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绪ABC理论的大学生培养理性信念的思考

2017-07-07郑荔丹

商业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

郑荔丹

[摘 要]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普遍关注。大学生的不合理观念和非理性思维具有要求事物过于绝对化,评价事物过于概括化,结果预期过于糟糕化三个特征。因此,通过分析情绪ABC理论,大学生要善于接纳自己,勤于自我负责,乐于包容忍让以及勇于面对失意,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理性信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 情绪ABC理论;大学生;非理性思维;理性信念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近1/3的学生存在心理抑郁、情绪焦虑、强迫症状、人际关系不良、人格障碍和精神疾病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普遍关注。运用科学的理论,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理性信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情绪ABC理论的阐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了情绪ABC理论。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及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是诱发性事件A(activatingevent),而引起人们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和想法B(belief)。

埃利斯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们的思维有时候是理性的,有时候也可能是非理性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和行动时,就会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充满活力和行动高效。

2.一个人的情绪与思维是相伴而生的,不合逻辑的思维往往会造成人们情绪上的困扰。

3.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具有不合理的思维与理念。

4.人们的思维往往借助于语言,如果一个人经常发表消极言论,其不良情绪就会无法得到排解。

一个人的心理情绪与其对事物的观点看法密切相关。合理的思维观念往往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思维观念则恰恰相反,往往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比如,小华和小明两人由于交通拥堵,早晨上学迟到了。小华可能会想“自己早晨起床不够及时,以后上学早点起床”,产生积极乐观的想法。而小明可能会认为“我今天真是太不顺了,以前早晨上学都不堵车,怎么就今天堵车”,产生消极悲观的想法。由此可见,面对早晨上学迟到同一件事情,之所以小华和小明两人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是因为他俩对同一事件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二、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的主要特征

通过分析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其非理性思维观念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对待事物过于绝对化

对待事物过于绝对化是指大学生看待某一事物往往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片面地认为该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种思维习惯特征一般是与“必须”和“一定”这类词联系在一起,如“我一定要当学生干部”、“我必须考年级第一名”等等。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绝对化要求,原因在于客观事物的自身发展规律是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评价事物过于概括化

评价事物过于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非理性思维方式的表现,就好像是通过一个人的外表长相来判定其人品好坏一样。这种思维方式仅仅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确定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通过某一方面来评价整个事情。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晕轮效应”。例如,有的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挫折就认为“不是985高校毕业生,没有用人单位愿意录用”、“四年大学白读了,前途渺茫”。

(三)结果预期过于糟糕化

结果预期过于糟糕化是对某件事情的可能结果夸大化、极端化,甚至产生一种过分糟糕的心理预期。例如,“我挂科了,毕业证可能拿不到了”、“我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没有通过,同学们都看不起我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一个不好的结局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如果一个人坚持这样的观念,当遇到挫折时,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

三、非理性信念案例的自我剖析与感悟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大学生们应该时常反省自己,用合理观念和理性思维来取代“要求绝对化”、“评价概括化”和“结果糟糕化”等非理性思维观念。

我担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试验161班的学习委员一职。有一次,我们学院组织开展英语单词竞赛活动,辅导员黄老师安排我做好竞赛准备工作。为了选拔参賽队员,我设计了一个自认为比较合理的选拔方案,征求大家意见时,有的同学不同意我的想法,认为方案不可行。在最终决定参赛人选时,个别同学不听从我的安排,其他班委也不配合我的工作,我们之间发生了争辩,后来不得不去找辅导员老师调解商定。最终,辅导员同意我的选拔方案,我们班也在英语单词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从那以后,我感觉有些同学故意疏远我,我觉得特别委屈。现在,每当班级开展集体活动的时候,我的情绪就开始焦虑,怯于与同学沟通交流,心理情绪低落,精神也萎靡不振。

通过学习情绪ABC理论,我认识到:我对英语单词竞赛的非理性思维观念造成我心情郁闷,并非是英语单词竞赛这一具体的事件本身。在这一事件中,我发现自己存在几个不合理的想法:

1.我是班级学委,同学们应该服从我的安排。

2.我为班级服务,同学们都要尊重我的意见。

我对英语单词竞赛事件两种不同的认知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即:

英语单词竞赛事件两种不同的认知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表

由此,我体会和感悟到:任何心理困境都是自己造成的,是高兴还是失落、是痛苦还是快乐和是焦躁还是宁静等等,这些情绪反应都由个人本身的思维惯性决定。不同的思维观念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着力提高认知水平,构建合理思维结构,树立正确思维观念,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

四、大学生培养理性信念的策略探究

埃利斯认为,人的生活方式具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是非理性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大学生要发展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惯于理性思维的人。

(一)善于接纳自己

理性思维的人能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一方面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正确对待存在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要以一次考试的失败来评价自己的成败,要树立科学的衡量标准和长远的奋斗目标。

(二)勤于自我负责

理性思维的人能够积极地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也能主动寻求帮助。对于家庭困难的贫困大学生,一方面可以主动申请助学贷款;另一方面积极努力争取获得奖学金,同时还可以主动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开源节流,减轻经济压力。

(三)乐于包容忍让

理性思维的人能够乐观地包容别人的缺点和误解。“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让和退却并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理智和冷静的象征,向后退一步,有可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细节决定成败,度量成就伟大。在人际交往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罗万象,博采众长。

(四)勇于面对失意

理性思维的人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敢于接受“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事实。失意的时候,只有勇于面对,才有希望和未来。如就业面临困难时,大学生要秉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心态,勇敢迎接挑战,坦然面对失败。

总之,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保持理性的信念、树立合理的观念、培养理性的思维,积极抵御和主动应对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影响,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參 考 文 献]

[1]张延华.艾利斯ABC理论的应用及对大学生教育的启示[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3):24-27.

[2]李明.改变不合理信念—ABC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例谈[J].中小学德育,2016(3):69-70.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柯燕.基于理性情绪治疗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太原学院学报,2016(9):63-65.

[5]李向东.运用ABC理论解决中学生的心理情绪问题[J].班主任,2009(8):34-35.

[6]百度百科.情绪ABC理论.[EB/OL].http: //baike.baidu.com /link?url=SAucLPMVHX1LeCh3ZzN9ZMnogLYgRLJosuRS6D5nu0ZoJLXeFA2zfjrAzD4TQ-XhoLhqAyQosPDOyzT-Tvgs8mddePkf6ANPKQpg5TADIS_N3nHOC7paz_QMhrkaYWHq.

[责任编辑:高萌]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