身休闲业和体育竞赛表演业为核心,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业、体育传媒业、体育创意产业、体育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满足体育市场需要和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四是加强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特色体育产业。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引导,调动各个地区发展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省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促进区域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建设和粗放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传统体育产业专利导航试验区。努力营造“各有特色、竞相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区域、城乡的均衡协调发展。五是加强体教结合,促进产学研结合,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体育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体育交叉学科建设,加大实践类课程比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在高校建设体育产业众创空间和孵化基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不同院系、学科、人才的协同创新,努力培养创新型和实用性的高水平体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