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求古诗词教学的“三大突破口”

2017-07-07胡勤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采菊突破口南山

胡勤芳

当前的语文课堂中,古诗词教学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脱节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找准古诗词教学的突破口。那么,如何寻找到古诗词教学的突破口呢?笔者根据《饮酒》一课的教学实例,对此加以说明。

一、以读促学、以学促读——大珠小珠落玉盘

《饮酒》虽是一首抒情诗,但此诗不光景色浅淡,而且陈述平静,不事形容,是一首显性的感知和隐性的情绪相融相合的经典诗作。为了让学生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笔者设计了回环渐进的读中学、学中读的朗诵步骤,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悠然”的心境,笔者用了“四读四点拨”的方法推进。第一次请一名同学朗诵陶渊明既醉之后的《饮酒》。提出两点要求:读对字音,读出节奏言三顿。读后请另一个学生评价。评价后再请这名评价的学生第二次朗读,读前仍做适当提示,如第一、二声相对拖长一点,第三、四声相对音短一点,要有微升、微降的起伏感。学生读后再评价。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已能初步感受到“悠然”之意了。第三次是教师范读,在范读时,尤其注意了诗的韵脚(押“an”韵),在发音的时候经历从开口开阔到闭口用鼻音抒发感情的过程,给人悠远开阔又抒情的感觉。最后一个押韵的字读得回缓一点、夸张一些。尤其是最后一句一字一顿,要读得更缓一些。最后是学生集体朗读。这次的齐读初步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同学已经身临其境了。

心远方会悠闲,“赏心远之景——自然之境”环节中,在感受了菊花高洁坚贞的隐士品性和缕缕菊香生活后,陶渊明俯身采菊,缓缓起身悠然见到南山自现的情景,提议让同学们用闲淡、不经意的语调来朗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此时的吟诵,能以读传情了,做到“情动于衷而达于声”了。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柳暗花明又一村

意象在情致上是统一的,有潜在的意脉,故象断意连。笔者在教学《饮酒》时,考虑了情感景物的“场”: 在人境中,简陋的房屋边,东篱采菊,悠然而见南山,日夕山气朦胧,倦鸟结伴而回,五个意象的组合让人感觉一切都悠闲而诗意地栖居着。如何让学生在象断意连中感受此诗因心远而领悟的真意是这节课的重点。于是笔者采用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然之景的呈现,感同身受地理解陶渊明的悠然之情和归隐之心。

为了让学生领会“悠然见南山”的美妙意境,教者启发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顺势提问学生,“能不能将‘见南山改为‘望南山”,并请学生来示范这两个动作,学生立马意会了“见”字更不经意,偶然而奇妙;而“望”字有意而为之,是寻觅索求的姿态。所以一致认为“见”字好。此观点正与苏轼的观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景远。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今皆作‘望南山觉一篇神气索然”不谋而合。同学们顿时觉得自信满满。保护了他们的原初感受,尊重了他们思考的质疑之心,在愤悱时启发,形成诗歌学习的内驱力,完成一个开放的心灵到另一个开放的心灵的对话。

在教学进入“探心远之理——真意”时,先进行小组讨论“真意”是什么。学生在“心远世俗”的感觉中徘徊、迷茫,教者适时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陶渊明胸怀“大济于苍生”,因为“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所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终于“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至此,学生内心的疑虑顿消,也深刻地领悟了陶渊明在诗中含蓄透露出的关于人生与自然之理了——远离官场、名利,回归自然,有诗有酒,心远自适;万物各得其所。真意已明,那为何又忘言了呢?原来是陶渊明还觉得说了也白说,所以不说了。在学生“心愤愤”“口悱悱”的时候,应该运用启发式教学,适时引导,开启思路,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授人以渔、授人以欲——一念起万水千山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古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规律,懂得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

笔者在教学《饮酒》时,为了让课堂尽快渐入佳境,先布置预习:课前要求学生自学《饮酒》小序,大声朗读诗歌一遍,读完诗歌提出质疑。这些都是决定是否能让学生浸润诗歌意境的前提。于是学生也明白了预习一首新诗的三步骤:第一步是熟读,第二步是了解,第三步是质疑。教会了方法还不够,还要让学生有一种课后会去多读陶渊明诗的冲动。所以在讲解 “真意”时,我补充了一些学者对陶渊明的评价:如“出世而不离世”(木斋先生),“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鲁迅),——难道是‘众人皆醒我独醉?”此时同学们或沉思或静想,意犹未尽。陶渊明遍尝百味,才悟出此份真意,尊重了自己的心,才成为了他自己。所以,这个答案教者直接留待同学凭借今后的“诗和远方”,并积攒着自己的生活阅历后再慢慢解答了。学生此时心里都有一个问号,也相信学生以后在学诗、在经历着自己经历时会时不时地回望下这个心中的問号。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发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的未来。”

在“读”与“学”、“启”与“发”、“渔”与“欲”中寻求古诗词教学的突破口,用一颗诗心感悟真意,感受诗情。栖居在诗意的氛围中,心远而自适!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采菊突破口南山
胡新科
偶感
南山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寻找突破口巧解算式谜
何不采菊东篱下
反腐败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