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017-07-07郝军凯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整体诗歌情感

郝军凯

格式塔是德文音译,其含义有二:一是指形式,二是指任何分离的整体。这一理论的核心是“整体性”,即“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一个事物的性质不决定于任何一个部分,而依赖于整体,这个从该事物整体中产生的性质,即所谓格式塔质”。考夫卡、维特海默和科勒创建的格式塔心理学源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应用的范围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这个学说不仅影响了知觉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习理论。知识很重要,可是课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心理结构才是活的能力和能量。人要获得知识,但人更要获得一种结构、一种能力和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学习的理论,可以给学生一种思维的方式,对健全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无疑是很有帮助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尝试将格式塔心理学的四大学习理论,分别是整体性、直觉性、心物同形、完形压强运用于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其中,整体性和直觉性,在古诗歌学习的浅层阶段运用,心物同形和完形压强在古诗歌学习的深层阶段运用,下面我们将在古诗歌教学领域,运用格式塔理论来进行探究和实验。

一、古诗歌教学中实践整体性和直觉性原则的具体思路

格式塔整体性的思想内涵包括两个方面。(1)人们认识事物并非对个别刺激做出个别反应,而是对整体做出反应。(2)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事物的性质产生于整体。格式塔直觉性的思想内涵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仅凭直觉,一下子领悟到学习对象的本质特征。古人说“诗言志”,诗歌学习的重点是从诗的外在形式去把握诗歌的内在情感,整体性和直觉性很好地运用在对诗歌外在形式的把握上,为情感的理解奠定基础。

1.始终把古诗歌看作一个整体,注重诵读的整体感受

古诗歌是歌唱的艺术,在语言上拥有绝美的韵律,这种韵律美是枯燥的讲解所不能达到的,只能学生自己去感受。所以古诗歌教学中,我们老师要首先控制住迫不及待进行讲解的冲动,让学生在诵读中进行整体感受。汉代学者董遇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和古人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读诗歌的过程中,强调感受的整体性,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比如初中阶段学生们学习的第一首诗歌是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割裂它,它只是对日月星辰从大海中升起的客观描绘,放到整首诗中,有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背景,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便鲜明突出起来,能给人一种豪迈向上、胸怀广阔的感受。再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没有了题目中的背景,诗歌就变成了无根的呓语,在对题目和内容的诵读中,学生才能感受这由登高而产生的无人同行的孤独感和人生的卑微渺小感,这怆然才有了根源。这首诗的情感是在任何一个句子中都找不到的,它依存于整首诗。诗歌的整体诵读,包括题目、作者和年代,在这样的反复诵读中,学生才能获得整体中贯注的情思。把诗歌看成一个整体,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义,让理性的分析,让位给学生琅琅的书声。

2.从整体出发,介绍作家和时代背景,给学生直觉顿悟的支点

古诗歌和古文一样,已经基本退出了现代生活的应用领域,学生们更多关注身边的时事热点,一个个古人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和孩子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从整体来看,他们是当时时代的弄潮儿和先驱,他们同样经历过人生的不同阶段,他们的作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情感文化的结晶和精华。几千年来,在共同的文化土壤上,情感和感悟在很多时候是相通的。我们对一首古诗歌最初的体验和感受,就是直觉,它产生于我们阅读的经验、方法和人生经历。学习古诗歌的下一步,老师要让学生眼中的一个个名字鲜活起来,让学生带入自己的情感体验,然后再把學生的学习成果衍生到生活中去,加强和培养学生的顿悟能力。例如初中阶段重要的作家李清照,在开始接触她的作品之前,我鼓励学生去看《李清照传》,全面了解李清照生活的大背景和其个人的气质。在学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结合学生的春游和划船经历,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如果是李清照,如何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学生们对两首诗的学习兴致更强且感受更强烈,情感的共鸣是孩子们对作品进行独特感悟最关键的一步。初中阶段这样的重要作家还有陶渊明、李白、杜甫和苏轼,他们能给孩子们更多的人生感悟和启发。

3.以学生为本,注重和强化学生的阅读品位

我们语文老师要管好自己的嘴巴,让教学方法尽量简单一点,让学生自我阅读思考的时间多一点、再多一点,不要用我们的思考、教参上其他人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学生必须要真正读懂古诗歌,然后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把直觉意会出来的东西表达出来,不但要意会,还要言传,当然,意会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例如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把它和白朴的《天净沙》“孤村落日残雪,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去品评两首诗的高低优劣。结果学生们很快把集中的焦点对准了全文至关重要的一句诗,那就是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有了这关键的一句,文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便都有了衰残的意味、低沉的情调和暗淡的色彩,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线索,就是“断肠人在天涯”,游子思乡的愁绪这一感情线索。另一首缺乏这有灵魂的一句,变成了杂乱无章的风景片段。我想这种阅读的体验和感悟要比老师的讲解到位精彩得多。让学生自己去从古诗文中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品位也很重要。

