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7-07石晶晶武玲玲

商业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成本管理企业

石晶晶+++武玲玲

[摘 要] 管理会计是跟财务会计相并列的两大会计学科,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一部分,管理会计的应用目标是向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助于其做出科学决策、预测的会计信息,其应用的平台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手段灵活多样。通过研究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实践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立足于管理会计自身的特性来进行分析。企业应该完善管理会计科学理论体系;改善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强化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减少管理会计失误。

[关键词] 管理会计;企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一、管理会计相关概述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为了满足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管理需求所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其内容上来看,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管理科学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管理会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是为提升经营管理效益及效率建立的相关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向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项会计信息数据。管理会计的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法因为经济组织的规模、性质以及经营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不过总的来讲,管理会计的应用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管理会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在各国的企业中推广和使用。尤其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逐步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普及应用以及经营机制的转换,在此背景下管理会计的发展应用也到了关键的转折点上,急切需要构建科学化的管理体系。跟传统的财务会计相比较,管理会计能够合理解释过去、科学控制现在并合理规划未来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一)成本性态分析

所谓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存在的依存关系,即当业务量发生变动时某一类成本的变化形态。按照成本性态,可以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混合成本。从业务量和成本之间存在依存关系来分析业务量的变动对于各项成本变化产生的影响,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企业的财务人员主要应用管理会计的成本性态原理进行两个方面的分析,一是成本控制分析;二是计划编制工作的分析。通过成本性态分析,掌握业务量与成本之间存在的规律,可以合理有效的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本量利分析

所谓本量利分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数学化的会计模式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之上,对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单价、销售量、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

企業可以运用本量利分析及相关指标的计算,如边际贡献、安全边际、保本点、保利点等展开定量分析,进行前期预算工作,规划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合理的经营决策,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帮助企业更有效的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投资决策分析

所谓投资决策分析是指通过对投资规模、投资风险以及投资收益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后对不同投资方案做出抉择的分析方法。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需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和投资的风险价值因素。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前提下,资金的价值在不同时点是不一样的,即资金在周转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利润和增值。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在对不同投资方案进行比较时,必须将不同时点的资金折算为同一时间后才能进行比较。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会计科学理论体系

当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主要是从西方国家引入的,并没有很好的结合我国国情以及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实践形成一个适应我国会计环境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等学科之间也没有实现理论上的合理界定,并且我国至今都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不够完善,难以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二)风险管控能力低,风险的评估及控制能力有待提升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所面对的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正是基于此,风险控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性以及经常性的环节,应当设置专门的岗位及培养专业人员,做好风险规避以及控制工作。不过在管理会计的实践中,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管控能力普遍需要提升和发展。

(三)内部控制实施不够全面,风险较多

对于企业来讲,管理项目一般较多,管理控制不到位很容易导致管理出现失误,引发损失,增加风险,为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的实施增添了难度。内部控制不到位也很可能会导致企业出现亏损风险。

管理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尽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或者不足,但是应当看到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是难以阻挡的。尤其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管理会计通过有效参与企业管理活动和经营活动,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需要立足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逐渐向着战略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形成不同于以财务会计信息为主的传统会计系统,及时提供切实有效的决策依据。

四、提高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会计科学理论体系

能否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并逐步完善其概念结构是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以及方法体系的建设。

一是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形成基本的理论体系。在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时明确将其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实践,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要求,深入探索分析管理会计的目标、假设、原则、对象、职能等问题,逐步形成既有实践指导意义又有理论指导意义的方法体系。

二是强化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会计跟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之间的关系,实现理论上的合理界定,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并明确管理会计跟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依靠信息经济学、系统论、行为科学、控制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拓展研究范围,完善方法体系。

三是规范管理会计的基本准则。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将成为管理会计体系完善的标志。将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作为管理会计专门的研究机构,实现权威化管理,负责制定我国的管理会计基本准则,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相互联系、相互独立同時又具有一定层次的管理会计体系,切实提升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以及实用性,进而有效推进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研究、应用以及发展。

四是进一步规范管理会计基础教育体系。管理会计作为成熟的系统学科,应当具有完整的系统规范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理论以及实践两个方面的探讨研究。依靠基础教育,强化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渐提升社会管理会计的氛围和意识,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建立完善管理会计师考评机制,实现管理会计教育体系的规范科学。

(二)改善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

企业要想推广使用管理会计这一会计学科,就必须保障企业具有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依靠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在我国逐步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避免企业过于追求规模扩展,减少企业粗放式经营管理方式,积极完善企业效益性经营模式,确保企业能够通过管理会计等管理手段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还应当进一步规范法律体系,确保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公正,确保纳税行为的公正合理,并进一步促进企业使用管理会计的氛围,建立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在此基础上有效推进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发展以及推广。

(三)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要想有效应用以及推广管理会计,就需要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来作为保障,这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会计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在设置管理会计专业机构时,应当确保相关机构跟财务会计机构相互独立,并将管理会计管理机构跟财务会计以及内部审计机构共同并属于企业的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管理会计的综合管理职能。企业管理者应当明确企业发展和运用管理会计的先进理念和成果对于提升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是有效推进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重要保障,依靠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积极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建立起一支具备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由此来实现管理会计由理论向实践的新跨越。只有这样管理会计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应当将其职能准确定位,定位在实现跨专业的管理咨询以及管理顾问上,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切实制定战略管理规划并严格贯彻执行,进而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管理会计自身的发展。

(四)强化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会计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管理者应当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结合会计电算化管理实践来制定符合行业特点以及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机制,依靠完善的内控制度来有效减轻由于系统资源风险或者职业道德风险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重点在于强化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系统日常维护、会计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日常操作管理以及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实现合理经营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支持,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及时获得全面的会计信息,减少其决策的失误,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范围,确保事事有人负责。根据企业自身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实际,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对会计岗位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加强会计岗位的授权审批管控,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依靠岗位责任制、人员分工以及权限划分等减少舞弊以及越权行为的发生。会计信息化的实施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管理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升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还远远不能够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管理者应当提高认识,结合企业自身管理实际制定符合本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依靠会计信息化发展推动自身管理信息化,为企业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实践可以发现,当前不少企业管理者在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缺陷和不足,这些不足制约着内部控制的效率和企业效益,不利于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正是基于此,企业管理者应当将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依靠内部控制的实施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企业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控制作用,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独立经济监督活动来落实,确保其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应当按照有效性、合法性、及时性、全面性以及实用性等特点要求,确保内部控制组织设计的科学合理。内部审计能够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促进会计制度的贯彻落实,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除此之外,内部审计还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薄弱环节,帮助管理者查找原因,找出对策,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参 考 文 献]

[1]王秀芬,董红星.中国情境下的管理会计研究:热点、趋势与方法——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综述[J].会计研究,2012(4).

[2]周琳,潘飞,刘燕军,马保州.管理会计变革与创新的实地研究[J].会计研究,2012(3).

[3]于富生,张林.企业管理会计变革理论模型研究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3).

[4]李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3(18).

[5]杨文玲.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探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3(9).

[6]吴保忠.试论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和发展的环境[J].工业会计,2012(1).

[7]唐衍彬,夏云秀,朱小明,张国平.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12(10).

[8]汤伟.浅谈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市场研究,2012(7).

[责任编辑:高萌]

猜你喜欢

成本管理企业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哲理漫画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