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恒的纪念
——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范式人同志

2017-07-07王道亨

红土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寿宁革命家范式

王道亨

永恒的纪念
——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范式人同志

王道亨

范式人同志诞生于1909年6月22日(农历五月初五),至今整整108周年了。

回想起与范老接触、结识、交往、结谊的日子,回忆起范老的音容笑貌,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我是在从事党史工作的阶段认识范老,并与他结成忘年交的。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寿宁县党史办公室工作期间,多次与党史办的工作人员王宜新(后任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一道,赴北京拜访叶飞、范式人、曾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每次到京,都是范老亲自给我们安排住处,先后住过中组部、邮电部的招待所。招待所距范老所住的国务院宿舍甚远,可是,他每次都按约定时间,风雨无阻地准时到达招待所给我们讲寿宁党史与闽东革命斗争史,帮助我们修改、订正收集到的党史资料。范老那种对历史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同时也给我日后从事党史、方志工作以有力鞭策。

范老多次叮嘱我,你是寿宁县党史办的负责人,又在宁德地直机关工作过,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一定要把寿宁党史、革命斗争史写好,没有写好,不要离开寿宁。

我没有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在他的全力支持下,我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踏遍了寿宁革命老区的每一个山村角落,走访了县内外100多名革命“五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10期《寿宁党史资料》(半年刊)、《寿宁英烈》(第一、第二辑)。成书之前,当我把这些成果的初稿寄往北京,并请范老为刊物与书籍题辞并题写书名时,范老慨然应允,并挥毫命笔。范老给《寿宁党史资料》创刊号的题辞是:“党的伟大业绩,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反映。把先烈的遗泽变成继往开来的训诲,培养年青的后代,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世代相传下去,建成繁荣昌盛的新寿宁”;给《寿宁英烈》的题辞是:“敬向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致崇高悼念之忱,把先烈的业绩垂训后代,永远流传,以志不朽!”

范老对我的工作十分支持,每遇到疑难问题向他请教,他总是有问必答,及时回信。他还多次交待他的亲属及部分革命“五老"和寿宁县老领导,要支持我的工作。从地直单位调回寿宁工作的12年间,我始终沐浴在范老的这种恩泽之下,顺利地完成了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

每当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党史征集、编写上取得一点成绩,范老就立即来信予以表扬、鼓励。1985年8月,我们在查找和整理敌伪档案时,发现了1937年被敌截获的中共闽东特委通令一件(内有闽东军政委员会名单)与范式人致范振辉(原中共闽东特委委员)的信件三封。我当即给范老去信,并附去复印件,请他鉴定真伪。五天后,范老即给我们复信:“来信所列关于军政委员会名单及我给范振辉的信,均出诸意外。原来落入敌手,可见当时这些信均未为收信同志收到,却是从敌人那里发现。……这里提议,你们印成文本之后,应送地区党史办,或者事先与地区党史办商议如何处理,这是现存很少的文献,我们过去不少东西都丢失了,这次你们查到,实在应当深表感谢。这是历史啊,你们有了功”(见《寿宁党史资料》第三期)。当接到范老的来信时,办里的同志都十分激动,因为大家心里明白,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领导表扬,这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们工作的肯定、鼓励和鞭策。范老的表扬,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恒的、美好的记忆。

1986年10月,我带着范老的鼓励与鞭策,与同事们一道再接再厉,又相继完成了《寿宁地方革命斗争史》《中共寿宁县组织史》两部专著的初稿。当我们正要把书稿送往北京请范老审阅时,却传来了范老因病逝世的不幸消息。我捧着书稿,遥望着北京方向,心里在默默祈祷:尊敬的范老,您安息吧!您的心愿我一定会去认真完成的,我一定会尽快把《寿宁地方革命史》一书编写出来,以告慰您的在天之灵。我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在80年代行将结束时,顺利出版了《寿宁县地方革命史》一书,并请范老的亲属之一、时任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郑义正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

在短短的四年相识并相交的日子里,我与范老通信即达20多封,平均我去两封信,他即回一封。范老这种礼贤下士的精神实堪为领导干部的楷模。我心里想,要是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能像范式人同志那样,那该多好啊!

至今,我仍然珍藏着这些信件。我给子孙后代立下了一条誓言:这是我们的传家宝,日后若有人来商购,不管出多少钱都不能出让(因为在这之前已有文物收藏家来向我商购),因为这是一种永恒的纪念。

(作者:宁德市方志委调研员)

猜你喜欢

寿宁革命家范式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党性风范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作品赏析(1)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出版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寿宁获评“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
华裔女性传奇:美国革命家陈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