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二三”联动生产下的思维可视化教学

2017-07-07车琳

化学教与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造诱导可视化

摘要: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探索的永恒主题,脑科学研究给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思维的层次性、结构化的集成模块是人类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高速通道。人的天性是善于创造、积累知识,所以教学应尊从人的本性,教師和学生都是课堂的创造者。为此,我们提出双主体生产模式,即课堂教学一定要关注教师和学生两个生产中心,二者都做到创新,才有教学的创新。具体操作为“‘一二三联动生产模式”,即一学案引航;二主体生产中心互动;三环节路线推进的联动生产方式,该模式由宏观到微观的操作控制,使学生构建起核心知识心理图谱,实现思维的可视化,从而做到及时评价和高效调控。

关键词:创造;诱导;生产;可视化;模式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6-0020-05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6.005

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思考问题是从宏观到微观依次分化,具有一定的层级性和结构化的网络集成性,所谓的理解其实就是结构高度发达完善的结果;结构就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知识。因此,整体性(结构化) 学习策略是符合认知特点的规律化高效性学习策略,因它关注事物的整体性全貌,深刻地揭示反映了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的关联。显然,整体性学习是运用大脑里已有的丰富的神经元网络,使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那些关联的网络使学习者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地驾驭知识。

鉴此,高效的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整体性学习,启发、诱导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整体性框架;教学的创造性就在于让学生去建构起符合自身认知特点的结构集成化的网络模块。所谓可视化,就是将这种模块由内隐知识结构外显化,以可视的视觉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不同学生的认知风格一起碰撞、一起交流,达到更简约化、更实质化,更能精确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以探究的方式和过程最终在学生心理建构起完整的系统化的认识图纸,以可视的工具的形式展示出来,怎样建构这张图纸,这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由学生自主建构的系统工程。为使系统工程高效化,每堂课如期化,确保顺利实现目标,我们采取“一二三”联动的生产方式。

何谓“一二三”联动生产方式?“‘一二三联动生产方式”,即一学案引航(其功能是导学、导教、导思、导练,监控与记录、操作同行,适时介入使教学推进);二主体生产中心互动(即教师、学生创造生产同在、同激发、互交融);三环节路线推进(即诱导学生上路到陪伴学生走路再到学生自主寻路)的联动生产模式,该模式由宏观到微观的操作控制,实现探究式教学的全程监控,最终建构起核心知识心理图谱(学生内化储存的知识网络)。

一、“一二三”联动生产方式概况

1. “一学案引航”——具体教学进程(课的结构和时间的分配)

(1)明确教学目标(1分钟,做到心中有方向,学习有目标)

(2)预习演说(3分钟,先学后研,表达交流,开启研讨之门)

(3)课堂讨论——问题诱导(以小组为单位生生间酝酿,或分组实验探究,或阅读探究;再到师生间交流)(15分钟)

(4)思考与交流(引导学生拓宽交流,系统化梳理、上升到整体性结构、绘制网络图、概念图交流评价)(20分钟)

(5)效果检测(学生理论实践、信息反馈)(6分钟)

以上操作,由学案引航,这是编写学案的几个栏目内容。学案具有导学、导教、导思、导练,监控与记录、操作同行的功能,适时介入使教学推进。学案在我校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它的重要作用和不可缺少的独特功能。

2. “二主体生产中心”—— 知识生产(问题解决)流程(预设与生成、生产的中心环节)

每个问题的介入、链接、讨论,动态生成都经历下述的流程循环:

3. “三环节路线推进策略” ——实施策略(总体指导思想)

二、理论依据和认识

课堂的高效性规律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自然天性和已有的文化背景,掌握知识获取知识的规律,为建构核心知识心理图谱(学生内化储存的知识网络),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链接源。问题链接源一定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即要尊重科学发展的自然溯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产劳动来获取知识。课堂是教师导引的学生自己的生产过程,是学习和创造交融的生态系统。为此,课堂一定要关注教师和学生两个生产中心,即以学生为主体的生产中心,是以围绕教师的生产中心而展开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策略与方法的创新);没有教师的生产中心,学生的生产中心就没有依托,也就没有发源地;没有学生的生产中心,教师的生产中心就形同虚设或没有发挥其指挥引导的创造性劳动。高效课堂要必须体现出这两个中心的活跃和富有的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应该成为上述过程的载体,由激发学生探究到引导下的探究,再到自发的探究,课堂才能自然生发出高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创造生产知识的能力,只是创造知识的层次类别或特征或属性不同,因而各有侧重点和不同的倾向性;从宏观角度看,人的创造活动是一个大系统,分含三个子系统(可谓三个要素),各子系统间有如下的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生产系统的发展带动着其他二系统的发展,其他二系统的发展又促进着生产系统的发展。在生产系统中诸要素的协调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过程所从事的活动谓之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优化组合着其它各要素,其它各要素依附于生产过程的实现。

