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2017-07-07郭淑芬马宇红
郭淑芬++马宇红
摘要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发展战略。资源型区域常常会面临资源枯竭、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等“资源诅咒”问题,其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严峻挑战,及时了解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对促进其走向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理论推演分析,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提出创新支持能力与转型支持能力是该类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子能力,并从生存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社会支持能力、创新支持能力、转型支持能力六个子能力系统方面构建了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以及距离协调度测算法,以典型资源型省域山西省为实证分析对象,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前后各两个时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级及其协调度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度比较。结果表明:2010年“综改区”设立后,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由2007年的IV级弱持续发展水平提升到了2014年的Ⅱ级中可持续发展水平。但环境支持能力与转型支持能力两个子能力系统仍处在较低水平。同时,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内六大子能力系统的协调度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环境支持能力与其他各子能力系统极度不协调的现象。实证结果对山西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也反映了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度;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7)07-0072-08DOI:10.12062/cpre.20170409
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1992 年会议把可持续发展倡议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1]。但也正如Wilbanks所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比较抽象,还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依据,如果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为问题来分析,就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也就是放到较具体的地理区域上[2]。因此,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落实到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由此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将区域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研究区域内部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协调程度[3],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可概括为两方面内容,一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研究区域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二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探讨区域所具有的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可能。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决定着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性。因此,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资源型区域作为一种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资源型经济特色突出,在区域分工体系中倚重于资源贸易的特殊类型的区域[4],随着资源逐步枯竭、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等“资源诅咒”问题的出现,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性受到严峻挑战。了解与评估资源型区域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与潜力就更加具有了必要性。目前研究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李晶[5]、奚青梅[6]等構建的指标体系体现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个维度;陈旭升[7]基于压力-状态-变化-政策框架模型,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建立了反映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张秦[8]从基础支撑能力、发展能力、协调能力、持续能力方面界定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研究是本文建立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参考,但现有指标体系还不能很好地反映资源型区域的特殊性。在实证评测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时,已有研究也没有进一步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内各子能力间的协调度进行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是由各子系统的发展能力和各子系统间的协调性共同决定的,只有系统内各子系统相互间协调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更高。二是通过采用不同的模型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苏哲[9]运用层次分析法、李丹[10]从生态足迹的角度出发、齐义军[11]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朱明峰[12]借助 BP 神经网络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测度研究。多数研究采用Delphi法或层次分析(AHP)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这类方法赋权时,多将经济因素放在首要地位,对资源环境维度的重视不够,因此可能出现在评测结果中某些以资源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区域,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偏高估计的现象。
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资源型区域发展陷入困境、急需转型的特征,提出创新支持能力、转型支持能力并将其纳入到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选择评价模型时,出于尽量客观的考虑,运用了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与传统方法中通过专家主观确定权重的方式相比,该方法只要参考实际数据确定指标的上限、下限和临界值即可,大大降低了主观性。另外,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运用多维乘法计算综合指数,与传统加法相比,更加突出了整体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整合原理。此外,本研究还选用距离协调度测算法对实证分析对象——山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子能力系统间的协调度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1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理论分析
1.1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协调度的概念与构成
