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第二次草原资源普查
2017-07-07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第二次草原资源普查
甘肃是全国主要草原牧区大省之一。天然草原不仅是广大牧区依存的主要自然资源、畜牧业生产资料,是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更是我省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天然生态系统,在加快推进国家级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甘肃组织开展了第一次草原资源调查,调查成果奠定了其后近三十多年草原管理工作的基础,为制定全省草原保护建设规划、实施草原生态工程和项目、发展牧区社会经济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后三十多年来,由于气候变迁、人口增长,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原资源的量与质均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次草原调查数据已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全省草原资源现状,影响到制定全省草原保护建设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全面掌握草原资源现状和变化情况,省政府决定开展第二次草原资源普查工作。
第二次草原资源普查由省农牧厅依法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普查的主要任务是重点查清全省天然草原的面积、分布、类型和产量,计算草原合理载畜能力,了解草原利用现状和草原优良牧草资源;查清人工草地面积、产量,草产品利用、加工、营销等;查清草原退化类型及原因,病虫鼠害等主要危害草原的生物种类及发生规律;收集草原的气象、水文、土壤、地形地貌、野生生物资源资料;调查草原牧区的人口、产业结构、财政收入等社会经济状况。
草原资源普查技术路线及方法
1.技术路线
在现有草原调查手册和方法基础上,以遥感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一体化集成技术为支撑,结合地面调查和相关专业资料,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典型区调查与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全省草原资源及其生产力、生态功能调查与评价。草地资源调查及评价工艺路线如下图。
2.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以1:50000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卫星影像使用2.5m分辨率SPOT影像。在1:50000地形图上按照均匀布点方式设置调查样地,布设密度为每4500 hm2一个调查样地,即每幅图8~9个样地。植被稀疏、群落成分单调、且分布均匀的地带,如荒漠,适当降低布设密度,一幅图不能少于6个样地,每个样地所代表的面积不大于6600 hm2。实地调查中结合第一次草原调查草地类型图、基本草原划定图、遥感影像图进行样地调整。首先剔除非草原区域的样地,其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设样地,使每个样地在地形、生境和植被上具有代表性。选择能够代表整个样地草原植被、地形及土壤等特征的地段,安排第一个样方;然后以一定距离沿一个方向依次确定第二个样方、第三个样方的位置。样方测定项目为“3度1量”,即盖度、高度、频度和产草量。在地形图上用不同色彩勾绘县界、乡界,勾画调查路线,标注样地样方位置和编号,实地勾绘或标注草原类型、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和鼠虫害危害以及林(农)草争议的区域。同时对在样方内无法识别的植物采制标本,采集的植物标本应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穗),特别是花和果实要完整。在植物标本上拴系与样方记录表主要信息一致的标签。对样方内的植物拍摄特写照片。采用微距模式拍摄植物全株、花、果实等细微处。拍摄时,突出主题,保证拍摄特写照片清晰。此外,还要收集调查区域与草原生态及畜牧业相关的统计数据、调查报告及图件,并通过访谈和入户调查的形式,向当地农牧户和乡村干部了解当地草原资源、生态环境、畜牧业经营及植被恢复等情况。
3.内业工作
纸质地形图须进行扫描、校正处理,地形图校正采用控制点法校正,将地形图校正为与其坐标系、投影一致的数字图像。根据影像反映出的形、色、面积大小等找到地类的基本界线,作为判读耕地、草地、居民点和水域等的分类界线,并进行地类图斑矢量界线勾绘。对内业分类与判译工作中无法确定边界和属性的地理要素,以及无法准确确定类型的地表覆盖分类图斑,采用图上标绘和填写调查表格相结合形式,开展实地核实确认和补调,根据现场核查情况对草地图斑进行必要的修正。结合现场路线和样地调查采集的分类信息,以及草原水平和垂直分带等相关知识,选择气温、降水、植被指数、经纬度、高程以及坡度、坡向等指标和参数,研究通过决策树分类进行草原类的划分。在草地类(亚类)划分基础上,根据外业样地和路线调查数据及现场勾绘工作底图(以1:5万地形图为基础),进行草地组和型划分。草地产量估算及等级划分采用MODIS、TM数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其同步的地面调查样方资料相对应,按不同估产区域建立分区估产模型,估测各类型单位面积产量。根据《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对天然草原进行等级划分。
普查结果
截至2016年底,已完成全省86个县(市、区)外业调查任务和内业遥感影像解译、草地图斑勾绘、核实及面积确认、草地类和型的初步划分等。
1.查清了草原面积
全省第二次草原普查总面积为3.86亿亩。与第一次草原普查相比,本次普查面积增加了1.18亿亩。全省14个市(州)中,酒泉、甘南、金昌、张掖、天水、临夏等6市州草原面积有所增加,其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酒泉市,其次为张掖市。兰州、白银、武威、平凉、庆阳、定西、陇南等7市草原面积有所减少,其中面积减少最多的是白银市,其次是庆阳市。
2.获取大量外业调查数据
本次普查工作采取地面调查和遥感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开展,但地面调查仍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参与普查工作的85个县(市、区),共获取地面调查样方数据18800条,入户调查资料11000份,采集植物标本8400份,调查照片资料67000余张。为实现调查数据汇总、查验、计算、检索和规范化管理,开发了“草原普查地面数据录入系统及汇总平台”。调查数据录入、汇总和审核检查工作已全面结束。外业调查样地样方数据是草原普查的核心基础资料,数据质量直接决定着普查一系列预期成果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3.编制发布省级技术标准
为了保证普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省农牧厅组织编制了《甘肃省第二次草原资源普查大纲》和《甘肃省第二次草原普查技术规程》,作为全省草原普查的技术依据。省草原总站组织编制了《天然草原类型划分》、《草原资源调查技术规程第1部分-调查对象和范围》 、《草原资源调查技术规程第2部分-外业调查》和《草原资源调查技术规程第3部分-内业工作》4项省级技术标准,已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
4.草地分类
按农业部最新发布的《草地分类》行业标准,我省天然草原划分为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温性荒漠类、高寒荒漠类、暖性灌草丛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和高寒草甸类8个类。温性草原类自西向东分布在我省温带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分布范围较广,以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为主。高寒草原类分布在高山(或高原)亚寒带与寒带半干旱地区,如阿尔金山、党金山和祁连山的高山亚寒带与寒带半干旱地区,以耐寒的多年生旱生、旱中生或强旱生禾草为优势种。温性荒漠类主要分布温带极干旱或强干旱地区,以河西走廊的西部荒漠区最为典型,超旱生和强旱生灌木和半灌木为其优势种。高寒荒漠类分布在阿尔金山、党金山等高山(或高原)亚寒带与寒带极干旱地区,植被以极稀疏低矮的超旱生垫状半灌木、垫状或莲座状草本植物为主。暖性灌草丛类分布在陇南、平凉、庆阳和天水等市(州)暖温带地区,以喜暖的多年生中生或旱中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有一定数量的灌木和乔木。低地草甸类主要分布在河岸、河漫滩、湖盆边缘、丘陵低地等地,受地表径流、地下水或季节性积水影像而形成,已多年生湿中生、中生或湿生草本为优势种。山地草甸类主要分布在温性山地,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高寒草甸类分布在青藏高原区、祁连山地等高山(或高原)亚寒带与寒带湿润地区,以耐寒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或有一定数量的中生灌丛。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供稿)
(编辑:魏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