4.不求甚解,存疑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古诗歌高度的凝练性,决定了很多诗歌是言在文外。在诗歌教学中,大可不必像古文一样,字字落实,字字推敲,只要引导学生把握整体内容,虽不求甚解,但要捕捉住诗歌中的关键诗眼,从整体出发挖掘微言大义或者带着疑问去探究问题,把问题引向纵深。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和《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很多学生读完会问“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和“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的“真意”和“愿”是指什么。我让学生回到诗歌本身,很容易得出“真意”和“愿”就是心中远离官场,过自己的天涯生活的结论。但有学生提出好像不止于此,特别是“但使愿无违”中“愿”解为南山豆的丰收,顺着这个怀疑,我又引导学生去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在这篇课文的背景下,学生们开始理解陶渊明对生活真正的态度和他的人生志向,对“真意”和“愿”的理解就都更深了一层。这样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少了说教和条条框框的限制,引导学生去质疑探究,同时把初中阶段的同一个作家的作品看成一个整体,互相印证,互相补充,让师生把精力花在有价值的问题上,提高了效率,也给了我们教学新的思路和视角。

二、古诗歌教学实践心物同形和完形压强原则的具体思路

心物同形就是客观外物的力的作用模式和人的内在情感的相互吻合。钟嵘《诗品·序》中所说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说的实际上就是心物同形。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写道:“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入情”,就要先“披文”,使自己的心与文章这一物同形。古诗歌中的物多表现为意象,通过意象读懂情感是诗歌解读的一个重要过程和方法。所谓“完形”,就是补充缺陷。这种“缺陷”不一定是要用文字来补充的,很多时候更是通过想象、通过思维来补充的,用中国古典画论来解释就是“留白”,即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完形压强的原则指导我们古诗歌学习时发现这些留白,并用想象去填补这些留白,明白作者的言外之意。

1.心物相通,从传统意象,培养学生敏锐感知力和审美情感

老师在古诗歌学习中应该把功夫下在引导学生把古诗中的物理力場和情感力度转化为学生能感受到的作者的心理力场和情感力度上,以达到提升学生感知力和审美情感教育的目的。学过古诗,如果一声蝉鸣、一片衰草、一根野草、一阵秋风能触动学生深沉的思绪,让学生掀起情感的波澜,那么学生的感知力和审美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提升。果欲学做诗,功夫在诗外。例如,古诗中很多时候会出现大雁的物象,它是对眼前景物的描绘,还是作者深层情感的凝结,对此就要引导学生重锤敲打、动情剖析,使其中的思想情感迸射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心物相通。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归雁洛阳边”和范仲淹的“衡阳雁去无留意”,相同的景物承载不同的情感,前者在诗中,写的是游子对家的牵挂和思念,后者的诗中,写的是秋天景物的代表,是边塞环境的奇寒和生存环境的恶劣。物象既是对眼前景物的描绘,也是作者深沉情感的凝结。对古诗中的物象具有敏锐感知力,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再比如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生感受诗词,在头脑中浮现落花的形象,感受到落花的奉献、舍己为人这一层次的审美不难达到,如果明白了作者托物言志,把背景置于没落的帝国余晖中,作者要表达的是虽无可作为,但仍然心系国家,为国育才的一片赤胆忠心。如果学生读懂了这一层,可以说学生真正读懂了这首诗。在诗歌教学的深层阶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意象,心物相通,让学生在学习的积累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感知力和审美度。

2.引导学生完形,从发现空白到完美完形

所谓空白,就是诗中未写出来或者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诗歌已写出来的部分向读者提示或暗示的东西。诗言志,既有直抒胸臆,也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还有言在意外、千回百转。由诗歌内容到情感本身就是一个完形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中,为填补缺陷,积极进行思维,使学生从较低级的思维水平提高到较高级的思维水平,从不完美的形到完美的形,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思维能力。

古诗篇幅短小,内容凝练,真正称得上是字字珠玑,很多时候会给我们留下大片的空白。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最后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都为送别诗,一个在雪地的马蹄印中结束,一个在绵绵不绝的江水中结束,这不见君和碧空尽是眼前景,但是抒情的主人公暗含其中,略去的是主人公在朋友不见了之后,仍然久久眺望、不舍离开的情境。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没有直接描述,但让人回味无穷。再比如温庭筠的《望江楼》“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省略了多少内容,如何梳洗,为什么梳洗?梳洗的心情如何?她在等谁?为什么等?为什么分离?望江时的心情如何?千帆不是时的心情如何?为何眼前要写悠悠江水和含情脉脉的斜晖?为何肝肠寸断?回家后的夜晚如何度过?关于这首诗学生有太多的疑问,在追求完形的基础上,这些疑问加深了他们对抒情主人公的理解。有了这些留白,学生运用想象力去追求完整的形象,在填补“缺陷”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诗歌教与学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格式塔的学习理论整体性和直觉性原则,在诗歌的初步感知阶段,可以很好地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和感悟。它的心物同形和完形压强原则则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给了学生一种诗歌学习的思维方式,真正能授学生以渔。格式塔心理学像绵绵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到古诗教学中,也给我们的古诗歌教学带来新的变化和反思。

作者简介: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整体诗歌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诗歌岛·八面来风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情感移植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