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最优方案筛选

2017-07-07乔云英张卫东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腕踝针耳穴原发性

乔 丽,乔云英,张卫东,薛 萍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针灸推拿·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最优方案筛选

乔 丽,乔云英,张卫东,薛 萍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目的:观察治疗原发性痛经常用的三种针灸治疗方法的疗效,筛选出最优方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原发性痛经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A组)、腕踝针组(B组)、耳穴贴压组(C组)、对照组(D组)各20例,A、B、C组选择经前5 d~7 d开始治疗,1 d 1次,5 d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经期服用药物。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5.00 %;腕踝针组总有效率为85.00 %,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为90.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 %。其中,组间两两比较后分析可知体针组疗效优于其他三组。结论:体针、腕踝针、耳穴贴压均能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发挥一定疗效,但体针疗效明显优于其余三组。

原发性痛经;针刺治疗;腕踝针;耳穴贴压

中医学认为,痛经有两方面的病因病机:一为冲任气血不畅,不通则痛;二为气血不能濡养冲任及胞宫,不荣则痛。子宫、冲任为其病位所在。通过大量临床实践,针灸各种疗法对本病有很大的优势,它不但能够迅速缓解疼痛,而且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质,预防和缓解痛经的发生和发展[1]。

西医学认为,痛经的病因有很多,例如内分泌失调,由于体内的前列腺素、催产素等变化失常所致;现在社会压力所致的心理因素也日渐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上治疗本病采用的西药虽具有很好的抗炎止痛作用,但其作用时间短,毒副作用较大,且不能治愈此病[2]。

经相关文献研究发现,体针组、腕踝针组、耳穴贴压组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针灸疗法,因此本实验对以上三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找出其中效果较优的治疗方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止,80例受试者均为山西中医学院在校女大学生,纳入标准:年龄在16岁~30岁,月经周期规律(28±7) d,经期5 d~7 d;经妇科及超声检查排除内外生殖器器质性病变者;以免影响观察效果,受试者于治疗前2周内未口服任何激素类、镇痛药药物等;痛经症状量表(CMSS)总分>10分;VAS评分>40 mm。将80例患者分为体针组、腕踝针组、耳穴贴压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前对四组患者一般情况、病情症状资料、症候情况、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比较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四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3](8版)及曹泽毅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4]第2版中相关诊断标准评定。患者在经期前后或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部下坠、疼痛、腰困或伴见其他不适,发作连续3个月以上,经妇科及超声检查排除内外生殖器器质性病变者;经前1 d~2 d开始出现疼痛,经期第l天疼痛最为剧烈,性质为痉挛性、间断阵发性、坠胀疼痛,严重者可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冰凉甚至昏厥,以青春期及未生育妇女多见。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评定。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期前后1周左右或月经期间出现周期性阵发性小腹部坠胀疼痛或伴见其他不适,严重者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

1.2.3 中医辨证分型

参照《针灸治疗学》[6](第7版)标准制定辨证分型。①寒湿凝滞:月经前或经行期间,小腹部冷痛拒按,遇寒则疼痛加重,经量减少,经色暗紫伴有血块。伴畏寒身冷、面色苍白或青白,小便清长,舌黯,苔白,脉细或沉紧。②气滞血瘀:月经前或经行期间,小腹部胀痛或刺痛拒按,双胁及乳房胀痛,经行不通畅,经色暗紫伴见血块,块下痛减,平时易烦躁易怒,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或涩。③气血不足:月经期或经行后,多见以经后,小腹部隐痛喜按,伴有空坠感,经色淡红、量少、质稀,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头晕眼花,舌淡,苔薄,脉弦细。

2 治疗方法

2.1 体针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7](GB12346-90)进行穴位定位,参照《针灸治疗学》选取穴位,使用华佗牌0.25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选穴关元穴、地机穴、三阴交穴、十七椎穴。捻转进针,进针深度以得气为主,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共行3次针后出针。在经前5 d左右开始治疗,至经期第2天停针,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2.2 腕踝针组