1.1.1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着区域未来的发展潜力与可持续可能。它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不仅与一个区域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该区域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支持能力相关。目前,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定义,大体可分为以下3类。其一是直接将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同于可持续发展。持此观点的主要学者有王黎明、毛汉英[13]等。他们提出,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该地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综合实力;其二是基于系统观界定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牛文元[14]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系统在特定目标和阶段内可以控制在可持续发展阈值内的概率;其三是从宏观上认识可持续发展能力。联合国[15]将可持续发展能力定义为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前进的能力。也有学者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外延分析。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课题组指出[16]: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可由生存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社会支持能力、智力支持能力五个基本能力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去衡量;姚晓东、曲福田[17]等也认同区域可持续能力由此五个方面能力构成。本文认为,界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能力3个要素并可进行能力分解。基于此,本文界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一个特定的区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基础体系。该能力是由该区域的基本生存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等状态所共同决定的。
1.1.2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
伴随矿产资源开发的持续进行与资源价格波动,我国资源型区域逐渐面临产业单一、资源耗竭、生态环境破坏、生存资源损耗、经济增长乏力、社会不稳定等的“资源诅咒”困境。无论是在资源价格高企时期的经济增长阶段,还是价格低落时段的增长滞缓,资源型区域的不可持续性有着不一样的反映。资源型区域要走出困境,就要通过转型实现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17]。因此,转型支持能力就成为资源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就应将其具备的转型支持能力納入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体系中。所谓转型支持能力,本文认为主要体现在资源型区域的产业转型能力和社会转型能力两个方面。此外,资源型区域的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生态改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又必须立足于创新驱动,创新支持能力在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尝试突出资源型区域的创新支持能力。参阅文献[16]中构建的指标体系,本文从生存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社会支持能力、创新支持能力、转型支持能力六个方面来建构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生存支持能力,是指满足区域人民基本生存需求的能力,主要由区域内的生存资源禀赋、生存资源的稳定性与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决定。伴随区域开放与合作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愈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也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基本需要。经济支持能力主要指区域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可由区域经济增长状况、区域的对外贸易水平去反映;环境支持能力主要体现在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以及环境治理两个方面,对资源型区域而言,环境治理成效直接决定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能;社会支持能力主要体现在社会稳定以及区域内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两个方面;创新支持能力主要指区域形成的创新环境,以及区域的创新投入与产出能力;转型支持能力主要指区域产业转型能力及社会转型能力(详见表1)。
1.1.3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度
协调是多个系统之间或系统要素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所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状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协调度是指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内,各子能力系统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相互配合、协作达到和谐的程度。本文中特指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内各子能力间的协同程度。
本文首先评价了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内各子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各子能力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测度。通过探究导致其协调性变化的指标,为资源型区域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一定建议。
1.2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解,结合指标选取的综合性、代表性、科学性和可获得性原则,参考文献[16]提出的指标体系,本着实现资源型区域特殊性的要求,本文构建了具有6个子能力系统,31个测度指标的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鉴于二级指标已在前文提及,在此重点对三级指标及评价指标进行释义说明。
(1)生存资源禀赋。生存资源泛指那些维持人类基本生存需求、并能被直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资源,诸如耕地、水、空气等。因此,本文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二级以上天数占比来衡量区域内生存资源禀赋。其中,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分别表示按人平均的耕地数量和水资源数量,二级以上天数占比表示区域空气质量。
(2)生存稳定与持续能力。生存稳定与持续能力反映系统对生存资源的利用效率,即系统将生存资源转化为产出,并将产出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以农业为例,本文选取人均粮食产量与农业总产值来衡量区域生存稳定与持续能力。人均粮食产量,反映区域将耕地资源等投入转化为农产品产出的能力,农业总产值反映区域将农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
(3)基础设施能力。衡量区域内维持生存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主要涉及到交通、通讯、网络等方面。鉴于交通方面人均拥有公路里程等多年来没有较明显的变化,本文仅选取宽带用户数、移动电话用户数来衡量现代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4)经济水平。指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选取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三个指标来衡量。(5)对外贸易。反映区域经济的开放程度,本文选取实际利用外资额表示。
(6)环境质量。主要指区域边界内空气、水资源的质量。本文选取SO2年平均浓度表示大气环境质量、化学需氧量减排量表示水环境质量。
(7)环境治理能力。指区域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及效果。本文选取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占GDP比重来表示区域对环境治理的投入水平,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率(%)来表示区域环境治理效果。
(8)社会稳定能力。社会稳定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就业水平,就业率越高,社会相对越稳定;二是社会公平程度,社会相对越公平,社会稳定程度越高。本文分别用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乡居民收入比表示。
