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创新型实践学分“多元化”实现路径分析
2017-07-07张利萍徐斌高慧
张利萍 徐斌 高慧
摘 要:创新实践作为高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石,也是教育教学发展和进步的源泉。文章调查研究了高校本科教育在创新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先破后立”的手段,提出了“创新型”实践教学的内涵,并以此核定本科实践教学学分,探究其实现路径,即通过强化教师的领军作用,建立健全创新实践项目制度,创设创新活动场所,实现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强化新技术的服务作用,为实现高校本科生创新型实践教学学分提供可行之路。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型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58-04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文化传承的源泉。高校作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承载着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究和转化,承载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2]。可以说,高校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创新事业发展的深度。因此,高校必须从根本上建立完善的创新发展机制,营造创新型学术氛围,打造创新型科研团队,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历史基础薄弱,学术制度不规范,配套设施薄弱,重基础轻实践等,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政策支撑,缺乏完善的创新实践教育制度,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是缺乏创新的理念和意识[3-5]。
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环节,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输送人才、输送技术的重要作用,本科生的素质决定国家未来主要技术人才的水平[6]。科技要创新,社会要进步,没有创新,只能落后挨打,因此对本科生创新教育的培养和引导显得尤为关键。
近二十年来,我国本科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是本科毕业生的质量却一直是社会的“诟病”。“眼高手低”、“自命清高”、“读死书”、“动手能力差”这些字眼成为困扰本科教育发展的“毒瘤”,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坐视不理,而是要找到限制教育发展的“症结”,调整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落实人才培养的质量。
归根结底,造成这些不良因素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本科教育没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能彻底做到以“学生为本”,没有建立起灵活机动的创新教育发展机制,缺乏与创新教育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活动,很难激发起学生创新的热情,更重要的是缺乏社会发展、国民生产和科学技术等前沿领域对本科教育教学的“引领”和“引导”作用。如何打破目前这种不利的局面呢?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對现状,找到破除僵局的“靶点”,更新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模式,建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创新型实践教学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所谓“创新型实践教学”是指依托专业背景,借助实践教学平台,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导向,在减少验证性、理论性的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建立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专业兴趣、畅通学生创业机制、形式多样、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
一、欲“立”须先“破”
(一)破除不合时宜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的走向,教育制度决定教学的结果,不合时宜的教育制度和思想会阻碍教学的发展与进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教育教学思想的改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高校仍然存在着一些陈旧的规章制度和落后的教育思想,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阻滞了人才培养的步伐,如:官僚气息,重管理轻学术,重研究数量轻质量,唯论文轻应用,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等[7-8]。这种风气的盛行与高校的考核、评聘、晋升、评奖评优等制度有关。在这些制度的“指挥棒”下,“教师唯文章,学生唯分数”,如此怎能有创新?因此,对这些陈旧理论必须大胆摒除,认真研究高校教师的考核问题,调动教师的领军作用,从根本上营造师生共同追求创新的教学科研氛围。
(二)破除陈旧的教学体系
旧的教学体系中,理论教学占据比例较大,还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等现象。从安徽农业大学2006版、2009版、2012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理论课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8.53%、85.45%、80.12%。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分别为:11.47%、14.55%、19.88%。由此可见,随着改革的推进,实践教学的比值在增加。在实践课程中,验证性的实验比例也在缩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增加。另外,实践教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实验课、实习课,而是融入了创业、竞技、小发明、小创作、团队建设、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可以看出,高校已经意识到了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个性化的创新教育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破除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我国的教育自小学阶段,教师的主体作用十分突出,应试教育也催生出教师“填鸭式”、“逼迫式”、“吼叫式”的教学方式,以至于在高等教育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十分明显,导致学生“牵着才能走,赶着才跟着走”的现象。因此,在本科生刚入学之时,就必须对其进行有序的创新实践教育,变“牵着走”、“赶着走”为“自己走”。每年针对教师能力培养的活动层出不穷,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现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真学、真干、真创”,才能发挥教育的真正作用,而教师要体现出“引领、引导、疏通、服务”的功能,传授学生创新之道,传授学生创业之道,传授学生发展之道。
二、“破”后须再“立”
破除旧制度之后,必须再建立新的教学秩序,以适应新型教学活动的展开。“破”旧制度容易,但是“立”新制度难度大,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需要做的工作更多。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专业发展的形式、毕业生就业的模式、社会对人才需求现状、现有的基础资源、师资队伍、学生发展现状、专业发展前景等[9-10]。要做的工作包括整合现有资源,重塑人才培养方案,新建实验实训基地,强化对外交流合作,细化创新实践实施细则,等等。由此可见,创新教育的推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循序渐进修正方案。
(一)以学生为本,强化教师的领军作用