选用左右踝部下1与下2进行针刺治疗(参照张心曙主编[8]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腕踝针疗法》第1版),针具同上,毫针与皮肤成30°角,快速捻转针柄沿皮肤浅层进,使针停留在真皮下层。留针30 min后出针,在经前5 d左右开始治疗,至经期第2天停针,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2.3 耳穴贴压组

参照《针灸治疗学》选取穴位,耳上选取对应的内分泌、内生殖器、神门、肝、皮质下、肾,常规消毒以上穴位,将王不留形籽用0.6 cm×0.6 cm小块胶布粘贴于所选耳穴上,嘱患者每隔3 h按压5 min,两侧耳穴交替按压,在经前5 d左右开始治疗,至经期第2天停止,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2.4 对照组

口服吲哚美辛,于月经期小腹疼痛发作时每日服用2次,每次1粒(25 mg),早、晚各1次,连服至疼痛消失停止。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服药期间禁止饮酒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发作时和间歇期不能给予任何针灸或其他药物治疗。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3.1.1 痛经症状评分表

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评分标准。经行前后或行经期小腹疼痛:5分(基础分);腹痛剧烈难忍:2分;腹痛明显但可以忍受:1分;腹痛隐隐不甚:0.5分;影响正常生活工作需卧床休息: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可缓解:0.5分;伴有腰酸困痛:0.5分;疼痛1 d内:0.5分(每增加1 d加0.5分)。症状总评分为各症状评分总和。

按照此标准,痛经可分为三级:重度:痛经症状积分在14分以上者;中度:痛经症状积分在8分~13.5分;轻度:痛经症状积分在8分以下。

3.1.2 视觉模拟评分表

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纸面划一条左端为0(无痛)右端为10(剧痛)的10 cm横线中间无刻度;中间无刻度部分表示各种不同程度的疼痛,背面有10个刻度。嘱患者根据疼痛的感觉随意在横线上标记一点。观察者立即读出背面的数字。0分~2分无痛,计0分;3分~5分轻度疼痛,计2分;6分~8分中度疼痛,计4分;9分~10分重度疼痛,计6分。

3.2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所有数据用方差±标准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疗效评定采用Ridit分析或秩和检验。

3.3 治疗结果

3.3.1 治疗后四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3个疗程后,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5.00 %,腕踝针组总有效率为85.00 %,贴压组总有效率为90.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 %。其中,组间两两比较后分析可知体针组疗效优于其他三组。见表1。

3.3.2 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痛经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痛经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四组患者痛经症状积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两组间比较分析得出体针组疗效大于其余三组,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见表2。

表1 四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例

表2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比较

3.3.3 治疗前后四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

治疗前四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两组间比较分析得出体针组疗效大于其余三组,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见表3。

表3 四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3.3.4 治疗前后四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四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两组间比较分析得出体针组疗效大于其余三组,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见表4。

表4 四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

4 讨 论

本试验根据临床上常用的几个针灸疗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体针组、腕踝针组、耳穴贴压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以期为临床治疗此病筛选出最佳方法。

首先,体针疗法治疗痛经临床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既可达到治愈的效果或者最大程度上达到减少发作、减轻症状的效果,治疗痛经的同时还能发挥其整体的良性调节作用,对患者的兼症进行治疗,使患者伴有的腰痛、食欲不振、头痛、精神焦虑等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次,体针治疗简便安全,且皮下无重要脏器。相比其他三组,体针组具有疗效高、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且远期效果比较好的优点,因此体针疗法治疗痛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通过本临床观察发现,体针、腕踝针、耳穴贴压均能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发挥一定疗效,但体针疗效优于其余三组。

[1] 邱 桐.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与治疗新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3):60-61.

[2] 何 杰.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32例[J].人民军医,2009,52(7):421.

[3] 乐 洁.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6-319.

[4]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8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63-265.

[6]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55-15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S].

[8] 张心曙.实用腕踝针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修回日期:2017-01-19

本文编辑:李 昕

R711.51

D

1006-978X(2017)02-0029-03

2017-01-03

猜你喜欢

腕踝针耳穴原发性
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腕踝针疗法在骨伤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