(9)生活质量水平。居民的生活质量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选取城镇化率、人均存款额、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四个指标进行衡量。
(10)创新支持能力。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区域当前的创新环境,用区域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来表示;二是创新的投入产出水平,本文选取投入指标R&D经费支出占比、产出指标专利申请受理数、成果转化效率指标技术市场成交额来表示。
(11)社会转型能力。转型重在以民为本,民生工程对转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因此,社会转型主要指政府对民生工程的支持改进及其效果。本文选取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发展与民生指数来衡量。
(12)产业转型能力。产业转型包括区域产业升级及产业结构的转变方向,本文分别选取万人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采矿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GDP占比来衡量。
1.3评价方法
1.3.1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
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是一种指标综合方法。其意义是通过设定 n 个指标,以这些指标标准化后的上限值为半径构筑一个中心 n 边形,以这些指标的实际值的标准化值构成若干不规则n边形,n 个指标可构成(n-1)!/2个不规则 n 边形,这些不规则中心 n 边形的顶点为n个指标首尾相连的一个全排列。不规则中心 n 边形面积的均值与以标准化后的指标上限值为半径构成的中心 n 边形面积的比值即为综合指数[18]。该综合指数的大小可反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级。具体评价步骤如下:
第一,采用公式(1)对指标进行标准化:
式(1)中,Uu 、Lu、Tu分别代表指标 Xu的最大值、最小值与均值,Su代表标准化后的指标值。
由式(1)可知,在进行标准化后的所有指标的取值都被压缩在[-1,1]这个区间。当 Xu=Lu时,Su =-1;当 Xu=Uu时,Su=1;当Xu=Tu 时,Su=0。有n个指标时,可以得到一个正n边形,该n边形的n个顶点表示Su=1 时的值,中心点表示Su=-1时的值,各指标的标准化值则都处在中心点到顶点的线段上,而Su=0时构成的多边形为指标的临界区。临界区的外部各指标经标准化后均为正,临界区的内部各指标经标准化后均为负。
第二,通过公式(2)计算综合指数S:
式(2)中,Si、Sj代表相应的单项指标值,i, j=1,2,…n,且Si≠Sj。
第三,设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级:
根据综合指数S值的大小区分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级。吴琼、王如松[19]等对此进行过划分,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当S≥0.75时,为Ⅰ级强可持续发展;当 0.5≤S<0.75时,为Ⅱ级中可持续发展;当 0.25≤S<0.5时,为Ⅲ级可持续发展;当S<0.25时,为Ⅳ级弱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等级划分标准以此进行。
1.3.2距离协调度测算
现有研究中多采用距离协调度公式来测度系统内各子能力间的协调度。这种方法通过测量各子系统间的距离,来判断其协调程度。即,子系统间距离越大,协调度越小;距离越小,协调度越大。设子系统或系统要素M1、M2在时点t 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量度函数分别为F1(t,x)和F2(t,y),则它们之间的距离大小可用离差系数C(t)来计量。两个子系统或要素间的离差系数C(t)越小就意味着它们之间越协调,反之亦然。离差系数公式为式(3):
式(3)中,s代表子系统或要素两两间的标准差,C(t)的值介于[0,1]区间上。当F1(t,x)=F2(t,y)时,C(t)=0,此时系统或要素间协调度最好;C(t)=1时,两两间协调度最差。
2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分析
山西省作为全国最典型的煤炭资源型省域,依赖煤炭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以煤炭、冶金、炼焦、电力为支柱产业的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体系。然而长期的资源依赖却也带来了一系列综合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全省支柱产业单一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居民收入水平低且收入差距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创新动力不足、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等。全省可持续发展问题面临严峻挑战。2010年12月,国务院批准在山西全省范围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先行先试”探索破解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难题,全面改进四大领域、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改区”设立以来,山西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取得了一定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为进一步验证本文构建的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也为了明确山西省“综改区”设立以来的可持续能力变化情况,本文以山西省为例进行实证测度。
2.1数据来源与时间窗口
选择山西省“综改区”设立前后各两个年份为实证分析的时间窗口期,分别是2007年、2010年、2012年、2014年,以这4个年份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均来自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山西统计年鉴》、《山西省统计公报》及山西省相关政府部门官方网站。
2.2山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结果分析
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对山西省不同发展时点(2007年、2010年、2012年、2014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可持續发展能力综合指数从2007年的0提高到2014年的0.745,从2007年的IV弱可持续等级跃升到了2014年的Ⅱ级中可持续发展水平,6个子能力系统的可持续表现也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向好变化。具体测度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山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6个子能力的变化情况如下:
(1)生存支持能力。2007年和2010年的山西省生存支持能力指数值较小,均处于IV级水平。随着“综改区”的设立,2012年山西省生存支持能力发展指数已达到Ⅱ级中可持续发展,2014年则达到Ⅰ级强可持续发展水平。这说明山西省近几年来在资源转化效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经济支持能力。山西省经济支持能力指数在2007年和2010年均处于IV级水平,“综改区”设立以后迅速发展,到2012年,达到0.527,处于Ⅱ级中可持续发展,2014年达到Ⅰ级强可持续发展水平。这说明“综改区”设立后,山西省经济发展呈现出好的态势,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注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不断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3)环境支持能力。山西省环境支持能力指数整体较差,除2012年处于Ⅱ级中可持续发展水平外,其余三个年份均处于IV级弱可持续发展水平。这说明山西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从各个指标来看,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占比以及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率都处于较低水平,SO2年平均浓度有上升的趋势。山西省未来还需加大对污染治理以及废物处理利用等方面的投资,增强区域环境支持能力。
(4)社会支持能力。2007年、2010年的山西省社会支持能力指数均较低,仅处于IV级弱持续发展水平,2012年也仅达到Ⅲ级水平,而在2014年则达到Ⅰ级强可持续发展水平。这说明“综改区”设立后,山西省社会支持能力发展较快,到2014年有了明显的提升。从各个指标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稳定、城乡收入比有所下降,这说明山西省社会相对稳定,而城镇化率、人均存款额两项指标均有明显的上升,城镇以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均有明显的下降,这说明人民生活质量获得较大提升。
(5)创新支持能力。2007年和2010年的山西省创新支持能力指数较低,均处于IV级弱持续发展水平。在“综改区”设立后,得到了稳步的提升,在2012年达到Ⅲ级可持续发展水平,2014年达到Ⅰ级强可持续发展水平。这说明山西省政府越来越重视科研创新,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从具体指标来看,表示科研投入的指标R&D经费支出占比,和表示科研产出的专利申请数等均有显著的增加,另外表示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也有大幅提升。