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力量,必须充分挖掘其潜能,满足个性所需,量体裁衣培养各层次的人才。学生的创新教育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加以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11]。因此,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创新实践水平,賦予全体教师进行创新实践教育的责任,并纳入教学考核体系;其次,引进和培养专业性的创新实践的教师队伍,定期授课,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再次,定期邀请企业优秀人才、往届优秀毕业生,让他们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通过实战经验来引导学生;最后,加大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鼓励,对卓有成效的成果予以认定和奖励。
(二)实行弹性项目制,由学生自主选择创新形式
每年,教师根据自己项目数量及其任务多少,将科研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单元,并核定该项目的学分,由相关专业的学生根据每学期学业量的多少进行选择,类似选修课和公选课的性质,由教师负责考核和认定。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早将学生吸引到项目之中,又能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使其主动融入创新实践。在此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项目层次化,标明创新项目的难易程度。本科教育基本在4—5年内完成,不同学业程度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差别很大,特别是对于专业课教育,低年级的明显弱于高年级;但就参与项目的热情而言,低年级的学生热情更高。据我们调查发现大一学生对专业不了解的占90%,而参与科研项目的热情却达到了98%;而大四/大五的学生对专业熟悉程度达到80%以上,而参与科研项目的热情却大大降低,仅有45%。因此,对科研创新型项目的实施,一方面要抓住最佳时机,对低年级的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达到“边学边做,边做边提升”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的引导,鼓励他们借助专业发展平台更好择业和就业。
2.项目基础化,注重创新项目的承前启后。通常,教师科研项目的执行需要良好的专业背景,才能更好地实施。对于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执行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执行不到位,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若想再次激起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难度会更大。因此,如何协调项目和学生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项目执行顺畅与否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我们首先根据教师研究方向和领域组队,建立“团队式”的教师队伍。每年,对教师的研究项目进行梳理和探讨,凝练出梯度合理的、层次分明的项目,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其次,确保学生执行项目的传承性,从基础到专业,从浅显到深入,只有这样延续性发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专业知识,在基础学习中开始创新。
3.项目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富有热情,同时他们个性多样,需要建立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创新实践活动,他们完全不满足于专业内的教学科研活动,反而对一些新的科技成果,专业外的研究动态,以及与生活、娱乐等相关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对于这类学生,必须用合适的项目予以引导,给他们提供创新实践的必备条件,避免一些好想法和灵感的流失。近年来,3D打印技术的兴起,激起了许多学生的兴趣,许多学生都渴望能将该技术和专业结合起来。所以,在这方面研究的欲望十分强烈,学校也因此设置了相关的创新实践项目以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三)创设创新型实践场所,满足创新实践需要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高校本科生实现创新实践的重要保障,没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物质保障,创新实践只能“喊喊口号”,然而真正的创新实践是做出来的,必须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此,为了满足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建设。
1.重组现有实验室,突出功能性。实验室是加强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深化理论教学的重要基地[12]。目前,高校新建实验室的数量逐年增加,经费投入逐年增长,许多老的实验室建设之初缺乏整体规划,使得实验室分布零散,功能性不突出,缺乏使用的灵活性。因此,在不增加高昂投资的条件下,最可行的路径是进行实验室的重组,突出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和创新实践教育方面的功能性。功能性实验室之间不能割裂,而是互成一体,这样不仅能节约资源,而且有助于共享。如:我们将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实验室进行功能化组合后,原来的23个实验室,浓缩成12个功能性的实验室,从基础性研究到专业性研究,将微观结构测试、物理性质测定、化学性质研究、力学性能表征及应用实践串成一条线,达到了方便使用、便于管理、高效运转的目的。
2.加强实践场所建设立项,体现灵活性。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可以说一所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校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深度[13]。学校每年对按照专业设置进行实验室经费投入,经过多年的投入,实验室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果继续一味地撒“胡椒面”,一味地进行“平均主义”,在总教学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容易造成“贫富不均”的现象。为打破这种不利的局面,从今年起,学校开始以项目申报的形式来进行实验室建设,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有目的建设。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展现实战性。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成果转化的重要场所。高校作为创新创业发展的高地,不仅需要在基础研究上领先,更重要的是将成果进行转化和应用。目前,安徽农业大学的实训基地主要面向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科研成果孵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非本专业学生专业兴趣实训,校外企业入驻建设,中小学素质拓展教育,等等。
(四)加强多方合作,实现创新型成果的转化
检验创新实践教学的唯一标准在于其能否应用于生产,能否为社会创造价值。每年,我国科研项目的投入达到数千亿元,而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国家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也日益高涨,特别是对国家战略性核心技术的发展,更是不惜一切代价[14]。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我国的科研水平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在高端核心技术领域尚处于落后状态,这促使我国须加强建设系统性的、可持续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特别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原因不仅在于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更重要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实践教育方面滞后。为了赶超发达国家,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从未停止,如:加大实践教学内容、提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加大实践教学投入经费、设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鼓励大学生创业等,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5],但是,这些成果数量和高校本科生巨的数量是不对称的,可以说是严重不足。因此,对创新实践教育来说,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本科创新实践的教学改革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技术战。
