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江市区家庭二孩生育意愿调查分析

2017-07-07陈丹黎郭龙建周慧君

商业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育意愿镇江市

陈丹黎+++郭龙建+周慧君

[摘 要] 2016年中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为了解江苏省镇江市区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在镇江市区展开调查,通过设计、发放和收集问卷获取直接数据,分析家庭二孩生育意愿。结论显示26-30岁年龄段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强烈,现代家庭生育观念已经随时代发展改变,女性职业性质与职业发展影响生育意愿,而首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压力。因此提出发展经济,扩大义务教育范围以及提高对适龄女性福利与社会帮助等建议措施。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生育意愿;镇江市

[中图分类号] C92 [文献标识码] B

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加速老龄化,保障未来劳动力供给,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实施[1]。根据卫计委的预测,全国符合全面二孩政策条件的夫妇约有9000万对,预计每年新增的出生人口平均可能达到300万。但政策产生的实际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张丽萍、王广州(2015)与王广州(2016)对全国范围的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2-3]。裴盈(2014)基于零点数据公司2010年生育意愿的调查,对东部农村地区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展开研究[4]。宋健(2016)针对全面二孩生育对妇女就业的影响展开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5]。

本文以作者就读院校所在地江苏省镇江市作为研究对象,在江苏大学学生科研立项的资助下,以在镇江市区散发问卷为主要调查方法,对镇江市区家庭二孩生育意愿进行研究。镇江市位于江苏省中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处于江苏省中上游。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的三十多年中,镇江市区执行得比较彻底,少生优生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的自觉行为。当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后,有必要对其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有效收回问卷1032份,从数据的集中程度中直观分析镇江市区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议。

一、家庭二孩生育意愿

(一)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生育情况

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生育状况如图1所示。26~40岁的适宜生育年龄段的女性是本次调研的主要样本对象,其中,31~35岁和36~40岁年龄段的女性绝大多数已生育一孩,但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也很高,分别达到50%和48.8%,其中31~35岁年龄段的比例甚至超过41~45岁年龄段的比例(46.2%)。而26~30岁年龄段的女性已生育一孩的比例(41.7%)虽然低于30~40岁年龄段,但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仅为8.3%,为各年龄段比例最低,将成为二孩生育的主力。

(二)家庭中孩子的理想数目

图2为家庭中孩子的理想数目调查情况。选择2个孩子的女性本人为57%,长辈为69%,选择2个孩子的长辈人数超出了女性本人。表明在理想情况下,大多数家庭会选择生育2个孩子,显示全面二孩政策是一项得民心的政策。

(三)二孩性别取向

图3为生育二孩的性别取向。69%的家庭选择生男生女都一样,19%的家庭选择生育性别与一孩相反。反映了大多数家庭对二孩的性别取向无所谓,一部分家庭追求儿女双全,只有极少数家庭偏向男孩或女孩。可见,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有效降低我国男女性别比。

(四)家庭想生二孩的原因

家庭想生二孩的原因如图4所示。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已挣脱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束缚,变为独生子女不利于孩子成长和喜欢孩子,反映了现代家庭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感受。

二、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分析

根据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在镇江市区20~50岁年龄段,有36.6%的女性不愿生育二孩,而30~35岁和36~40岁年龄段分别达到50%和48.8%,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

(一)职业差异对女性生育二孩的影响

图5反映了职业差异对女性生育二孩的影响。其中,商业服务人员、公务员和医务人员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最低,分别为33.6%、35.9%和35.9%,而设备操作人员、企业一般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最高,分别为77.4%、61.5%和61.1%。75.7%的女性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间享受到单位的照顾措施。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商业服务人员、公务员和医务人员可享受单位的照顾措施,在工作稳定且提供人性化照顾的单位,职业女性更加愿意生育二孩。设备操作人员收入较低,工作时体力消耗大,生育二孩的意愿低。薪酬和职位都处在中间层次的一般管理人员,不想生育二孩的原因部分来自经济条件限制和升职的压力。而其他职业人员没有稳定工作,收入较低,一部分不能享受单位的照顾措施,导致二孩生育意愿低。