(6)转型支持能力。2007年山西省转型支持能力指数处于极低的水平,2010年和2012年,处于Ⅲ级可持续水平,而到2014年处于Ⅰ级强可持续发展水平。这说明山西省的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各项具体指标来看,在产业转型方面,高新技术产业GDP占比有所上升,而采矿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有所下降,这说明山西省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社会转型方面,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增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也逐年递增,发展与民生指数也不断增加,这说明山西省的社会转型能力有所提高。
总体上看,从2007年到2014年,除环境支持能力水平等级几乎停滞无变化外,全省的生存支持能力、社会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创新支持能力、转型支持能力5个子能力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且到2014年,这5个子能力系统均达到了Ⅰ级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级。可以说,山西省在“综改区”设立后,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2.3山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度的测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前文提供的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的方法,以及山西省可持續发展能力计算结果,分别计算2007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山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各子能力两两之间的协调度C(t),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2007年,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度水平整体较差,各子能力两两之间的协调度指数基本均在0.5以上。结合前文得到的各子能力具体指数可知,2007年生存支持能力、创新支持能力、转型支持能力三者指数基本接近于0,而社会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三者则相对较高,由此造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极不协调的现象。同时,也反映出2007年山西省的发展重心仍在社会经济方面,在资源有效利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方面还处于极低水平。
2010年,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度整体上有所改善。首先,转型支持能力与社会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三者之间的协调度指数均有所下降,转型支持能力指数提升,转型逐渐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有所发展;其次,创新支持能力与社会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三者之间的协调度指数也有大幅度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创新支持能力指数有明显的增加,政府逐渐开始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最后,生存支持能力与其他各子能力系统的协调度指数均降至0.5以下,生存支持能力指数相较于2007年有所提升,结合各指标具体数值看,主要是因为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2012年,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度状况有较大改善。除社会支持能力外,其他各子能力两两间的协调度指数均降到0.2以下。结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指数可知,2012年生存支持能力(0.64)、经济支持能力(0.53)、环境支持能力(0.62)、转型支持能力(0.5)均达到了Ⅱ级中可持续发展水平,只有创新支持能力指数(0.45)和社会支持能力指数(0.33)还处于Ⅲ级可持续发展。这主要是因为,“综改区”设立后,政府加大了对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相关投入,使得创新支持能力和转型支持能力有较大提升,而区域内部人们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则有待提高。
2014年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度状况整体较好,只有环境支持能力与其他各子能力之间协调度相对较差。随着“综改区”的设立,山西省以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为主要目标,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而环境“瓶颈”问题仍然突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较重。2014年,环境支持能力指数为0.149,处于IV级弱可持续发展水平。这其中,一方面可能有数据选择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在于政府更加注重了经济转型及民生发展问题,对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仍有待加强。
3结论及启示
本文从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定义入手,界定了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与外延,并基于体现资源型区域特殊性要求的考虑,构建了具有6个子能力系统,31个评价指标的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6个子能力系统中,生存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社会支持能力具有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般性特点,转型支持能力、创新支持能力则更加反映了资源型区域的特质与实现可持续的要求。
同时,为验证构建的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选择以典型资源型省域山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的分析工具是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从实证结果看,“综改区”设立前后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较大的变化,“综改区”设立后,全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不仅综合能力由2007年的IV级弱可持续发展,进入了2014年的Ⅱ级中可持续发展水平,而且6个子能力系统中除环境支持能力外的其他5个子能力的可持续等级均发生了跃升。该结果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山西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成果,也说明本文所构建的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在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工作中具有较好适用性与科学性。
另外,本文还运用距离协调度测算法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子能力间的协调性。从实证结果看,山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子能力系统协调度水平也有了较大改善,在2014年,除环境支持能力外,其他子能力之间基本实现了协调发展。但从各个指标的具体数值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看,环境支持能力还处在较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因此,山西省要提升全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则仍就需要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污能力的提高。另外,转型支持能力也处在较低水平,尤其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过于小。因此,对山西省而言不仅要完成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全省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更应寻找培育新兴替代产业,大力引导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刘呈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苏睿先.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区域产业安全评估——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经济地理, 2012(10):89-94. [SU Ruixian. Evaluation of regional industry security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 case study of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J]. Economic geography, 2012(10):89-94.]