1.引入校外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创新是推动企业深度发展的根本,企业的长久发展、持续发展,关键问题在于技术的创新,但是创新需要时间,更需要研究基础。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创新机构还比较完善,但是我国数量最庞大的还是中小企业,它们时刻面临着大企业的挤压。如何能够在有限資本的前提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技术创新是必经之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通常研究基础较为薄弱,流动资本有限,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对于高校,研究基础扎实,研究团队科研水平高,但是缺乏工业化的生产运营。校企联合为解决企业和高校创新实践发展不足的矛盾,提供了有利的路径,解决了高校创新实践发展应用的短板,为创新实践成果的转化提供发展契机。每年,“科大讯飞”为我校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资助,这不仅带动了学生创造的热情,而且部分成果已经在企业中得到应用,为企业的发展也注入了生机。在校企联合效益的刺激下,“荃银高科”在安徽农业大学也建立了农场主培训班,旨在加强企业和高校在创新实践教育方面的合作。
2.鼓励参与竞赛,完善创新成果。创新实践教育能推动学科的发展,能提升学生的层次,但是创新实践是否能经得起考验?究竟有多“新”?是否脱离实际?与生产的距离有多远?这都需要进一步验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比赛是检验“真成果”的重要路径。在参赛过程中,能够发现成果的优势和不足,这为成果的进一步转化提供了可能性。近几年,安徽农业大学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竞技比赛,学生不仅取得了丰富的比赛经验,也获得了一系列的国际、国内大奖,为学校争得荣誉,为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发展方向。以“挑战杯”、“爱农杯”、“兴农杯”、“专业内竞技”等为首的竞赛,为开展本科生创新实践教育提供了奋斗的方向。
3.加强横向合作,互补共赢。相对于校企合作,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研究所的横向合作更为便捷,基于同样的研究目的和发展需要,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愈加频繁。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化办学规模的扩大,国际化教学内容的深入,使得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办学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高校之间的合作方式不仅体现在科研项目合作、互派本科生交流学习、教学模式之间的交流、学术活动等方面,而且还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创业教育等方面大有作为。
(五)利用新技术,加强创新实践信息化教育模式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实验仪器发展新技术、学科发展前沿技术等的发展和进步都为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发展机遇。利用实验室网络发展技术,建立全校共享的实验室资源,内容涵盖实验室分布、功能,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训项目,网络课程,精品实践教学课程等。学生可以登录该网站,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加快了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陆续推出网络课、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等,建立了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为学生创新实践的落实提供了新的实现方式。
三、结论
高校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修订创新实践学分不是逼迫学生去完成任务,而是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进而将创新意识和行动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营造一个以学生发展和创造为主题的教育教学环境。当然,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站在一定高度去引领,教师站在高处引导,学生向着远处发展,特别是融入到课程中的创新实践活动更需要教师认真组织,精心引导。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模式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科学发展和社会进程的变化加以调整与完善。因此,随着教育的现代化的发展,我国高校必将在创新教育方面开辟新的天地,从而推动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潘金龙,李玉霞.关于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几点思
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2,(3).
[2]陈晔,徐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3]李辉.建设创新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
高等教育,2013,(17).
[4]沈剑敏,陈强,管利萍.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
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0).
[5]刘巧芝.创新实践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J].思想政治教育,2012,(2).
[6]鲍洁,梁燕.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
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7]吴晓春,贾丹.高校学术腐败的科技伦理反思——兼论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6,(3).
[8]张国忠.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及发展途径[J].佳木斯
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
[9]冯林,朱泓,刘志军等.构筑创新教育平台提升大学生创
新实践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11,(2).
[10]陈吉明.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
[11]李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
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3,(9).
[12]赵志强.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思考与探索[J].中
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3,(4).
[13]李娟,陈美娟.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助推器——校内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
教学,2013,(10).
[14]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
涵式发展道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
[15]邰枫,朱红,陈美娟等.以创新学分为抓手,强化学生创
新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