因此,生产性过程引导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关键。知识的生产过程(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创新活动)才是课堂设计的重点。为此,学生的课堂行为应为导航模拟探索式(目标的预设性)——学习性(教师预设的)和自主择向探索式(目标的随意性)——独创性(即个性的张扬)的交融。前者具基础性,而后者更具智能活动的高级性。探究性课堂即是上述二种学习方式(形态)交融的生态系统;模拟探索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择向探究,自主择向探究才是创新的源泉;因前者是模拟科学家的知识生产过程,而后者是学生实现了知识的自主生产过程,即富有创新性的活动过程(张扬创新思维的过程);因此探究性课堂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追求原创性的学习方式。

教学从根本上就是要实现上述两类探索的转化。从教学主体的感性接受到理性飞跃和实现创造性跨越三步走出发,我们将教学过程设立为可操作的三步程序途径,即由“教师诱导学生上路,到陪伴学生走路,继而放开学生自主寻路”的范式,从而实现学生向自主择向探索的转化,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实现教育创新为最终目标;追求原创性教育为价值取向,以挖掘学生的潜在力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主旨。并实现课堂教学的可操作化、程序化和规律化的集体生产程序。从而获取对探究对象的整体性认识,结构化认识,全面性认识;并最终以可视化的网络形态展现,从而做到及时评价和高效调控,即我们倡导的课堂知识生产观下的整体性学习策略与技术。

三、 教学案例

1. 教学的准备

我们倡导教师书写主教案和副教案,这两套教案都要齐备。

(1)主教案体现教学流程,是教师进行教学施工的图纸。要求突出实效性,创造性。有创意而实用,是我们追求的风格。以简洁、明快、方便操作为特色;不拘一格,体现各人的认知特点,我们提倡不同风格的教学导图或活动路线图。

案例1: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学导图:

案例2:蛋白质(第一课时)教学导图

(2)副教案体现学生的学习流程,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觉得学生的学习必须要指航,学生才能朝着一定的目标需要而发展。为此,我们历时四年编辑出了整套的学案,学案可供学生预习、课堂操作,也方便学生课堂笔记;同时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是设计学生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学生活动的导图,其编写栏目和风格、功能前已述及,这里不再赘述。

2. 教学的实施

(1)教师诱导

以教师设计的活动导图来推进教学,通过探讨交流,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网络框架,教师作必要的板书,每一步板书,都是讨论的一个导向,探究的一个开启,学生活动的烙印。思维碰撞的结晶,如下面的可视化图示:盐类水解(第一课时)的板书:

(2)学生的交流

学生在组内活动,全班讨论问题探究的基础上,最终要求学生画出思维导图或概念图,对本节内容有个总体的把握和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并反映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形成可视化的思维再现。

①要求学生绘制概念图,能帮助学生将新的化学知识与旧知识结合,从而完善化学知识体系;能帮助学生理清化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辨析化学概念;概念图可以作为评价手段,即学生所画化学概念图可以呈现他们对概念理解正确与否。尤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在课堂上让学生彼此交流,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概念图的绘制在课堂上完成,有助于教师当堂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学完一课时内容,让学生画小范围概念图,学完一个章节可让学生拓展成大概念图,可以是课上和课下,实践证明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举措。

②要求学生画思维导图,其画法较概念图更为随意,作图方便;图形由中心向外扩散,呈现作图者的思维过程;在学生思考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色彩丰富,有利于全脑思维,并提高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梳理、建立化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整体性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 该模式的优点

1. 给教师研究拓宽了空间

该模式强调师生的创造生产,不仅要求在问题的设计上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计鲜活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探究,诱发学生创新,同时要暴露学生思维的全过程,形成可视化,便于监控教学全程;要求教师要进行创新的劳动,尤其在教学的设计、教学的操作上,体现新颖、体现创意。实现双套教案的细致与简化并存的设计形式,可以克服教师年复一年的职业倦怠,提倡创意设计,绘制教学导图,有助于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使其篇篇有创意,篇篇有价值,给教师提供了发展空间,活化了思维,也拓宽了教学研究的空间。使得教师时时有竞争感,时时有新的创意呈现,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生活幸福感。

2. 有助于引導学生创造性思维

(1)有助于尊重学生的潜意识和学生创造生产的能力,发现的能力,发挥自主的能动作用。

(2)概念图能锻炼思维概括性和严密性,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其培养元认知能力。

(3)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章节框架的特点进行分析、教科书的编写是有科学依据的,了解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及其规律性,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知识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3. 便于评价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总结概念图或画思维导图,经过评比交流,会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严密程度。以及对概念的准确理解程度,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设计概念图的过程,可以捕获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和相异构想。学生通过绘制概念图,还可以反思自己学习的状况,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概念图评价学生的理解水平,其维度往往是多元的,如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以及网络学习共同体评价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完善自己的结构,优化思维方式,找出学习的症结所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使评价有依托,更符合学生实际。

参考文献

[1] 车琳.双主体自主生产视域下的化学课堂有效教学 [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2

[2] 杨季冬.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比较及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2):79-82

[3] 黄金沙,吴晓红,李文婷.“可视化”理念指导下的化学教学设计[J]. 化学教学,2015(2):44-47

[4] 朱韶红.化学概念图建构式课型的架构和实施的研究[J]. 化学教与学,2014(10):13-15

[5] 斯科特.如何高效学习[M].程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创造诱导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XKY—1和XKY—2的选育研究
一类捕食食饵系统中交叉扩散诱导的图灵不稳和斑图
包头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将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