[2]WILBANKS T J.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geographic perspective[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94, 84(4): 541-556.
[3]陆大道, 樊杰.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兴起与作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 (3):290-300, 319. [LU Dadao, FAN Jie. The rise and effect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in China [J]. Journa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2(3):290-300,319.]
[4]郭淑芬, 高策. 产业群与资源型区域的持续发展探析[J]. 中国软科学,2003(2):128-132. [GUO Shufen, GAO Ce. A study on the industry cluste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 regions [J]. China soft science, 2003(2):128-132.]
[5]李晶.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初探[J]. 资源·产业,2005(4):4-8. [LI Jing. Index system model of estimation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exhausted cities [J]. Resources & industries, 2005(4):4-8.]
[6]奚青梅. 資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方法探讨[J].生态经济, 2009(8):92-96. [XI Qingmei. Discuss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method of resourcebased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J]. Ecological economy, 2009(8):92-96.]
[7]陈旭升,綦良群.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03(5):12-15. [CHEN Xusheng, JI Liangqun. A study on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typed city [J]. Scitechonlogy and management, 2003(5):12-15.]
[8]张秦,李笑春.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5):104-108. [ZHANG Qin, LI Xiaochun. Study on evaluation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a case study of Erdos City, Inner Mongolia [J].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Chinese version), 2013(5): 104-108.]
[9]苏哲. 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5):19-22. [SU Zhe. A study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sourcebased cities [J].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7(5):19-22.]
[10]李丹, 臧淑英. 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伊春市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05(12): 56-61. [LI Dan, ZANG Shuy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y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a case study of Yichun City [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05(12):56-61.]
[11]齐义军,付桂军. 典型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研究方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3):117-123. [QI Yijun, FU Guijun. Evaluation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ypical resource regions: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J].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2(3):117-123.]
[12]朱明峰,洪天求,葉强. 基于神经网络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5(3):423-428. [ZHU Mingfeng, HONG Tianqiu, YE Qia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 forecasting for resourcebased citie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5(3):423-428.]
[13]王黎明,毛汉英. 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研究[J]. 地理研究, 2000(2):156-164. [WANG Liming, MAO Hanying.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in Chinas coastal areas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0(2):156-164.]
[14]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NIU Wenyuan. Introduc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4.]
[15]联合国. 21世纪议程(中译本)[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3. [United Nations. Agenda 21(Chinese translation) [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Press, 1993.]
[16]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R].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0.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 Strategy repor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R]. Beijing: Science Press,2000.]
[17]姚晓东, 曲福田, 肖屹. 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及协调性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 2008(6): 232-237. [YAO Xiaodong, QU Futian, XIAO Yi. A study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J].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2008(6):232-237.]
[18]龚艳冰, 张继国, 梁雪春. 基于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的水质评价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9): 26-31. [GONG Yanbing, ZHANG Jiguo, LIANG Xuechun.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of East Route based on entirearraypolygon evaluation method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9):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