(二)职业发展对女性生育二孩的影响

生育二孩对女性最直接的影响是休产假甚至辞职带孩子,工作单位也可能会考虑降薪调岗或辞退。本调查数据显示,61.2%的女性认为生育二孩对其职业发展有很大影响,30.6%认为影响较小,也有8.2%认为没有影响。15.3%会因职业发展放弃生二孩,14.3%为生二孩放弃工作或升职,70.4%选择工作与生育二孩之间不矛盾可以协调,这些数据说明,即使知道生育二孩对其职业发展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大多数职业女性还是会尽量选择生育二孩同时兼顾工作。而处于事业上升期和人生成熟期的36~40岁的女性则有69%认为生育二孩对其职业发展有很大影响,48.8%不愿生育二孩,但为了工作或升职而放弃生二孩的只有14.3%,71.4%认为工作与生育二孩之间不矛盾可以协调,显示36~40岁的女性能清醒地认识到工作、家庭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并尽力协调。

(三)家庭结构对生育二孩的影响

图6反映了家庭结构对生育二孩的影响。来自双独家庭的女性有12.5%不愿生育二孩,来自单独家庭的女性有34.1%不愿生育二孩,而来自多兄弟姐妹家庭的女性则有50%不愿生育二孩,显示出兄弟姐妹越少的家庭生育二孩的意愿越强的特点,这和家庭想生二孩的主要原因在于独生子女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反映了现代家庭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

(四)限制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及分析

现实家庭中限制二孩生育因素的多选题结果如图7所示。调查对象中,52.4%选择经济压力,35.2%无人带孩子,32.4%选择时间成本、工作压力和年龄太大。显示了经济压力、时间成本、工作压力和年龄太大等主要因素将影响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

经济压力来源的多选题结果如图8所示。调查对象中,58.1%选择学前教育,48.6%选择大学教育,38.1%选择基本生活开支,36.2%选择房价,31.4%选择医疗费用、房贷和车贷。调查显示,在镇江这样一个全国三线城市,房价压力虽然也大,但生育二孩对家庭经济压力影响更大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外的学前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费用开支。另外,生育二孩也会较大幅度地增加家庭基本生活开支。

新生一个孩子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家长们面临增加收入或是降低家庭成员生活支出的压力。而且这样的经济压力是普遍存在,也将持续存在的,将严重影响家庭二孩生育意愿。

三、结论与建议

(一)26~30岁年龄段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强烈

26~30岁年龄段的女性处于身体健壮期和事业适应期,时间、精力也充裕,为孕育健康二孩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个群体将成为生育二孩的主力。在国家全面二孩政策支持下,只要职业稳定,收入预期良好,身体健康,她们顺利生育二孩的几率最大。

(二)生育观发生变化

大多数家庭的理想孩子数目是2个,兄弟姐妹越少的家庭生育二孩的意愿越强,生男生女都一样,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感受。这和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家长制等传统观念不同,可以看到从传统生育观向现代生育观的变迁,是时代进步的缩影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三)职业性质和职业发展影响生育意愿

在工作稳定且提供人性化照顾的单位,职业女性二孩生育意愿高。反之,没有稳定工作,收入较低,不能享受单位的照顾措施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低。

生育二孩对女性职业发展有很大影响,但大多数女性会尽力协调工作、升职、家庭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四)经济压力成为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首要因素

家庭中限制二孩生育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压力,而经济压力主要来自于义务教育之外的学前教育和大学教育费用,以及基本生活开支。

(五)建议政府制定切实的保障措施

1.发展经济,提高家庭收入。

2.扩大义务教育范围,减少学前教育和大学教育费用。

3.对26~30岁年龄段女性给予特別关爱,比如:适当延长生育二孩产妇的产假,增加健康检查,要求工作单位为职工提供哺乳室,增加托儿机构等措施。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1-5.

[2]张丽萍,王广州.中国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5(6):43-51.

[3]王广州.影响全面二孩政策新增出生人口规模的几个关键因素分析[J].学海,2016(1):82-89.

[4]裴盈.东部农村地区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5]宋健.普遍二孩生育对妇女就业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6(1):20-22.

[责任编辑:史朴]

猜你喜欢

生育意愿镇江市
统编语文教材八(上)第六单元拓展阅读
A Kind Teacher
吃虾记
艺林雅苑
“80后”已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全面两孩”政策下城市女性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从生育文化角度论“全面两孩”
寻临界 破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